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佩丽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吸引器的报警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9224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吸引器的报警保护装置,包括第一集成电路、第二集成电路、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三极管、继电器、蜂鸣器和电极,第一集成电路的型号为TTP223,第二集成电路的型号为LM555,该电动吸引器的报警保护装置中,感应电极贴于瓶侧适当位置,利用废液的电容变化来探测废液的液位,能够防止与瓶中液体直接接触,造成不必要的污染,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吸引器的报警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报警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吸引器的报警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动吸引器的保护电路通常是使用接触式电极来探测负压瓶中的液位。这种的保护电路,接触式电极容易受到污染,比如电极的腐蚀和电蚀,这样能就容易给负压瓶中的液体造成污染,降低了保护电路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吸引器的报警保护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电动吸引器的报警保护装置,包括第一集成电路、第二集成电路、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三极管、继电器、蜂鸣器和电极,第一集成电路的型号为TTP223,第二集成电路的型号为LM555,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五端分别通过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接地,第一集成电路的第四端与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五端连接,且第一集成电路的第四端通过第一电阻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三端与电极电连接且通过第四电容接地,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二端接地,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一端与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二端连接,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电阻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四端和第八端均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一端通过第五电容接地,第二集成电路的接地端接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六端与第七端连接,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六端通过第六电容接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六端通过第三电阻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三端通过蜂鸣器接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三端通过第四电阻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继电器的线圈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该电动吸引器的报警保护装置中,利用废液的电容变化来探测废液的液位。当废液达到设定位置时,探测电极探测到电容增大,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一端输出低电平,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二端输入低电平,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三端输出高电平,蜂鸣器得电发声报警,三极管得到基极电流而饱和导通驱动继电器断开负压电机电源。作为优选,所述继电器线圈并联有一个二极管,二极管的阴极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在这里,二极管起到了反向尖峰电压保护功能,能够防止继电器线圈通断的过程中出现的反向尖峰电压击穿线圈。作为优选,所述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负压电机电源电连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排废液电机电源电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三极管的型号为8050。作为优选,所述继电器的型号为SRD_05VDC_SL_C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电动吸引器的报警保护装置中,感应电极贴于瓶侧适当位置,利用废液的电容变化来探测废液的液位,能够防止与瓶中液体直接接触,造成不必要的污染,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中:U1.第一集成电路,U2.第二集成电路,D1.二极管,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5.第五电容,C6.第六电容,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Q1.三极管,K1.继电器,SP1.蜂鸣器,M.电极。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吸引器的报警保护装置,包括第一集成电路U1、第二集成电路U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三极管Q1、继电器K1、蜂鸣器SP1和电极M,第一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TTP223,第二集成电路U2的型号为LM555,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五端分别通过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接地,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四端与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五端连接,且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四端通过第一电阻R1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三端与电极M电连接且通过第四电容C4接地,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二端接地,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一端与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电阻R2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四端和第八端均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一端通过第五电容C5接地,第二集成电路U2的接地端接地,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六端与第七端连接,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六端通过第六电容C6接地,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六端通过第三电阻R3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三端通过蜂鸣器SP1接地,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三端通过第四电阻R4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M通过继电器K1的线圈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该电动吸引器的报警保护装置中,利用废液的电容变化来探测废液的液位。当废液达到设定位置时,探测电极M探测到电容增大,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一端输出低电平,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二端输入低电平,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三端输出高电平,蜂鸣器SP1得电发声报警,三极管Q1得到基极电流而饱和导通驱动继电器K1断开负压电机电源。第一集成电路U1是一片电容式触摸开关集成电路,其型号为TTP223。我们把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四端接第一集成电路U1的电源脚第五端使得第一集成电路U1平时输出高电平,触发后输出低电平。感应电极M贴于瓶侧适当位置,当废液瓶内液体到达感应电极M片位置时,触发第一集成电路U1,第一端输出低电平,第二集成电路U2是常用的LM555时基电路,其第二端输入低电平时,第三端输出高电平。平时,第一集成电路U1输出高电平,所以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三端输出低电平,一旦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二端输入低电平,则第三端输出高电平,驱动有源蜂鸣器SP1发声报警!有源蜂鸣器SP1选择5V工作电压的。同时,第三端输出高电平为三极管Q1提供基极电流使三极管Q1饱和导通,继电器K1线圈得电吸合断开常闭触点使负压电机断电,另外,继电器K1线圈吸合其常开触点闭合接通排液电机抽吸废液到一次性废液袋里以缓解废液瓶。当废液瓶内废液随着排液后液面下降,此时,第一集成电路U1输出高电平,第二集成电路U2在时间延时(延时时间为0.7R2C5)后第三端输出低电平,有源蜂鸣器SP1停止工作,三极管Q1失去基极电流而截止,继电器K1失电,常闭触点闭合接通负压电机电源,同时常开触点断开,切断排废液电机电源,此时恢复常规状态。该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K1线圈并联有一个二极管D1,二极管D1的阴极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在这里,二极管D1起到了反向尖峰电压保护功能,能够防止继电器K1线圈通断的过程中出现的反向尖峰电压击穿线圈。该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与负压电机电源电连接,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与排废液电机电源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型号为8050,继电器K1的型号为SRD_05VDC_SL_C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吸引器的报警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集成电路、第二集成电路、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三极管、继电器、蜂鸣器和电极,第一集成电路的型号为TTP223,第二集成电路的型号为LM555,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五端分别通过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接地,第一集成电路的第四端与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五端连接,且第一集成电路的第四端通过第一电阻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三端与电极电连接且通过第四电容接地,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二端接地,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一端与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二端连接,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电阻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四端和第八端均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一端通过第五电容接地,第二集成电路的接地端接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六端与第七端连接,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六端通过第六电容接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六端通过第三电阻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三端通过蜂鸣器接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三端通过第四电阻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继电器的线圈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吸引器的报警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集成电路、第二集成电路、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三极管、继电器、蜂鸣器和电极,第一集成电路的型号为TTP223,第二集成电路的型号为LM555,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五端分别通过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接地,第一集成电路的第四端与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五端连接,且第一集成电路的第四端通过第一电阻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三端与电极电连接且通过第四电容接地,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二端接地,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一端与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二端连接,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电阻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四端和第八端均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一端通过第五电容接地,第二集成电路的接地端接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六端与第七端连接,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六端通过第六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兴梅雷燕杨庞伟冯定贾佩丽
申请(专利权)人:贾佩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