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永磁电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316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永磁电机结构,包括固定座、第一卡盖、第二卡盖以及转轴,固定座为内部空腔柱结构,且固定座前后两端边缘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固定座后端设有第一卡盖,且第一卡盖通过第一螺纹杆与固定座背部固定连接,第一卡盖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螺纹杆分别穿插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部,第二卡盖通过第二螺纹杆与固定座正面固定连接,第二螺纹杆穿插第一通孔内部,第一卡盖与第二卡盖中心部位分别开设有第三通孔,且第一卡盖与第二卡盖之间活动连接转轴,转轴设于固定座内部,且转轴分别穿插第一卡盖和第二卡盖中心部位开设的第三通孔内部。该新型永磁电机结构,有效的提升了电机的使用性能以及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永磁电机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为一种新型永磁电机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机技术的发展,永磁电机凭借着具有体积小,功率密度大,效率高,调速性能好,启动转矩大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诸多领域。但是随着对永磁电机转速要求的不断提高,转子在电机内部的稳定性受到影响,由于转子与电子内壁活动连接,提高转速的同时加快了转子与电子内壁损耗,同时还会因风磨损耗和涡流损耗产生较大的温升,使得电机内部温度高,而导致电机的性能以及使用寿命受到影响。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永磁电机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永磁电机结构,解决了因电机内部温度过高而导致电机的性能以及使用寿命受到影响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永磁电机结构,包括固定座、第一卡盖、第二卡盖以及转轴,所述固定座为内部空腔柱结构,且固定座前后两端边缘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座后端设有第一卡盖,且第一卡盖通过第一螺纹杆与固定座背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盖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一螺杆分别穿插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部,所述第二卡盖通过第二螺纹杆与固定座正面固定连接,且第二螺纹杆穿插第一通孔内部,所述第一卡盖与第二卡盖中心部位分别开设有第三通孔,且第一卡盖与第二卡盖之间活动连接转轴,所述转轴设于固定座内部,且转轴分别穿插第一卡盖和第二卡盖中心部位开设的第三通孔内部。进一步的,所述转轴包括活动杆、永磁体以及限位槽,所述活动杆为圆柱结构,且活动杆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第一卡盖和第二卡盖中心部位开设的第三通孔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两端分别穿插轴承内部,且第一卡盖和第二卡盖中心部位开设的第三通孔内部分别设有轴承,且轴承与第一卡盖和第二卡盖中心部位开设的第三通孔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外表面靠近中间部位设有永磁体,且永磁体与活动杆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两端分别开设限位槽,限位槽成凸起状。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外壳、散热装置以及绕组,所述第一外壳为内部空腔柱结构,且第一外顶部开设有通孔,通孔贯穿至第一外壳底部,所述第一外壳外表面均匀设有若干个散热装置,且散热装置固定连接于第一外壳外表面,所述第一外壳内部设有若干个绕组,且绕组固定连接于第一外壳内壁,绕组与第一外壳为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第二外壳以及导热铜管,所述第二外壳为内部中空长方体结构,且第二外壳与第一外壳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外壳与第一外壳之间固定连接导热铜管,且导热铜管呈S型结构,导热铜管环绕固定与第一外壳外表面上,导热铜管与第二外壳内壁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壳以及第二外壳分别为低损耗硅钢材料制作,且活动杆为高强度、高动态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制作,且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外表面分别涂有绝缘材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技术,通过固定座、第一卡盖以及第二卡盖的相互配合,使其有效的对其固定座内部设置的转轴固定,转轴两端分别设于第一卡盖和第二卡盖中心部位开设的第三通孔内部,且转轴通过轴承与第三通孔活动连接,有效降低了转轴与第一卡盖和第二卡盖摩擦损耗,且由于第一卡盖与第二卡盖通过不同螺纹杆与固定座固定,使其进一步加强固定座与转轴之间的稳定性,且通过对活动杆外表面设置限位槽,限位槽呈凸起状,限位槽高度大于第三通孔直径长度,使其进一步保证转轴在固定座内部旋转时的稳定性,且通过对散热装置设置导热铜管,导热铜管环绕固定与第一外壳外表面上,使其通过导热铜管有效的带走第一外壳外表面的温度,有效的提升了电机内部散热能力,进一步有效的提升了电机的使用性能以及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转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散热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座;2、散热装置;3、第一卡盖;4、第二卡盖;5、第一通孔;6、第一螺纹杆;7、第二螺纹杆;8、第二通孔;9、第三通孔;10、转轴;11、永磁体;12、活动杆;13、轴承;14、第一外壳;15、第二外壳;16、导热铜管;17、绕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看图1-3:一种新型永磁电机结构,包括固定座1、第一卡盖3、第二卡盖4以及转轴10,所述固定座1为内部空腔柱结构,且固定座1前后两端边缘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5,所述固定座1包括第一外壳14、散热装置2以及绕组17,所述第一外壳14为内部空腔柱结构,且第一外顶部开设有通孔,通孔贯穿至第一外壳14底部,所述第一外壳14外表面均匀设有若干个散热装置2,且散热装置2固定连接于第一外壳14外表面,所述第一外壳14内部设有若干个绕组17,且绕组17固定连接于第一外壳14内壁,绕组17与第一外壳14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外壳14以及第二外壳15分别为低损耗硅钢材料制作,且活动杆12为高强度、高动态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制作,且第一螺纹杆6与第二螺纹杆7外表面分别涂有绝缘材料,所述固定座1后端设有第一卡盖3,且第一卡盖3通过第一螺纹杆6与固定座1背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盖3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8,且第一螺纹杆6分别穿插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8内部,所述第二卡盖4通过第二螺纹杆7与固定座1正面固定连接,且第二螺纹杆7穿插第一通孔5内部,所述第一卡盖3与第二卡盖4中心部位分别开设有第三通孔9,且第一卡盖3与第二卡盖4之间活动连接转轴10,所述转轴10设于固定座1内部,且转轴10分别穿插第一卡盖3和第二卡盖4中心部位开设的第三通孔9内部,通过固定座1、第一卡盖3以及第二卡盖4的相互配合,使其有效的对其固定座1内部设置的转轴10固定,且由于第一卡盖3与第二卡盖4通过不同螺纹杆与固定座1固定,使其进一步加强固定座1与转轴10之间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转轴10包括活动杆12、永磁体11以及限位槽,所述活动杆12为圆柱结构,且活动杆12两端分别通过轴承13与第一卡盖3和第二卡盖4中心部位开设的第三通孔9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12两端分别穿插轴承13内部,且第一卡盖3和第二卡盖4中心部位开设的第三通孔9内部分别设有轴承13,且轴承13与第一卡盖3和第二卡盖4中心部位开设的第三通孔9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12外表面靠近中间部位设有永磁体11,且永磁体11与活动杆12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12两端分别开设限位槽,限位槽成凸起状,通过转轴10两端分别设于第一卡盖3和第二卡盖4中心部位开设的第三通孔9内部,且转轴10通过轴承13与第三通孔9活动连接,有效降低了转轴10与第一卡盖3和第二卡盖4摩擦损耗,且通过对活动杆12外表面设置限位槽,限位槽呈凸起状,限位槽高度大于第三通孔9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永磁电机结构,包括固定座(1)、第一卡盖(3)、第二卡盖(4)以及转轴(1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第一卡盖(3)、第二卡盖(4)以及转轴(10),所述固定座(1)为内部空腔柱结构,且固定座(1)前后两端边缘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5),所述固定座(1)后端设有第一卡盖(3),且第一卡盖(3)通过第一螺纹杆(6)与固定座(1)背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盖(3)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8),且第一螺纹杆(6)分别穿插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8)内部,所述第二卡盖(4)通过第二螺纹杆(7)与固定座(1)正面固定连接,且第二螺纹杆(7)穿插第一通孔(5)内部,所述第一卡盖(3)与第二卡盖(4)中心部位分别开设有第三通孔(9),且第一卡盖(3)与第二卡盖(4)之间活动连接转轴(10),所述转轴(10)设于固定座(1)内部,且转轴(10)分别穿插第一卡盖(3)和第二卡盖(4)中心部位开设的第三通孔(9)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永磁电机结构,包括固定座(1)、第一卡盖(3)、第二卡盖(4)以及转轴(1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第一卡盖(3)、第二卡盖(4)以及转轴(10),所述固定座(1)为内部空腔柱结构,且固定座(1)前后两端边缘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5),所述固定座(1)后端设有第一卡盖(3),且第一卡盖(3)通过第一螺纹杆(6)与固定座(1)背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盖(3)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8),且第一螺纹杆(6)分别穿插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8)内部,所述第二卡盖(4)通过第二螺纹杆(7)与固定座(1)正面固定连接,且第二螺纹杆(7)穿插第一通孔(5)内部,所述第一卡盖(3)与第二卡盖(4)中心部位分别开设有第三通孔(9),且第一卡盖(3)与第二卡盖(4)之间活动连接转轴(10),所述转轴(10)设于固定座(1)内部,且转轴(10)分别穿插第一卡盖(3)和第二卡盖(4)中心部位开设的第三通孔(9)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永磁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0)包括活动杆(12)、永磁体(11)以及限位槽,所述活动杆(12)为圆柱结构,且活动杆(12)两端分别通过轴承(13)与第一卡盖(3)和第二卡盖(4)中心部位开设的第三通孔(9)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12)两端分别穿插轴承(13)内部,且第一卡盖(3)和第二卡盖(4)中心部位开设的第三通孔(9)内部分别设有轴承(13),且轴承(13)与第一卡盖(3)和第二卡盖(4)中心部位开设的第三通孔(9)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