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城市模型的构建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583617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仿真城市模型的构建方法和设备,涉及仿真建模领域。该仿真城市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将利用倾斜摄影测量得到的建筑物的室外模型与利用BIM构建的所述建筑物的室内模型融合得到仿真建筑模型;其中,所述室外模型与所述室内模型是通过将所述室外模型的坐标数据与所述室内模型的坐标数据置于同一坐标系中实现融合的;将所述仿真建筑模型与地表模型融合得到仿真城市模型。用于解决目前的三维建模方法无法简单有效地真实还原城市的实景环境且无法实现建筑物室内外有效融合建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仿真城市模型的构建方法和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仿真建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仿真城市模型的构建方法和设备。
技术介绍
城市行动通常是指以保卫或夺取城市为直接目的的行动。城市行动被单列为一种行动样式,具有战场环境异常复杂,装备优势发挥受限,对建筑物的争夺激烈等鲜明特点。广泛运用以虚拟现实技术等为核心的各种模拟训练系统是当前许多发达国家军队城市行动训练的一个突出特点。战场环境仿真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能够真实、快速地为指挥员提供虚拟的战场环境和战场态势,从而使行动指挥的效能空前提高。三维建筑物信息的获取与建模是城市建模的主要内容。在虚拟地表模型之上,添加三维建筑模型,形成完整的城市三维模型。目前三维建筑建模研究主要有:1)从城市影像中自动提取建筑物,结合二维建筑物矢量和DSM数据、直接对建筑物进行表面建模;2)通过影像测量并结合物体的几何知识构模出多面体对象模型的方法;3)将地面与车载激光扫描系统用于三维城市重建和局部区域空间信息获取;4)基于机载激光扫描系统的三维重建方法;5)利用三维深度传感器、多CCD相机和彩色高分辨率数字相机获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真城市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将利用倾斜摄影测量得到的建筑物的室外模型与利用BIM构建的所述建筑物的室内模型融合得到仿真建筑模型;其中,所述室外模型与所述室内模型是通过将所述室外模型的坐标数据与所述室内模型的坐标数据置于同一坐标系中实现融合的;/n将所述仿真建筑模型与地表模型融合得到仿真城市模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真城市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利用倾斜摄影测量得到的建筑物的室外模型与利用BIM构建的所述建筑物的室内模型融合得到仿真建筑模型;其中,所述室外模型与所述室内模型是通过将所述室外模型的坐标数据与所述室内模型的坐标数据置于同一坐标系中实现融合的;
将所述仿真建筑模型与地表模型融合得到仿真城市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利用倾斜摄影测量得到的建筑物的室外模型与利用BIM构建的所述建筑物的室内模型融合得到仿真建筑模型,包括:
以所述室外模型的坐标数据为基础建立坐标系,并将所述室外模型中的一个室外建筑特征点作为所述坐标系的原点;
计算所述室内模型中多个室内建筑特征点与所述室外建筑特征点的相对坐标;
根据所述相对坐标调整所述室内模型在所述坐标系中的位置实现所述室外模型与所述室内模型的融合,得到所述仿真建筑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仿真建筑模型与地表模型融合得到仿真城市模型,包括:
对所述仿真建筑模型做单体化处理得到所述建筑物的底面面矢量参数;
获取仿真建筑模型的数字高程模型;
根据所述底面面矢量参数将所述仿真建筑模型的底面与所述地表模型的地面融合,并将所述数字高程模型与所述地表模型融合得到所述仿真城市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仿真建筑模型做单体化处理得到所述建筑物的底面面矢量参数之后,将所述数字高程模型与所述地表模型融合得到所述仿真城市模型之前,还包括:
利用纹理自动映射技术对所述仿真建筑模型的表面进行修饰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式构建所述建筑物的室内模型:
根据室外模型获得所述建筑物的数字地表模型;
根据所述建筑物的建造信息在所述数字地表模型上进行室内模型的构建。


6.一种仿真城市模型的构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冰毛玉辉江金寿田川李军田建辉靳林勇任殿龙姬楠齐蕾陈科叶金华何圣华王晓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