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抗渗试验试件快速安装与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5034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抗渗试验试件快速安装与密封装置,包括下模具、上模具和密封囊,所述下模具固定在抗渗试验机台上,所述下模具与上模块以能开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两者之间形成由它们围合而出的腔体,所述上模具顶面设有观察窗,下模具底部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注水孔,所述密封囊呈环形,围绕所述腔体的腔壁安装在上模具或下模具中,所述密封囊上连接有气嘴,该气嘴从所述下模具或上模具上的开孔中穿出;充气或注水前,所述密封囊的内环孔孔径大于所述试件外径,充气或注水后,密封囊环抱放入其中的试件,密封试件与腔壁之间的间隙,所述密封囊内介质的压力大于试验水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极大的提升试件的安装、拆卸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抗渗试验试件快速安装与密封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抗渗试验试件快速安装与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抗渗性是决定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同时是评价混凝土结构致密程度的重要指标。对于地下混凝土结构等具有抗渗要求的部位如承台、底板、连续墙等,以及交通、水利、海港工程等,抗渗性是进行工程质量验收的主要控制参数。国家标准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对混凝土抗渗性具有明确要求,标准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则给出了具体的抗渗试验方法。标准要求采用一组6个圆台型试件,安装在抗渗试验机台上,由0.1MPa开始,每隔8h增加0.1MPa水压,并随时观察试件端面渗水情况,当6个试件中有3个试件表面出现渗水,或加载至规定压力后停止试验。对于抗渗等级为P8的试件,一般需要连续3天才能完成试验。抗渗试验中试件的安装和密封一直是一大技术难题,主要体现在:1、装模与脱模工作劳动强度非常高,一组6个试件,每个试件连同模具重量近10kg;耗费时间长,每个试件都需要进行侧面密封、装膜、拆模以及紧固螺丝等一系列操作;2、试件侧面难以密封,试件侧面渗水现象频发、导致试验结果中止无效,按照现有的密封方式,目前市面上尚没有能确保侧面不漏水的密封材料。目前的抗渗安装与密封方式介绍如下,主要包括:1)密封条裁剪(或其他密封材料准备如胶圈、石蜡等),裁剪成长条状;2)试件包裹:将裁剪的密封条包裹在试件侧面;3)人工套模:试件呈圆台型,将包裹有密封条的试件套入同样为圆台型的模具中;4)压力入模:采用专门的设备将试件压入模具中;5)试件安装:将试件(粗头)安装在抗渗试验机台上(模具下端(粗头)设有用于与抗渗试验机台上相应位置配合的法兰盘)6)试件紧固:拧紧模具下端法兰盘上的螺栓;7)试件拆模:抗渗试验结束后,拆下模具,拆下试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混凝土抗渗模具的安装与密封方式存在劳动强度高、过程复杂、密封效果差等问题,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设计一款针对混凝土抗渗试验的试件快速安装与密封装置。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混凝土抗渗试验试件快速安装与密封装置,包括下模具、上模具和密封囊,所述下模具固定在抗渗试验机台上,所述下模具与上模块以能开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两者之间形成由它们围合而出的腔体,所述上模具顶面设有观察窗,下模具底部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注水孔,所述密封囊呈环形,围绕所述腔体的腔壁安装在上模具或下模具中,所述密封囊上连接有气嘴,该气嘴从所述下模具或上模具上的开孔中穿出;充气或注水前,所述密封囊的内环孔孔径大于所述试件外径,充气或注水后,密封囊环抱放入其中的试件,密封试件与腔壁之间的间隙,所述密封囊内介质的压力大于试验水压。试验时,打开上模具,将试件放入下模具,盖上上模具,试件位于密封囊的内环孔中,往密封囊内充气或注水,密封囊囊体扩张,环抱试件,并密封试件与腔壁之间的间隙,然后通过下模具底部的注水孔向腔体注水,开始混凝土抗渗试验。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省去了密封条裁剪、试件包裹、人工套模、压力入模、试件拆模等步骤,能极大的提升试件的安装、拆卸速度。而且,本技术中,通过施加气压或水压对试件进行环抱式密封,密封效果较好。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密封囊为一柱形圆环,即其高度大于其厚度,以增大密封囊与试件及腔壁之间的密封面积。所述下模具与上模具上设有相对的、用于容纳所述密封囊的环形槽。所述下模具与上模具旋扣式连接。所述上模具顶板设置用于旋转上模具的手柄。有益效果:(1)试件的拆除或安装只需要人工将试件轻轻放入/取出密封囊即可,无需通过专用设备(脱模机)进行装模和拆模;(2)试件的侧边无需用密封套等其他材料进行预先包裹密封;(3)无需通过上螺丝等方式固定模具于试验台上,因为下模具本身是固定在试验台上的,试件放入模具后,只需将上模具盖上并紧固,试验完毕后,也只需打开上模具,取出试件即可,本技术能显著降低劳动强度,大大提高试件拆、装速度;(4)本技术通过密封囊施加大于试验压力的压力环抱密封试件,能确保试件侧面不渗水,可大大提高试验的成功率。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混凝土抗渗试验试件快速安装与密封装置的爆炸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下模具的俯视图;图3为实施例一的下模具的N-N剖视图;图4为实施例一的上模具的俯视图;图5为实施例一的上模具的A-A剖视图;图6为实施例一的密封水囊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混凝土抗渗性测试系统主要由试验主机:提供试验压力和进行程序控制等,试验管路以及测试终端三大部分组成。测试终端主要包括抗渗试验机台以及试件安装模具。本技术主要针对该模具提出解决方案。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混凝土抗渗试验试件快速安装与密封装置由旋扣式连接的上模具2与下模具1,以及用于环抱试件4的密封水囊3构成。下模具1固定在抗渗试验机台上,上模具2通过旋扣的方式与下模具实现快速连接固定。密封水囊3内嵌固定于下模具1内,试件4放置于下模具1内,密封水囊3的内环孔中,密封水囊3在施加水压后,密封试件4与下模具1腔壁之间的间隙。密封水囊3内水压应大于试验水压。在其他实施例中,若下模具仅表现为一个底座,而上模具内的腔体较深,也可以将密封水囊设置在上模具中,试件放置在下模具上后,盖上上模具时,其内的密封水囊刚好套在试件外围,注水后,密封水囊环抱所述试件,密封上模具腔壁与试件之间的间隙。这种结构需注意上、下模具连接面之间应密封连接。下模具1是由不锈钢制作而成的圆筒,筒底与内壁相接位置,设有环形的用于容纳密封水囊3的弧形凹槽,如图3所示。在下模具1下底面,均匀分布6个螺纹盲孔13,通过这些盲孔13可以将下模具1固定在抗渗试验机台上。下模具1上端边缘,均匀分布有四个卡扣14,卡扣14由凸出下模具1顶面设置的方形凸块构成,该方形凸块内侧面形成横向卡槽141。下模具1底部中间位置留有一注水孔12,用于与试验压力管路连接,侧壁留有一小孔15,如图1所示,用于穿出密封水囊3的气嘴31。上模具2用于与下模具1配合,在它们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并限制试件(防止试件脱出)的腔体。上模具2同样由不锈钢制作而成。上模具2顶板设置两个手柄22,用于方便旋转上模具2。上模具2侧边均匀分布四个梯形凸块21,与下模具1的四个方形凸块对应,通过旋转上模具2,可以将上述梯形凸块21分别旋入各个方形凸块的卡槽141中。上模具2顶面设有圆形大开孔24,如图5所示,可以由此开孔观察试验过程中试件4的渗水情况。上模具2顶面内侧,与下模具1上弧形凹槽11相对位置,也设有环形槽23,它们分别用于容纳密封水囊3的上、下端。如图1、6所示,密封水囊3为由厚度为5mm的高强度橡胶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抗渗试验试件快速安装与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具、上模具和密封囊,所述下模具固定在抗渗试验机台上,所述下模具与上模块以能开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两者之间形成由它们围合而出的腔体,所述上模具顶面设有观察窗,下模具底部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注水孔,所述密封囊呈环形,围绕所述腔体的腔壁安装在上模具或下模具中,所述密封囊上连接有气嘴,该气嘴从所述下模具或上模具上的开孔中穿出;充气或注水前,所述密封囊的内环孔孔径大于所述试件外径,充气或注水后,密封囊环抱放入其中的试件,密封试件与腔壁之间的间隙,所述密封囊内介质的压力大于试验水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抗渗试验试件快速安装与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具、上模具和密封囊,所述下模具固定在抗渗试验机台上,所述下模具与上模块以能开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两者之间形成由它们围合而出的腔体,所述上模具顶面设有观察窗,下模具底部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注水孔,所述密封囊呈环形,围绕所述腔体的腔壁安装在上模具或下模具中,所述密封囊上连接有气嘴,该气嘴从所述下模具或上模具上的开孔中穿出;充气或注水前,所述密封囊的内环孔孔径大于所述试件外径,充气或注水后,密封囊环抱放入其中的试件,密封试件与腔壁之间的间隙,所述密封囊内介质的压力大于试验水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靓李冬明王新祥王元光陈阳李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总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