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胶粉冷却除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3312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脱硫胶粉冷却除味装置,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上层冷却螺旋(1)和下层冷却螺旋(2);两层所述的冷却螺旋的旋转轴(3)均为中空,旋转轴(3)内部同轴设置进出水管(6),所述的进出水管(6)的直径小于旋转轴(3)的直径,进出水管(6)和旋转轴(3)之间的空腔用于回水;所述的进出水管(6)分别开口于相应的进出水口(6‑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上层冷却螺旋和下层冷却螺旋的旋转轴内部设置进出水管,实现对两个输料螺旋的冷却;通过在机筒的内外层之间设置用于回水的空腔进一步实现对机筒的冷却;通过热交换逐步降低脱硫后胶粉温度;在输料的过程中,封闭式机筒顶部的多段式除味装置外接吸风装置,对胶粉充分抽风除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脱硫胶粉冷却除味装置
本技术涉及橡胶脱硫后对胶粉冷却的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脱硫胶粉冷却除味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再生胶脱硫法涉及到水油法、高温动态脱硫法、压出法等。再生胶脱硫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等气体,这类气体不及时处理,会对大气造成污染。脱硫后的胶粉温度高,易散发恶臭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脱硫后的胶粉进行降温,并且同时对胶粉进行除味的装置。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手段实现:一种脱硫胶粉冷却除味装置,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上层冷却螺旋和下层冷却螺旋;两层所述的冷却螺旋的旋转轴均为中空,旋转轴内部同轴设置进出水管,所述的进出水管的直径小于旋转轴的直径,进出水管和旋转轴之间的空腔用于回水;所述的进出水管分别开口于相应的进出水口。两层所述的冷却螺旋外侧设置机筒;所述的机筒为内外双层结构,内层为上下并列设置的两个圆筒,用于隔开上层冷却螺旋和下层冷却螺旋,外层为封闭式机筒外壳,内层和外层之间为空腔,用于回水,所述的机筒外壳上设有相应的机筒进水口和机筒出水口。两个所述的圆筒一侧和机筒外壳侧壁之间留有缺口,用于将物料从上层的圆筒中输送到下层的圆筒中;机筒外壳远离缺口的一端,上方设有进料口,下方设有出料口。所述的机筒外壳上方设置若干个除味孔,所述的除味孔均对应地连接于除味装置,所述的除味装置均并列设置。所述的除味装置为多段式,由焊式异径三通、第一出气直通管、截止阀、第二出气直通管组成,所述的焊式异径三通和第一出气直通管之间通过90°弯头连接,截止阀和第一出气直通管、第二出气直通管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每个除味装置上所述的第二出气直通管均通过三通管共同连接于出气直通总管。所述的上层冷却螺旋和下层冷却螺旋通过齿轮组件连接于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的机筒下方设有机筒座,所述的机筒座两侧设有滚轮。还设有基座,所述的基座上表面设有滑动角钢,所述的滑动角钢与所述的滚轮相适配。所述的基座下方设有挡板,所述的挡板一侧设有水管。本技术通过在上层冷却螺旋和下层冷却螺旋的旋转轴内部设置进出水管,实现对两个输料螺旋的冷却;通过在机筒的内外层之间设置用于回水的空腔进一步实现对机筒的冷却;通过冷却螺旋和机筒的热交换逐步降低脱硫后胶粉温度;在输料的过程中,封闭式机筒顶部的多段式除味装置外接吸风装置,对胶粉充分抽风除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去除机筒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冷却螺旋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机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除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上层冷却螺旋,2-下层冷却螺旋,3-旋转轴,4-机筒,5-机筒外壳,5-1-机筒进水口,5-2-机筒出水口,5-3-进料口,5-4-出料口,6-进出水管,7-圆筒,8-除味装置,8-1-焊式异径三通,8-2-第一出气直通管,8-3-截止阀,8-4-第二出气直通管,8-5-90°弯头,8-6-三通管,9-出气直通总管,10-挡板,11-机筒座,12-滚轮,13-基座,14-滑动角钢,15-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述:实施例:见图1,一种脱硫胶粉冷却除味装置,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上层冷却螺旋1和下层冷却螺旋2;两层冷却螺旋的旋转轴3均为中空,旋转轴3内部同轴设置进出水管6,进出水管6的直径小于旋转轴3的直径,进出水管6和旋转轴3之间的空腔用于回水;进出水管6分别开口于相应的进出水口6-1,外接冷却水可以通过进出水管在空腔中来回流动,通过热交换来降低上下层冷却螺旋的温度,初步冷却物料。两层冷却螺旋外侧设置机筒4;具体来说,机筒4为内外双层结构,内层为上下并列设置的两个圆筒7,用于隔开上层冷却螺旋和下层冷却螺旋,上层冷却螺旋1穿设在上层圆筒7中,下层冷却螺旋2设置在下层圆筒7中;外层为封闭式的机筒外壳5,内层和外层之间为空腔,机筒外壳5上设有相应的机筒进水口5-1和机筒出水口5-2,冷却水可以通过机筒进水口5-1和机筒出水口5-2之间来回流动,通过热交换降低机筒筒壁的温度,进一步冷却物料。机筒外壳上部设有进料口5-3,下方设有出料口5-4,两个圆筒7远离进料口的一侧和机筒外壳5侧壁之间留有缺口,物料从进料口5-3进入,运输到上层冷却螺旋的终点后通过缺口落到下层的圆筒中,由下层冷却螺旋继续输送,最后通过出料口5-4出料,机筒外壳上,对着缺口的位置设有视窗16,用于观察物料。进一步地,机筒外壳5上方设置若干个除味孔,除味孔均对应地连接于除味装置8,除味装置8均并列设置。在本技术中,除味装置为五个。除味装置8为多段式设计,由焊式异径三通8-1、第一出气直通管8-2、截止阀8-3、第二出气直通管8-4组成,焊式异径三通8-1和第一出气直通管8-2之间通过90°弯头8-5连接,截止阀8-3和第一出气直通管8-2、第二出气直通管8-4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每个除味装置8上所述的第二出气直通管8-4均通过三通管8-6共同连接于出气直通总管9,本技术中,出气直通总管9连接于外接负压吸风装置,充分彻底地对胶粉除味。机筒4下方设有机筒座11,机筒座11两侧设有滚轮12,基座13上表面设有滑动角钢14,滚轮12可在滑动角钢14上相对滑动,方便安装拆卸。基座13下方设有挡板10,挡板10一侧设有水管,用于为进出水管6供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硫胶粉冷却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上层冷却螺旋(1)和下层冷却螺旋(2);两层所述的冷却螺旋的旋转轴(3)均为中空,旋转轴(3)内部同轴设置进出水管(6),所述的进出水管(6)的直径小于旋转轴(3)的直径,进出水管(6)和旋转轴(3)之间的空腔用于回水;所述的进出水管(6)分别开口于相应的进出水口(6-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胶粉冷却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上层冷却螺旋(1)和下层冷却螺旋(2);两层所述的冷却螺旋的旋转轴(3)均为中空,旋转轴(3)内部同轴设置进出水管(6),所述的进出水管(6)的直径小于旋转轴(3)的直径,进出水管(6)和旋转轴(3)之间的空腔用于回水;所述的进出水管(6)分别开口于相应的进出水口(6-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胶粉冷却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层所述的冷却螺旋外侧设置机筒(4);所述的机筒(4)为内外双层结构,内层为上下并列设置的两个圆筒(7),用于隔开上层冷却螺旋和下层冷却螺旋,外层为封闭式机筒外壳(5),内层和外层之间为空腔,用于回水,所述的机筒外壳(5)上设有相应的机筒进水口(5-1)和机筒出水口(5-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硫胶粉冷却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圆筒(7)一侧和机筒外壳(5)侧壁之间留有缺口,用于将物料从上层的圆筒中输送到下层的圆筒中;机筒外壳(5)远离缺口的一端,上方设有进料口(5-3),下方设有出料口(5-4)。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硫胶粉冷却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筒外壳(5)上方设置若干个除味孔,所述的除味孔均对应地连接于除味装置(8),所述的除味装置(8)均并列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喻晶李青青孙贺贺周鹏程盛凯朱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睿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