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529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建筑用支撑架,包括井型架、活动支条和安放板,所述井型架共设有两个,且两个井型架均由横杆和立柱组合而成,并且两个井型架的立柱表面均开设有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将两个井型架并立放置,然后将多个活动支条分别通过滑条与井型架的立柱连接,促使活动支条的套筒与井型架的立柱顶端套接,且活动支条的滑条与井型架立柱的条槽插入连接,再将安放板放置在两个井型架之间,促使安放板表面四个拐角处的贯穿孔与支撑板的凸柱插接,使得井型架、活动支条和安放板组合形成支撑的整体,既有利于存放,也便于快速拆装,而井型架底端的移动轮便于移动,从而增加使用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用支撑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具
,尤其涉及建筑用支撑架。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支撑架进行建筑的装修,而现有装修用支撑架在使用过程中,一般不便于搬运和存放,也不便于快速拆装,影响建筑施工的效率和使用的便捷性。为此,提出了建筑用支撑架用以解决上述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建筑用支撑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建筑用支撑架,包括井型架、活动支条和安放板,所述井型架共设有两个,且两个井型架均由横杆和立柱组合而成,并且两个井型架的立柱表面均开设有条槽,两个所述井型架的立柱表面均通过条槽插接有活动支条,且活动支条顶部一侧表面通过套筒与井型架的立柱套接,所述活动支条另一侧表面焊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面焊接有凸柱,两个所述井型架之间设置有安放板,且安放板的表面通过贯穿孔与支撑板的凸柱连接,两个所述井型架的立柱底面安装有移动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井型架的立柱表面均焊接有两个挂钩,其中一个所述井型架一侧设置有扶梯,所述扶梯一侧表面对应挂钩焊接有侧板,且侧板的表面通过通孔与挂钩挂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活动支条共设有多个,且多个活动支条与两个井型架的立柱一一对应,所述活动支条的套筒下方焊接有滑条,且滑条与井型架表面的条槽相匹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活动支条另一侧表面等距焊接有多个支撑板,且多个支撑板的顶面均焊接有凸柱,并且多个支撑板的底面均焊接有三角型结构的抵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扶梯的一侧表面焊接有两个侧板,且两个侧板表面的一端均开设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侧板的通孔与井型架的立柱一一对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安放板表面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贯穿孔,且安放板的贯穿孔与活动支条一一对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采用井型架、活动支条、移动轮、套筒、凸柱、支撑板、安放板、条槽和滑条构成支撑机构,通过将两个井型架并立放置,然后将多个活动支条分别通过滑条与井型架的立柱连接,促使活动支条的套筒与井型架的立柱顶端套接,且活动支条的滑条与井型架立柱的条槽插入连接,再将安放板放置在两个井型架之间,促使安放板表面四个拐角处的贯穿孔与支撑板的凸柱插接,使得井型架、活动支条和安放板组合形成支撑的整体,既有利于存放,也便于快速拆装,而井型架底端的移动轮便于移动,从而增加使用的便捷性,同时,通过将扶梯带有侧板的一端对应井型架的立柱,促使扶梯的两个侧板通过通孔与立柱表面的挂钩挂接,既方便工作人员攀爬,也便于扶梯的快速拆装,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建筑用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建筑用支撑架的井型架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建筑用支撑架的活动支条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建筑用支撑架的扶梯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井型架;2、活动支条;3、移动轮;4、套筒;5、凸柱;6、支撑板;7、安放板;8、挂钩;9、扶梯;10、侧板;11、条槽;12、横杆;13、滑条;14、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建筑用支撑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建筑用支撑架,包括井型架1、活动支条2和安放板7,井型架1共设有两个,且两个井型架1均由横杆12和立柱组合而成,并且两个井型架1的立柱表面均开设有条槽11,两个井型架1的立柱表面均通过条槽11插接有活动支条2,且活动支条2顶部一侧表面通过套筒4与井型架1的立柱套接,活动支条2另一侧表面焊接有支撑板6,且支撑板6的顶面焊接有凸柱5,两个井型架1之间设置有安放板7,且安放板7的表面通过贯穿孔与支撑板6的凸柱5连接,两个井型架1的立柱底面安装有移动轮3,通过将两个井型架1并立放置,然后将多个活动支条2分别通过滑条13与井型架1的立柱连接,促使活动支条2的套筒4与井型架1的立柱顶端套接,且活动支条2的滑条13与井型架1立柱的条槽11插入连接,再将安放板7放置在两个井型架1之间,促使安放板7表面四个拐角处的贯穿孔与支撑板6的凸柱5插接,使得井型架1、活动支条2和安放板7组合形成支撑架,方便快速拆装和存放,而井型架1底端的移动轮3便于移动,增加使用的便捷性;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井型架1的立柱表面均焊接有两个挂钩8,其中一个井型架1一侧设置有扶梯9,扶梯9一侧表面对应挂钩8焊接有侧板10,且侧板10的表面通过通孔14与挂钩8挂接,当安装扶梯9时,通过将扶梯9带有侧板10的一端对应井型架1的立柱,促使扶梯9的两个侧板10通过通孔14与立柱表面的挂钩8挂接,既方便工作人员攀爬,也便于扶梯9的快速拆装。在一个实施例中,活动支条2共设有多个,且多个活动支条2与两个井型架1的立柱一一对应,活动支条2的套筒4下方焊接有滑条13,且滑条13与井型架1表面的条槽11相匹配,通过滑条13与井型架1的条槽11连接,配合活动支条2的套筒4,能够增加活动支条2与井型架1连接的稳定性,且方便拆装,有利于支撑架的搬运和存放。在一个实施例中,活动支条2另一侧表面等距焊接有多个支撑板6,且多个支撑板6的顶面均焊接有凸柱5,并且多个支撑板6的底面均焊接有三角型结构的抵板,通过活动支条2的多个支撑板6,便于调节安放板7的高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扶梯9的一侧表面焊接有两个侧板10,且两个侧板10表面的一端均开设有两个通孔14,两个侧板10的通孔14与井型架1的立柱一一对应,通过倾斜安放的扶梯9,配合两个侧板10,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井型架1、活动支条2和安放板7组合形成支撑架的稳定性。在一个实施例中,安放板7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建筑用支撑架,包括井型架(1)、活动支条(2)和安放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型架(1)共设有两个,且两个井型架(1)均由横杆(12)和立柱组合而成,并且两个井型架(1)的立柱表面均开设有条槽(11),两个所述井型架(1)的立柱表面均通过条槽(11)插接有活动支条(2),且活动支条(2)顶部一侧表面通过套筒(4)与井型架(1)的立柱套接,所述活动支条(2)另一侧表面焊接有支撑板(6),且支撑板(6)的顶面焊接有凸柱(5),两个所述井型架(1)之间设置有安放板(7),且安放板(7)的表面通过贯穿孔与支撑板(6)的凸柱(5)连接,两个所述井型架(1)的立柱底面安装有移动轮(3)。/n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用支撑架,包括井型架(1)、活动支条(2)和安放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型架(1)共设有两个,且两个井型架(1)均由横杆(12)和立柱组合而成,并且两个井型架(1)的立柱表面均开设有条槽(11),两个所述井型架(1)的立柱表面均通过条槽(11)插接有活动支条(2),且活动支条(2)顶部一侧表面通过套筒(4)与井型架(1)的立柱套接,所述活动支条(2)另一侧表面焊接有支撑板(6),且支撑板(6)的顶面焊接有凸柱(5),两个所述井型架(1)之间设置有安放板(7),且安放板(7)的表面通过贯穿孔与支撑板(6)的凸柱(5)连接,两个所述井型架(1)的立柱底面安装有移动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井型架(1)的立柱表面均焊接有两个挂钩(8),其中一个所述井型架(1)一侧设置有扶梯(9),所述扶梯(9)一侧表面对应挂钩(8)焊接有侧板(10),且侧板(10)的表面通过通孔(14)与挂钩(8)挂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瑾吴晓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道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