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荧光粉用钼丝炉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4931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稀土荧光粉用钼丝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炉膛和设置于炉膛壁体上的钼丝,钼丝与外界电源电连接,还包括固定于炉膛内侧壁的刚玉管、泵和储能组件;刚玉管的两端贯穿炉膛向外延伸,刚玉管的迂回单元上下两端分别与炉膛的内顶壁和内底壁相抵,刚玉管内设有导热液,泵与刚玉管一端管道连接,刚玉管的另一端与储能组件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余热回收装置通过刚玉管的迂回单元在炉膛内形成一个辅助支撑结构,有效隔离和保护炉膛的壁体,防止在放置待烧结原料时触动炉膛的壁体,导致钼丝受损;另外耐高温的刚玉管内部流经的导热液可在钼丝炉停止加热降温时将钼丝炉中的热量转移到储能组件中,热量得以回收,有助于炉膛的迅速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稀土荧光粉用钼丝炉余热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预热回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稀土荧光粉用钼丝炉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稀土荧光粉是指在外界能量激发下能发荧光的含稀土元素的无机粉末材料,主要供制造彩色显像管和荧光灯用,通常将高纯单一稀土化合物和其他荧光级化工原料(包括助熔剂)混合后,经高温灼烧、破碎、球磨、水洗、表面处理、筛分等过程制成。现有的稀土荧光粉烧制温度多为1200~1600℃,烧制完毕后一般采用自然冷却到室温后才开炉取粉,冷却速度较慢,生产周期长,受限于钼丝炉的结构,钼丝属于高消耗加热元件,需要经常跟换,为便于拆卸,炉膛不与炉体其他结构固定连接,现有的预热回收结构难以应用于钼丝炉中,钼丝加热后容易发脆,受力容易产生折痕甚至折断,加热时,钼丝在折痕处熔断。因此,亟需一种防止钼丝受损的稀土荧光粉用钼丝炉预热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一种防止钼丝受损的稀土荧光粉用钼丝炉预热回收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稀土荧光粉用钼丝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炉膛和设置于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稀土荧光粉用钼丝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炉膛和设置于所述炉膛壁体上的钼丝,所述钼丝与外界电源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炉膛内侧壁的刚玉管、泵和储能组件;所述刚玉管的两端贯穿所述炉膛向外延伸,所述刚玉管的迂回单元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炉膛的内顶壁和内底壁相抵,所述刚玉管内设有导热液,所述泵与所述刚玉管一端管道连接,所述刚玉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储能组件管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土荧光粉用钼丝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炉膛和设置于所述炉膛壁体上的钼丝,所述钼丝与外界电源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炉膛内侧壁的刚玉管、泵和储能组件;所述刚玉管的两端贯穿所述炉膛向外延伸,所述刚玉管的迂回单元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炉膛的内顶壁和内底壁相抵,所述刚玉管内设有导热液,所述泵与所述刚玉管一端管道连接,所述刚玉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储能组件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荧光粉用钼丝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为硅酸铝纤维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稀土荧光粉用钼丝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钼丝内设置于所述炉膛的壁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稀土荧光粉用钼丝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刚玉管的柔性石墨复合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锲刘青童德兴刘洋周晓娟王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联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