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永磁调速装置保持稳定运行的壳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5316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永磁调速装置保持稳定运行的壳体,所述的壳体包括壳体本体、输入动力轴支撑孔、输出动力轴支撑孔、支撑脚;所述的壳体本体与输入动力轴支撑孔、输出动力轴支撑孔、支撑脚的连接处均设有加强机构。其优点表现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便于永磁调速装置保持稳定运行的壳体,壳体本体与输入动力轴支撑孔、输出动力轴支撑孔、支撑脚的连接处均设有加强机构。在整机运行情况下,壳体本体与输入动力轴支撑孔、输出动力轴支撑孔、支撑脚的连接处承载的作用力大,支撑强度好,便于传递扭矩,能够保持稳定工作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永磁调速装置保持稳定运行的壳体
本技术涉及永磁调速装置
,具体地说,是一种便于永磁调速装置保持稳定运行的壳体。
技术介绍
永磁调速装置,又名磁力耦合器,是通过导体和永磁体之间的气隙实现由电动机到负载的转矩传输的装置,可实现电动机和负载间无机械连接的传动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当两者之间相对运动时,导体组件切割磁力线,在导体中产生涡电流,涡电流进而产生反感磁场,与永磁体产生的磁场交互作用,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扭矩传递。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永磁调速装置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现有技术中所用的永磁调速装置壳体安装有输入端转子和输出端转子,其中,输入端转子和输出端转子对应连接有输入动力轴和输出动力轴,在工作状态下,输入动力轴和输出动力轴均是处于旋转状态,产生旋转扭矩而对壳体本身具有力的作用。加之,输入端转子和输出端转子为大重量部件,进而使得输入动力轴和输入动力轴具有比较大的重力,而该重力作用在壳体部件上。因此,壳体部件受到了输入动力轴和输出动力轴施加的旋转作用力以及本身的作用力。需要壳体部件具有承受较大的作用力,需要壳体部件具有良好的强度才能保持工况的稳定运动。而现有技术中的关于永磁调速装置的壳体并没有根据壳体所承载的作用力进行针对性设计,导致壳体部件的强度支撑性差,在工作状态下不能稳定的保持工况运行。中国专利文献CN201920296280.3,申请日20190309,专利名称为:一种卧式油冷型永磁调速器,公开了一种卧式油冷型永磁调速器,包括调速器壳体,调速器壳体的两侧对称设有安装座,调速器壳体的一侧中间位置设有电机轴,调速器壳体远离电机轴的一侧中间位置设有输出轴,调速器壳体的一侧设有冷却油进口和位于冷却油进口一侧的润滑油进口,调速器壳体的一侧底部中间位置设有油液出口,调速器壳体的一侧设有位于冷却油进口上方且对称设置的观察口,调速器壳体的顶端设有冷却水进口和位于冷却水进口一侧的水液出口,调速器壳体的内顶端设有水冷机构。上述专利文献的一种卧式油冷型永磁调速器,为调速器壳体内部零件进行润滑,避免工作人员定时加注润滑脂带来的麻烦,有效的延长了调速器壳体的使用寿命。但是关于一种根据所承载的作用力进行针对性设计,支撑强度好,能够保持稳定工作运行的技术方案则未见相应的公开。综上所述,亟需一种根据所承载的作用力进行针对性设计,支撑强度好,能够保持稳定工作运行的壳体,而关于这种壳体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根据所承载的作用力进行针对性设计,支撑强度好,能够保持稳定工作运行的壳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永磁调速装置保持稳定运行的壳体,所述的壳体包括壳体本体、输入动力轴支撑孔、输出动力轴支撑孔、支撑脚;所述的壳体本体与输入动力轴支撑孔、输出动力轴支撑孔、支撑脚的连接处均设有加强机构;所述的加强机构包括第一加强筋板组件、第二加强筋板组件、第三加强筋板组件;所述的输入动力轴支撑孔与壳体本体的外端面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加强筋板组件,且该第一加强筋板组件用于对输入动力轴支撑孔与壳体本体的外端面进行加强;所述的输出动力轴支撑孔与壳体本体的外端面连接处设有第二加强筋板组件,且该第二加强筋板组件用于对输出动力轴支撑孔外周和壳体本体的外端面进行加强;所述的支撑脚设置在壳体本体的四周;所述的壳体本体与支撑脚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加强筋板组件,且第三加强筋板组件用于对支撑脚和壳体本体的外端面进行加强。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加强机构还包括第四加强筋板组件、第五加强筋板组件;所述的输入动力轴支撑孔与壳体本体的内端面的连接处设有第四加强筋板组件,且该第四加强筋板组件用于对输入动力轴支撑孔与壳体本体内端面进行加强;所述的输出动力轴支撑孔与壳体本体的内端面的连接处设有第五加强筋板组件,且该第五加强筋板组件用于对输出动力轴支撑孔与壳体本体内端面进行加强。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加强机构还包括第六加强筋板组件、第七加强筋板组件;所述的壳体本体的内端面与壳体本体的侧面连接处设有第六加强筋板组件,且该第六加强筋板组件用于壳体本体的内端面与壳体本体的侧面连接处进行加强;所述的壳体本体的内端面与壳体本体的底面连接处设有第七加强筋板组件,且该第七加强筋板组件用于壳体本体的内端面与壳体本体的底面连接处进行加强。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加强筋板组件在输入动力轴支撑孔的外周呈星射状分布;所述的第二加强筋板组件在输出动力轴支撑孔的外周面呈星射状分布。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三加强筋板组件在支撑脚上呈线性分布。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三加强筋板组件与第一加强筋板组件和第二加强筋板组件之间呈错落分布。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四加强筋板组件与第一加强筋板组件在壳体本体的内外端面对称分布;所述的第五加强筋板组件与第二加强筋板组件在壳体本体的内外端面对称分布。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六加强筋板组件与第四加强筋板组件或第五加强筋板组件错落分布;所述的第七加强筋板组件介于第六加强筋板组件中间。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加强机构在连接处具有两个连接面,且加强机构所在平面与连接面均相互垂直。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脚包括底板、侧加强板、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固定在壳体本体上;所述的壳体本体的两侧设有侧加强板;所述的底板的两端均固定在侧加强板上。本技术优点在于:1、本技术的一种便于永磁调速装置保持稳定运行的壳体,壳体本体与输入动力轴支撑孔、输出动力轴支撑孔、支撑脚的连接处均设有加强机构。在整机运行情况下,壳体本体与输入动力轴支撑孔、输出动力轴支撑孔、支撑脚的连接处承载的作用力大,支撑强度好,便于传递扭矩,能够保持整机稳定工作运行。2、加强机构在连接处具有两个连接面,且加强机构所在平面与连接面均相互垂直。该设计的效果是:通过垂直设计,能够实现垂直加强,能够有效的便于作用力之间进行传递。倘若采用倾斜面传递,则会作用力的方向发散,容易引起壳体本体损坏。3、撑脚包括底板、侧加强板、连接板,设计的效果是:支撑脚上设置侧加强板,进一步增强了整个支撑脚的强度;底板的设计,用于建立平面支撑,确保整机平稳工作,同时在吊装时,提供受力位置,方便吊装;连接板的设计,一方面便于支撑脚和整个壳体本体建立固定连接,另一方面,为第三加强筋板组件提供安装空间。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便于永磁调速装置保持稳定运行的壳体在输入动力轴支撑孔方向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便于永磁调速装置保持稳定运行的壳体在输出动力轴支撑孔方向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壳体本体在输入动力轴支撑孔方向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壳体本体在输出动力轴支撑孔方向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支撑脚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中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永磁调速装置保持稳定运行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壳体本体、输入动力轴支撑孔、输出动力轴支撑孔、支撑脚;所述的壳体本体与输入动力轴支撑孔、输出动力轴支撑孔、支撑脚的连接处均设有加强机构;所述的加强机构包括第一加强筋板组件、第二加强筋板组件、第三加强筋板组件;所述的输入动力轴支撑孔与壳体本体外端面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加强筋板组件,且该第一加强筋板组件用于对输入动力轴支撑孔与壳体本体的外端面进行加强;所述的输出动力轴支撑孔与壳体本体的外端面连接处设有第二加强筋板组件,且该第二加强筋板组件用于对输出动力轴支撑孔外周和壳体本体的外端面进行加强;所述的支撑脚设置在壳体本体的四周;所述的壳体本体与支撑脚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加强筋板组件,且第三加强筋板组件用于对支撑脚和壳体本体的外端面进行加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永磁调速装置保持稳定运行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壳体本体、输入动力轴支撑孔、输出动力轴支撑孔、支撑脚;所述的壳体本体与输入动力轴支撑孔、输出动力轴支撑孔、支撑脚的连接处均设有加强机构;所述的加强机构包括第一加强筋板组件、第二加强筋板组件、第三加强筋板组件;所述的输入动力轴支撑孔与壳体本体外端面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加强筋板组件,且该第一加强筋板组件用于对输入动力轴支撑孔与壳体本体的外端面进行加强;所述的输出动力轴支撑孔与壳体本体的外端面连接处设有第二加强筋板组件,且该第二加强筋板组件用于对输出动力轴支撑孔外周和壳体本体的外端面进行加强;所述的支撑脚设置在壳体本体的四周;所述的壳体本体与支撑脚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加强筋板组件,且第三加强筋板组件用于对支撑脚和壳体本体的外端面进行加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永磁调速装置保持稳定运行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机构还包括第四加强筋板组件、第五加强筋板组件;所述的输入动力轴支撑孔与壳体本体的内端面的连接处设有第四加强筋板组件,且该第四加强筋板组件用于对输入动力轴支撑孔与壳体本体内端面进行加强;所述的输出动力轴支撑孔与壳体本体的内端面的连接处设有第五加强筋板组件,且该第五加强筋板组件用于对输出动力轴支撑孔与壳体本体内端面进行加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永磁调速装置保持稳定运行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机构还包括第六加强筋板组件、第七加强筋板组件;所述的壳体本体的内端面与壳体本体的侧面连接处设有第六加强筋板组件,且该第六加强筋板组件用于壳体本体的内端面与壳体本体的侧面连接处进行加强;所述的壳体本体的内端面与壳体本体的底面连接处设有第七加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俊李金明林洁刘定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中磁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