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佩丽专利>正文

便携式呼吸机及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335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3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呼吸机及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至少包括:锯齿波电压发生器电路和窗口电压比较器电路;555时基电路芯片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电阻连接555时基电路芯片的控制端,电源端和复位端均连接第一电源,接地端接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分别连接555时基电路芯片的触发输入端、阈值端和放电端并通过第二电阻、呼吸频率设定电位器连接555时基电路芯片的输出端,第二端接地;窗口电压比较器电路,用于基于锯齿波电压产生呼气控制信号以控制呼气电磁阀的开闭实现呼气,以及产生吸气控制信号以控制吸气电磁阀的开闭实现吸气。由于展宽了锯齿波脉冲幅值,使得呼吸比调节范围更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呼吸机及控制电路
本申请涉及呼吸机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呼吸机及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呼吸机作为能够支持人进行呼吸的设备,在急救等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相关技术,一种呼吸机的控制电路包括555时基电路和窗口比较器电路,其中,555时基电路可以产生锯齿波电压输出给窗口比较器电路,窗口比较器电路基于锯齿波电压产生呼气和吸气的控制信号。呼吸比是一次呼气和吸气所占用的时间比值,是呼吸机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呼吸机的呼吸比是可调的,但是,大部分的呼吸机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受锯齿波电压的范围的限制,呼吸比的调节范围也较窄。因此,如何实现可调范围较宽的呼吸比,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捷式呼吸机及控制电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控制电路,应用于便携式呼吸机中,所述便携式呼吸机包括具有呼气电磁阀的负压瓶和具有吸气电磁阀的氧气瓶;所述控制电路至少包括:锯齿波电压发生器电路和窗口电压比较器电路;所述锯齿波电压发生器电路至少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呼吸频率设定电位器和555时基电路芯片;所述555时基电路芯片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555时基电路芯片的控制端,电源端和复位端均连接第一电源,接地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555时基电路芯片的触发输入端、阈值端和放电端并通过所述第二电阻、所述呼吸频率设定电位器连接所述555时基电路芯片的输出端,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还连接所述窗口电压比较器电路,用于向所述窗口电压比较器电路输出锯齿波电压;所述窗口电压比较器电路,用于分别连接所述呼气电磁阀和所述吸气电磁阀,基于所述锯齿波电压产生呼气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呼气电磁阀的开闭实现呼气,以及产生吸气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吸气电磁阀的开闭实现吸气。可选的,所述窗口电压比较器电路至少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开关晶体管、第二开关晶体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呼吸比设定电位器和第一运算放大器和第二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呼吸比设定电位器的第一端,输出端通过所述第六电阻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基极;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五电阻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基极;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且还用于连接所述吸气电磁阀的接口的第一端,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且还用于连接所述呼气电磁阀的接口的第二端,发射极接地;所述呼吸比设定电位器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呼气电磁阀的接口的第一端、所述吸气电磁阀的接口的第二端均连接第一电源;当所述锯齿波电压小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的设定电压时,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作为第一呼气控制信号以驱动所述呼气电磁阀打开,当所述锯齿波电压小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的设定电压时,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输出低电平作为第二呼气控制信号以使所述呼气电磁阀关闭;当所述锯齿波电压大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时,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作为第一吸气控制信号,使得所述吸气电磁阀打开,当所述锯齿波电压大于所述555时基电路芯片的阈值电压时,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作为第二吸气控制信号,使得所述吸气电磁阀关闭。可选的,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和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为同一双运算放大器芯片中的运算放大器。可选的,所述便携式呼吸机还包括与所述负压瓶连接的真空泵;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压力控制电路;所述第一压力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真空泵对所述负压瓶抽真空。可选的,所述第一压力控制电路包括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负压设定电位器、第三运算放大器、第三开关晶体管、第三二极管和用于检测所述负压瓶中负压的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负压设定电位器的第一端、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反相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并通过所述第八电阻连接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源极接地,漏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还用于连接真空泵的接口的第一端;所述负压设定电位器的第二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真空泵的接口的第二端均连接第一电源;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电压端和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均连接第二电源;当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所述负压瓶中的负压的绝对值小于设定绝对值时,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以驱动真空泵工作,对所述负压瓶抽真空;当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所述负压瓶中的负压的绝对值大于设定绝对值时,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以使所述真空泵停止工作。可选的,所述便携式呼吸机还包括与所述氧气瓶连接的压缩机;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压力控制电路;所述第二压力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压缩机向所述氧气瓶压缩空气。可选的,所述第二压力控制电路包括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正压设定电位器、第四运算放大器、第四开关晶体管、第四二极管和用于检测所述氧气瓶中压力的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正压设定电位器的第一端,反相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并通过所述第十四电阻连接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的源极接地,漏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还用于连接压缩机的接口的第二端;所述正压设定电位器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所述压缩机的接口的第一端均连接第一电源;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电压端和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均连接第二电源;当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氧气瓶中的内部压力小于设定压力值时,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以驱动压缩机工作,将空气压缩进所述氧气瓶;当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氧气瓶的内部压力大于设定压力值时,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以使所述压缩机停止工作。可选的,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和第四运算放大器为同一双运算放大器芯片中的运算放大器。可选的,所述555时基电路芯片的型号包括LM555。一种便携式呼吸机,包括具有呼气电磁阀的负压瓶、具有吸气电磁阀的氧气瓶和如以上任一项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便携式呼吸机中,所述便携式呼吸机包括具有呼气电磁阀的负压瓶和具有吸气电磁阀的氧气瓶;所述控制电路至少包括:锯齿波电压发生器电路和窗口电压比较器电路;/n所述锯齿波电压发生器电路至少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呼吸频率设定电位器和555时基电路芯片;/n所述555时基电路芯片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555时基电路芯片的控制端,电源端和复位端均连接第一电源,接地端接地;/n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555时基电路芯片的触发输入端、阈值端和放电端并通过所述第二电阻、所述呼吸频率设定电位器连接所述555时基电路芯片的输出端,第二端接地;/n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还连接所述窗口电压比较器电路,用于向所述窗口电压比较器电路输出锯齿波电压;/n所述窗口电压比较器电路,用于分别连接所述呼气电磁阀和所述吸气电磁阀,基于所述锯齿波电压产生呼气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呼气电磁阀的开闭实现呼气,以及产生吸气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吸气电磁阀的开闭实现吸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便携式呼吸机中,所述便携式呼吸机包括具有呼气电磁阀的负压瓶和具有吸气电磁阀的氧气瓶;所述控制电路至少包括:锯齿波电压发生器电路和窗口电压比较器电路;
所述锯齿波电压发生器电路至少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呼吸频率设定电位器和555时基电路芯片;
所述555时基电路芯片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555时基电路芯片的控制端,电源端和复位端均连接第一电源,接地端接地;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555时基电路芯片的触发输入端、阈值端和放电端并通过所述第二电阻、所述呼吸频率设定电位器连接所述555时基电路芯片的输出端,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还连接所述窗口电压比较器电路,用于向所述窗口电压比较器电路输出锯齿波电压;
所述窗口电压比较器电路,用于分别连接所述呼气电磁阀和所述吸气电磁阀,基于所述锯齿波电压产生呼气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呼气电磁阀的开闭实现呼气,以及产生吸气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吸气电磁阀的开闭实现吸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电压比较器电路至少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开关晶体管、第二开关晶体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呼吸比设定电位器和第一运算放大器和第二运算放大器;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呼吸比设定电位器的第一端,输出端通过所述第六电阻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基极;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五电阻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基极;
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且还用于连接所述吸气电磁阀的接口的第一端,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且还用于连接所述呼气电磁阀的接口的第二端,发射极接地;
所述呼吸比设定电位器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呼气电磁阀的接口的第一端、所述吸气电磁阀的接口的第二端均连接第一电源;
当所述锯齿波电压小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的设定电压时,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作为第一呼气控制信号以驱动所述呼气电磁阀打开,当所述锯齿波电压小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的设定电压时,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输出低电平作为第二呼气控制信号以使所述呼气电磁阀关闭;
当所述锯齿波电压大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时,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作为第一吸气控制信号,使得所述吸气电磁阀打开,当所述锯齿波电压大于所述555时基电路芯片的阈值电压时,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作为第二吸气控制信号,使得所述吸气电磁阀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和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为同一双运算放大器芯片中的运算放大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呼吸机还包括与所述负压瓶连接的真空泵;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压力控制电路;
所述第一压力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真空泵对所述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定周超李伟祥刘星贾佩丽
申请(专利权)人:贾佩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