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肝癌甲胎蛋白异质体的预装离心柱及含有该离心柱的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3920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检测肝癌甲胎蛋白异质体的预装离心柱。该离心柱由上部分离管和下部收集管组成。上部分离管装有偶联小扁豆凝集素(LCA)的亲合介质,上部分离管底部是一个滤布,下部收集管中装有缓冲溶液。小扁豆凝集素(LCA)能与甲胎蛋白异质体糖链相结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了一种含有该预装离心柱的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和一种含有该预装离心柱的酶联免疫定量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使用方法。应用该试剂盒可快速、简便的测定肝癌甲胎蛋白异质体的含量,准确的对肝癌进行早期诊断,为肝癌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检测肝癌甲胎蛋白异质体的预装离心柱,还涉及了一种含有该预装离心柱的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和一种含有该预装离心柱的酶联免疫定量检测试剂盒及这些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属医疗产品
,用于对肝癌的发生进行早期诊断。
技术介绍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范围内第四位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大约有250 000名患者死于肝细胞癌,肝细胞癌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清楚,其在临床上恶性度较高,死亡率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排第三位,所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而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届中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危险因素包括由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导致的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要得到有效治疗,筛查和普查的临床效率依赖于早期诊断。HCC是肿瘤病因学中的重要类型,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化学致癌物及环境因素等所造成的慢性肝脏损害都可诱发HCC。HCC恶性度高,容易复发及转移,预后差,而且早期诊断较困难,易于延误最佳治疗期。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是一种糖蛋白,检测血液中的AFP含量是目前诊断肝癌最常见的手段。AFP在哺乳动物胚胎期由肝脏实质细胞和卵黄囊细胞合成,来源于内胚层的胃肠道粘膜细胞也可少量合成。正常情况下,AFP主要存在于胎儿循环中,随着胎儿发育成熟,AFP合成逐渐减少。出生时脐血中AFP浓度可达10~100mg/L,出生后一年降至正常成人水平。如果新生儿AFP明显升高提示新生儿肝炎、先天性胆道闭锁或有能分泌AFP的胚胎性恶性肿瘤。AFP作为早期肝癌诊断指标的缺点是在肝病和肝硬化疾病中也有相当的比例存在阳性结果,AFP轻度增高(20~200ng/ml)见于相当数量的慢性肝病患者,在肝硬化患者中11.7-44%AFP阳性。因此在分辨良性肝病和恶性肝肿瘤时,AFP作为早期肝癌筛查指标的价值大为降低。凝集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非免疫来源的蛋白质或糖蛋白,它能与糖专一性地、非共价地可逆结合,并且有凝集血细胞的作用,故称为凝集素。Sumner和Howell于1936年首先从刀豆(jackbean,Canavalia ensiformis)种子纯化了伴刀豆凝集素-ConA(Con-A)。ConA能凝集溶液中的糖元和淀粉,ConA的血凝作用可被蔗糖抑制,因而推测ConA的血凝作用是与细胞表面糖作用的结果。目前已有近千种植物被测得具有凝集素活性。植物中,不只种子中存在凝集素,根、茎、叶、皮、果实汁中也发现有凝集素。除植物外,其它生物,如各种真菌、某些病毒、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及至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中都存在凝集素。凝集素可与糖专一性地结合。目前按结合糖的类型,凝集素可分为六类D-甘露糖或D-葡萄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N-乙酰氨基半乳糖;D-半乳糖;L-岩藻糖;麦胚凝集素(WGA)可专一结合唾液酸。鉴定得最清楚的植物凝集素家族是豆科,包括刀豆蛋白凝集素ConA、小扁豆凝集素LCA等。小扁豆学名兵豆,从小扁豆中提取的凝集素LCA(Lens culinaris lectin),可以特异结合岩藻糖基化聚糖。随着生物化学及其相关分析技术的进展与应用,发现AFP分子与外源性凝集素的亲和力不同,即存在不均一性的糖链异质性。应用不同的凝集素亲和电泳可以把它们分成若干个组分,也可以用等电聚焦技术来分离AFP组分。AFP通过LCA亲和电泳可以分为三个部AFP-L1(LCA非结合型)、AFP-L2(LCA弱结合型)、AFP-L3(LCA强结合型)。AFP-L1,来自良性肝病,是AFP的主要组分;AFP-L2来自孕妇;AFP-L3为HCC细胞所特有。因此由肝癌细胞合成、分泌的含岩藻糖苷化糖链的AFP异质体称为肝癌特异性AFP(AFP-L3)。早在1970年,就有学者发现肝细胞癌患者血清AFP淀粉凝胶电泳时常出现不同的迁移率,而新生儿、胎儿的AFP电泳迁移率相同。当时认为系AFP所含的唾液酸含量不同所致,并提出AFP异质体(AFP Variants AFP-V)的概念。随后的研究表明,AFP的糖链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而所谓的异质性主要是因为AFP所含碳水化合物不同所致。AFP异质体形成的确切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其过程可能是这样的增生的肝细胞及肝癌细胞于G1期和S期合成AFP,并将其分布于核周、内质网腔及高尔基分泌小囊中,位于粗面内质网及高尔基体中的AFP在糖基化转移酶参与下受到不同的糖基化修饰后分泌到循环中。由于糖基化的不同,导致了AFP异质性的差异。另一可能的原因是糖基化转移酶异常造成糖基化后AFP构象的改变。AFP的糖链结构能与多种凝集素相作用,与不同凝集素结合的AFP分子结构蛋白部分基本相同,但糖链部分有所差异。不同的糖链决定其与凝集素的亲和力。根据亲和性的不同,可将AFP异质体分为不同类型,如扁豆凝集素(LCA)亲和型、豌豆凝集素不亲和型,刀豆凝集素(ConA)亲和型和ConA不亲和型。另有一种分类方法是将电泳获得的区带从阳极开始以1、2、3编号,结合凝集素进行命名。如使用LCA则命名为AFP-L1(LCA非结合型)、AFP-L2(LCA弱结合型)、AFP-L3(LCA强结合型);国内外研究已经证明AFP-L3是由肝癌细胞特异产生的。AFP异质体许多糖链的结构尚未完全明了。与LCA相结合的基础是AFP糖链岩藻糖基化(LCA与岩藻糖有较强的亲和力),由于胚胎期AFP几乎无岩藻糖成分,因而可以认为这种分子糖链的异常是糖基化异常的反映。AFP-L3与LCA的结合位点是门冬酰胺连接的岩藻糖化的N-乙酰葡萄糖胺。含岩藻糖苷化糖链的AFP异质体是肝细胞特异分泌的,称为肝癌特异性AFP(AFP-L3)。目前认为,通常所说的AFP异质体实际是指与LCA结合的AFP-L3,1999年第四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将其列为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标准的肝癌标记物之一。被公认为是比单纯的AFP甲胎蛋白更为特异的原发性肝癌指标。AFP异质体检测的临床意义1)鉴别肝癌与良性肝病。原发性肝癌患者AFP常升高,但许多良性肝脏疾病也可有AFP升高,单凭AFP结果有时很难区分良、恶性病变。此时AFP异质体检测就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尤其对于AFP在30~400ng/ml之间者具有较好的价值。Yozhiaki对361例肝硬化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53例AFP在30ug/L以上的患者中,2年以后21例发展为肝癌,确诊肝癌时39%的患者AFP在400ug/L以下。对比研究开始时肝细胞肝癌(HCC)组与非HCC组AFP测定值,未发现差异有显著性,研究发现病变时AFP异质体的类型有所不同,对HCC诊断LCA阳性率87.12%假阳性率21.5%,ConA阳性率89.17%,假阳性率17.15%。目前的研究结果把AFP-L3含量大于15%作为肝癌的阳性指标。2)肝癌术后的监测。肝癌切除术后,血清AFP含量随之下降,其下降速度取决于体内残留AFP量及半衰期,一般2月内转阴,转阴时AFP异质体随之消失。如果AFP明显下降但不转阴,异质体变化不明显,则提示手术不彻底,可能还存在边缘残留、血管癌栓、卫星结节或转移等。如果异质体下降至25%以下,AFP和异质体浓度相对恒定,则可能是患者有肝炎或肝硬化所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测肝癌甲胎蛋白异质体的预装离心柱,其特征在于其由上部分离管和下部收集管组成,所述上部分离管装有偶联凝集素的亲合介质,上部分离管底部有一滤布,所述下部收集管中装有缓冲溶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长青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热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