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下料翻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388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上下料翻转机构。一种上下料翻转机构,包括支架和翻转部,支架上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旋转,传动轴的两端均连接有上从动同步带轮,支架的内壁两侧均对应上从动同步带轮设置有下从动同步带轮,上从动同步带轮和下从动同步带轮之间连接有从动皮带,翻转部包括旋转轴,旋转轴上连接有治具板,旋转轴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滑块固定块,滑块固定块固定在相对应的从动皮带上,其中一个滑块固定块上连接有气缸固定块,气缸固定块上连接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旋转轴上设置有旋转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便于推广应用,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下料翻转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上下料翻转机构。
技术介绍
在注塑自动化领域,目前常采用侧入式机械手抓取产品,产品从注塑机内水平取出后,再交给上下堆叠机构在输送带上进行产品堆叠,堆叠到一定数量后随着输送带流入到下一道工序,进行装箱等操作。传统的方式是采用人工手动进行排列和堆叠,但目前由于人工速度慢、成本高,已逐渐被各种堆叠机构所代替,目前所见到的一些堆叠机构,虽然部分解决了人工操作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但是其结构常常比较庞大和复杂,成本也居高不下,不利于市场的大面积推广复制,而且操作不便,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4643179U,于2015年9月16日公告的一种IML伺服堆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伺服皮带传动机构、槽轮机构及治具机构,所述伺服皮带传动机构包括伺服马达、上、下皮带轮、皮带夹持块及皮带,所述槽轮机构包括设有滑动凹槽的侧板、滑动板及滑动旋转支架,所述滑动板连接所述皮带夹持块,所述滑动板还连接所述滑动旋转支架;所述治具机构包括治具支架、引拔气缸、旋转气缸,所述引拔气缸连接所述治具支架,所述旋转气缸连接一治具板。该技术的伺服皮带传动机构带动槽轮机构做上下滑动,同时通过槽轮机构使治具支架产生旋转形成倒角,引拔气缸带动治具支架前后移动,IML伺服堆叠机构使得治具板实现前后上下及转动运动轨迹,但是其结构比较庞大和复杂,成本也居高不下,不利于市场的大面积推广复制,而且操作不便,只能在滑动凹槽的最上部进行翻转,而无法实现在中间任意位置的翻转,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针对现有的堆叠机构的结构常常比较庞大和复杂,成本也居高不下,不利于市场的大面积推广复制,而且操作不便,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便于推广应用,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上下料翻转机构。本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上下料翻转机构,包括支架和翻转部,所述的支架上设置有传动轴,所述的传动轴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旋转,所述的传动轴的两端均连接有上从动同步带轮,所述的支架的内壁两侧均对应上从动同步带轮设置有下从动同步带轮,所述的上从动同步带轮和下从动同步带轮之间连接有从动皮带,所述的翻转部包括旋转轴,所述的旋转轴上连接有治具板,所述的旋转轴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滑块固定块,所述的滑块固定块固定在相对应的从动皮带上,其中一个滑块固定块上连接有气缸固定块,所述的气缸固定块上连接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的旋转轴上设置有旋转块,所述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均与所述的旋转块连接。支架包括两个侧板和连接在两个侧板顶端的顶板,支架上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旋转,传动装置启动时能够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的两端均连接有上从动同步带轮,支架的内壁两侧均对应上从动同步带轮设置有下从动同步带轮,下从动同步带轮设置在侧板的内壁上,上从动同步带轮和下从动同步带轮之间连接有从动皮带,翻转部包括旋转轴,旋转轴上连接有治具板,治具板用于连接所需的治具,旋转轴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滑块固定块,滑块固定块固定在相对应的从动皮带上,其中一个滑块固定块上连接有气缸固定块,气缸固定块上连接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旋转轴上设置有旋转块,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均与旋转块连接,传动装置启动后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分别带动两边的上从动同步带轮转动,上从动同步带轮和下从动同步带轮相配合后驱动从动皮带移动,从而通过从动皮带带动滑块固定块、旋转轴和治具板一起上下运动,将治具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启动,能够通过活塞杆带动旋转块旋转,从而通过旋转块带动旋转轴和治具板同时转动,能够将治具调整到合适的角度,操作十分方便。作为优选,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同步带轮,所述的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二同步带轮,所述的第一同步带轮与第二同步带轮之间通过传动皮带连接。传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同步带轮,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二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轮与第二同步带轮之间通过传动皮带连接,驱动电机启动后带动第一同步带轮转动,第一同步带轮通过传动皮带带动第二同步带轮转动,从而通过第二同步带轮带动传动轴转动。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架的内壁两侧上均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的直线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的滑块与滑块固定块固定连接。支架的内壁两侧上均设置有直线导轨,直线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与滑块固定块固定连接,提高了治具板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三气缸,所述的第三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在旋转块的远离第一气缸的一端。还包括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在旋转块的远离第一气缸的一端,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在旋转块的位于旋转轴的一侧,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在旋转块的位于旋转轴的另一侧,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启动时能够带动旋转块往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旋转,在旋转块的旋转过程中,由于第三气缸中的气体被压缩,因此,第三气缸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提高旋转块在旋转时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架上设置有两个支撑座,两个支撑座分别设置在传动轴的两侧,所述的支撑座内设置有与传动轴转动连接的支撑轴承。支架上设置有两个支撑座,两个支撑座分别设置在传动轴的两侧,支撑座内设置有与传动轴转动连接的支撑轴承,从而使得传动轴在旋转时的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作为优选,所述的旋转轴通过连接块与治具板连接。旋转轴通过连接块与治具板连接,连接更加稳定。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精度高,容易控制,稳定性好。因此,本技术的一种上下料翻转机构具备下述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便于推广应用,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可在上下行程的任意位置进行翻转。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治具板处于竖直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治具板处于水平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示说明:1-支架,21-驱动电机,22-传动皮带,231-第一同步带轮,232-第二同步带轮,24-传动轴,251-上从动同步带轮,252-下从动同步带轮,26-从动皮带,271-直线导轨,272-滑块,3-翻转部,31-滑块固定块,32-气缸固定块,33-第一气缸,34-第二气缸,35-第三气缸,36-旋转块,37-旋转轴,38-治具板,41-支撑座,42-支撑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2、3所示,一种上下料翻转机构,包括支架1和翻转部3,支架1包括两个侧板和连接在两个侧板顶端的顶板,支架1上设置有传动轴24,传动轴24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旋转,传动装置启动时能够带动传动轴24转动,支架1上设置有两个支撑座41,两个支撑座41分别设置在传动轴24的两侧,支撑座41内设置有与传动轴24转动连接的支撑轴承42,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下料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翻转部,所述的支架上设置有传动轴,所述的传动轴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旋转,所述的传动轴的两端均连接有上从动同步带轮,所述的支架的内壁两侧均对应上从动同步带轮设置有下从动同步带轮,所述的上从动同步带轮和下从动同步带轮之间连接有从动皮带,所述的翻转部包括旋转轴,所述的旋转轴上连接有治具板,所述的旋转轴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滑块固定块,所述的滑块固定块固定在相对应的从动皮带上,其中一个滑块固定块上连接有气缸固定块,所述的气缸固定块上连接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的旋转轴上设置有旋转块,所述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均与所述的旋转块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料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翻转部,所述的支架上设置有传动轴,所述的传动轴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旋转,所述的传动轴的两端均连接有上从动同步带轮,所述的支架的内壁两侧均对应上从动同步带轮设置有下从动同步带轮,所述的上从动同步带轮和下从动同步带轮之间连接有从动皮带,所述的翻转部包括旋转轴,所述的旋转轴上连接有治具板,所述的旋转轴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滑块固定块,所述的滑块固定块固定在相对应的从动皮带上,其中一个滑块固定块上连接有气缸固定块,所述的气缸固定块上连接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的旋转轴上设置有旋转块,所述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均与所述的旋转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料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同步带轮,所述的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二同步带轮,所述的第一同步带轮与第二同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超超陈富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伟立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