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板用料的计算方法、计算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83616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排板用料的计算方法、计算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实际墙体的参数建立墙体模型;根据预设排板规则,计算对所述墙体进行排板所需的各类材料的参数,并据以生成对应的材料模型,排布显示于所述墙体模型的对应位置;待完成对所述墙体模型的排板后,计算此次排板所需的各类材料的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根据的墙的长宽高计算出排板所需材料的各项参数,然后完成对墙的排板预演,最后计算出建墙排板所需的材料用量,提高了排板工作效率,减少了废料的产生,节省了排板实施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板用料的计算方法、计算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建模
,特别是涉及排板用料的计算方法、计算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也即建筑信息模型)的概念在建筑领域已深入人心,发展异常迅猛,尤其是当BIM被明确写入建筑业发展规划并继续列入住建部、科技部相关规划之后,BIM发展趋势更是势不可挡。然而,目前没有哪一款软件能够独自做到BIM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和共享。由此,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就成为打通各款软件实现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AutodeskRevit作为BIM软件的领跑者,除了自身功能强大之外,也提供丰富的API,进一步奠定了Revit平台级的软件地位。借助于API我们不用担心Revit建模之后的信息不能被其他软件所使用,借助于API我们可以把琐碎的建模工作自动化,借助于API我们可以把其他软件的功能集成或连接到Revit中来,在一个平台上就能完成几乎所有工作。随着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对建墙使用材料的各项要求越来越高。在建筑领域建墙过程中需进行模板的搭建,由于在使用材料时需根据墙的长宽高进行切割,所以每面墙的材料使用难以具体统计所需的材料用量,往往容易造成较多的废料以及人力及财力上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排板用料的计算方法、计算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利用建模技术提前完成排板模型的构建,解决现有技术中建墙效率较低、排板材料利用率低等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排板用料的计算方法,包括:根据实际墙体的参数建立墙体模型;根据预设排板规则,计算对所述墙体进行排板所需的各类材料的参数,并据以生成对应的材料模型,排布显示于所述墙体模型的对应位置;待完成对所述墙体模型的排板后,计算此次排板所需的各类材料的用量。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各类材料的重复利用次数,计算对多层楼的墙体或整栋楼的墙体进行排板所需的材料的实际用量。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墙体的墙面的预设排板规则包括:根据墙高/所述预设模板材料的高度值,计算得到第一正整数及第一余数;当所述第一余数为零时,令所述第一正整数块所述预设模板材料沿墙体的纵向首尾相接依次排列;当所述第一余数不为零时,将一高度为所述第一余数且宽度与所述预设模板材料的宽度一致的第一散板材料添设于排列的各所述预设模板材料之间的任一位置;根据墙长/所述预设模板材料的宽度值,计算得到第二正整数及第二余数;其中,当所述第二余数为零时,令所述第二正整数组纵向排布的模板材料沿墙体的横向依次排列;当所述第二余数不为零时,将一或多个宽度为所述第二余数的第二散板材料添设于各组模板材料之间的任一位置,其中,单个所述第二散板材料的高度与墙高一致或多个所述第二散板材料的总高度与墙高一致。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墙体的墙端部的预设排板规则包括:根据墙高/所述预设模板材料的高度值,计算得到第三正整数及第三余数;当所述第三余数为零时,令所述第三正整数块所述预设模板材料沿墙体的纵向首尾相接依次排列;当所述第三余数不为零时,将一高度为所述第三余数的第三散板材料添设于排列的各所述预设模板材料之间的任一位置。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排板用料的计算系统,包括:建模单元,用于根据实际墙体的参数建立墙体模型;根据计算得到的参数生成对应的材料模型,并根据预设排板规则将其排布显示于所述墙体模型的对应位置;计算单元,用于根据预设排板规则,计算对所述墙体进行排板所需的各类材料的参数;待所述建模单元完成对所述墙体模型的排板后,计算此次排板所需的各类材料的用量。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计算单元还用于:根据各类材料的重复利用次数,计算对多层楼的墙体或整栋楼的墙体进行排板所需的材料的实际用量。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墙体的墙面的预设排板规则包括:根据墙高/所述预设模板材料的高度值,计算得到第一正整数及第一余数;当所述第一余数为零时,令所述第一正整数块所述预设模板材料沿墙体的纵向首尾相接依次排列;当所述第一余数不为零时,将一高度为所述第一余数且宽度与所述预设模板材料的宽度一致的第一散板材料添设于排列的各所述预设模板材料之间的任一位置;根据墙长/所述预设模板材料的宽度值,计算得到第二正整数及第二余数;其中,当所述第二余数为零时,令所述第二正整数组纵向排布的模板材料沿墙体的横向依次排列;当所述第二余数不为零时,将一或多个宽度为所述第二余数的第二散板材料添设于各组模板材料之间的任一位置,其中,单个所述第二散板材料的高度与墙高一致或多个所述第二散板材料的总高度与墙高一致。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墙体的墙端部的预设排板规则包括:根据墙高/所述预设模板材料的高度值,计算得到第三正整数及第三余数;当所述第三余数为零时,令所述第三正整数块所述预设模板材料沿墙体的纵向首尾相接依次排列;当所述第三余数不为零时,将一高度为所述第三余数的第三散板材料添设于排列的各所述预设模板材料之间的任一位置。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加载执行时,实现所述的排板用料的计算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加载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所述的排板用料的计算方法。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排板用料的计算方法、计算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根据实际墙体的参数建立墙体模型;根据预设排板规则,计算对所述墙体进行排板所需的各类材料的参数,并据以生成对应的材料模型,排布显示于所述墙体模型的对应位置;待完成对所述墙体模型的排板后,计算此次排板所需的各类材料的用量;能够根据的墙的长宽高计算出排板所需材料的各项参数,然后完成对墙的排板预演,最后计算出建墙排板所需的材料用量,提高了排板工作效率,减少了废料的产生,节省了排板实施成本。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排板用料的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墙面的排版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墙端部的排版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排板用料的计算系统的模块示意图。图5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板用料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根据实际墙体的参数建立墙体模型;/n根据预设排板规则,计算对所述墙体进行排板所需的各类材料的参数,并据以生成对应的材料模型,排布显示于所述墙体模型的对应位置;/n待完成对所述墙体模型的排板后,计算此次排板所需的各类材料的用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板用料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实际墙体的参数建立墙体模型;
根据预设排板规则,计算对所述墙体进行排板所需的各类材料的参数,并据以生成对应的材料模型,排布显示于所述墙体模型的对应位置;
待完成对所述墙体模型的排板后,计算此次排板所需的各类材料的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各类材料的重复利用次数,计算对多层楼的墙体或整栋楼的墙体进行排板所需的材料的实际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的墙面的预设排板规则包括:
根据墙高/预设模板材料的高度值,计算得到第一正整数及第一余数;当所述第一余数为零时,令所述第一正整数块所述预设模板材料沿墙体的纵向首尾相接依次排列;当所述第一余数不为零时,将一高度为所述第一余数且宽度与所述预设模板材料的宽度一致的第一散板材料添设于排列的各所述预设模板材料之间的任一位置;
根据墙长/所述预设模板材料的宽度值,计算得到第二正整数及第二余数;其中,当所述第二余数为零时,令所述第二正整数组纵向排布的模板材料沿墙体的横向依次排列;当所述第二余数不为零时,将一或多个宽度为所述第二余数的第二散板材料添设于各组模板材料之间的任一位置,其中,单个所述第二散板材料的高度与墙高一致,或者多个所述第二散板材料的总高度与墙高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的墙端部的预设排板规则包括:
根据墙高/预设模板材料的高度值,计算得到第三正整数及第三余数;
当所述第三余数为零时,令所述第三正整数块所述预设模板材料沿墙体的纵向首尾相接依次排列;当所述第三余数不为零时,将一高度为所述第三余数的第三散板材料添设于排列的各所述预设模板材料之间的任一位置。


5.一种排板用料的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模单元,用于根据实际墙体的参数建立墙体模型;根据计算得到的参数生成对应的材料模型,并根据预设排板规则将其排布显示于所述墙体模型的对应位置;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预设排板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兵成李发林阮美琴张奇张志鹏谢帆吴文霞徐兆勇唐福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嘉实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