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截面悬浇箱梁可调式内模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3269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变截面悬浇箱梁可调式内模架结构,包括固定单元和活动单元,活动单元包括活动斜杆和活动横杆,活动斜杆的长度能够调节,活动斜杆与活动横杆转动连接;固定单元包括固定横杆、上弦杆和支撑部,支撑部固定于上弦杆和固定横杆之间;固定横杆与活动横杆正对,固定横杆和活动横杆之间通过调节杆连接,调节杆能够改变固定横杆和活动横杆之间的距离,活动横杆和固定横杆上均钻有调节孔;活动斜杆的另一端与上弦杆之间转动连接。上述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施工悬浇箱梁节段施工时存在的根据节段尺寸变化,频繁改装加工内模板支撑结构,因此带来的材料消耗、人工消耗和工期延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截面悬浇箱梁可调式内模架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变截面悬浇箱梁可调式内模架结构。
技术介绍
为减轻桥梁结构自重,充分发挥梁体材料的受力作用,箱型梁大多设计为n次抛物线向桥跨中部逐渐减小截面的变截面形式,同时内箱宽度和腹板厚度也分节段以不同斜率的线性形式变化,箱梁悬浇往往分为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节段施工,因此现有技术施工的悬浇箱梁内模板支撑架随着节段截面的变化采取对模架宽度进行切割处理,重新焊接形成完整的模板桁架并加固,以适应下一节梁段的截面尺寸变化。每次挂篮前移后都要进行处理,耗费大量人工和时间,而且切割需要作业空间,往往切割后的模架与内侧模板存在空隙,需要采取木楔加塞加固等措施,处理不当极其容易导致模板变形变位或缝隙漏浆,致使混凝土施工质量无法保证,同时节段施工的累积工期也大幅度的加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截面悬浇箱梁可调式内模架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施工悬浇箱梁节段施工时存在的根据节段尺寸变化,频繁改装加工内模板支撑结构,因此带来的材料消耗、人工消耗和工期延长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变截面悬浇箱梁可调式内模架结构,包括固定单元和活动单元,所述挂篮系统的内滑梁能够对固定单元和活动单元进行支撑,所述支撑单元和活动单元竖向支撑其上方的箱梁顶板的底模板;所述活动单元包括活动斜杆和活动横杆,所述活动斜杆的长度能够调节,所述活动斜杆的一端与活动横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固定横杆、上弦杆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固定于上弦杆和固定横杆之间,用于对上弦杆进行支撑;所述固定横杆与活动横杆正对,所述固定横杆和活动横杆之间通过调节杆连接,所述调节杆能够改变固定横杆和活动横杆之间的距离,所述活动横杆的另一端上钻有能够容纳调节杆的调节孔,所述固定横杆与活动横杆相对的一侧也设有相同的调节孔;所述活动斜杆的另一端与上弦杆之间转动连接。进一步,所述活动斜杆包括两根第一槽钢,两根第一槽钢之间相互滑动连接,所述两根第一槽钢上对应设有长条形螺纹孔,所述长条形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两根第一槽钢的螺栓组;其中一根第一槽钢的上端与上弦杆转动连接,另一根第一槽钢的下端与活动横杆转动连接。进一步,所述支撑部包括若干的竖杆和斜杆,所述竖杆和斜杆的两侧均与上弦杆和固定横杆固定。进一步,所述竖杆和斜杆交替分布。进一步,所述竖杆为第二槽钢,斜杆为角钢。进一步,所述调节杆为螺杆,所述固定横杆与活动横杆内的调节孔上均固定有螺帽,所述调节杆分别与螺帽螺纹连接。进一步,所述上弦杆上固定有第一钢板,所述其中一根第一槽钢的上端与第一钢板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进一步,所述另一个第一槽钢的下端固定有第二钢板,第二钢板与活动横杆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进一步,所述上弦杆和固定横杆上均固定有若干连接板,所述竖杆和斜杆分别与连接板通过销轴铰接。进一步,所述调节杆为反丝钢棒,所述调节杆的表面设有便于调节杆转动的旋转孔。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将螺栓组拧松,拧动调节杆,从而调节活动横杆和固定横杆之间的距离,由于活动斜杆分别与上弦杆和活动横杆转动连接,因此活动斜杆与上弦杆和活动横杆之间的角度会随着活动横杆的移动进行变化,并且两根第一槽钢的相对位置也会发生一定的移动。当调节杆停止转动后,拧紧螺栓组,使得两根第一槽钢的相对位置被固定。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①本技术方案中第一钢板与第一槽钢、第二钢板与活动横杆、竖杆与连接板、斜杆与连接板均通过销轴连接,从而实现了快速拆装和循环利用。②本技术方案仅调节调节杆的长度即可适应施工悬浇箱梁节段的节段尺寸的变化,不再需要切割或焊接加长模架构件,只需要人工配合相应的施工用具调节,节省了电力资源的浪费,同时避免了切割带来的噪声污染及焊接带来的大气污染,对绿色建造起到了一定的贡献和促成作用。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频繁改装加工内模板支撑结构,带来的材料消耗、人工消耗和工期延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变截面悬浇箱梁可调式内模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I-I向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II-II向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活动斜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活动横杆和固定横杆的连接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活动斜杆1、活动横杆2、调节杆3、上弦杆4、固定横杆5、斜杆6、竖杆7、第二钢板8、第一钢板9、连接板10、长条形螺纹孔11、螺栓组12、旋转孔13、螺帽1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5所示:变截面悬浇箱梁可调式内模架结构,包括固定单元和活动单元,挂篮系统的内滑梁能够对固定单元和活动单元进行支撑,支撑单元和活动单元竖向支撑其上方的箱梁顶板的底模板;活动单元包括活动斜杆1和活动横杆2,活动斜杆1的长度能够调节,活动斜杆1包括两根第一槽钢,两根第一槽钢之间相互滑动连接,两根第一槽钢上对应设有长条形螺纹孔11,长条形螺纹孔11内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两根第一槽钢的螺栓组12。上弦杆4上固定有第一钢板9,其中一根第一槽钢的上端与第一钢板9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另一个第一槽钢的下端固定有第二钢板8,第二钢板8与活动横杆2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固定单元包括固定横杆5、上弦杆4和支撑部,支撑部固定于上弦杆4和固定横杆5之间,用于对上弦杆4进行支撑;支撑部包括若干的竖杆7和斜杆6,竖杆7为第二槽钢,斜杆6为角钢,竖杆7和斜杆6的两侧均与上弦杆4和固定横杆5固定,竖杆7和斜杆6交替分布。上弦杆4和固定横杆5上均固定有若干连接板10,竖杆7和斜杆6分别与连接板10通过销轴铰接。固定横杆5与活动横杆2正对,固定横杆5和活动横杆2之间通过调节杆3连接,调节杆3能够改变固定横杆5和活动横杆2之间的距离,活动横杆2的另一端上钻有能够容纳调节杆3的调节孔,固定横杆5与活动横杆2相对的一侧也设有相同的调节孔;调节杆3为螺杆,固定横杆5与活动横杆2内的调节孔上均固定有螺帽14,调节杆3分别与螺帽14螺纹连接,调节杆3的表面设有便于调节杆3转动的旋转孔13。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将螺栓组12拧松,使用钢棒等部件插入至调节杆3上的旋转孔13,并转动钢棒,使调节杆3转动,从而调节活动横杆2和固定横杆5之间的距离,由于活动斜杆1分别与上弦杆4和活动横杆2转动连接,因此活动斜杆1与上弦杆4和活动横杆2之间的角度会随着活动横杆2的移动进行变化,并且两根第一槽钢的相对位置也会发生一定的移动。当调节杆3停止转动后,拧紧螺栓组12,使得两根第一槽钢的相对位置被固定。需要说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变截面悬浇箱梁可调式内模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单元和活动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和活动单元由挂篮系统的内滑梁进行支撑,所述固定单元和活动单元竖向支撑其上方的箱梁顶板的底模板;所述活动单元包括活动斜杆和活动横杆,所述活动斜杆的长度能够调节,所述活动斜杆的一端与活动横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固定横杆、上弦杆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固定于上弦杆和固定横杆之间,用于对上弦杆进行支撑;所述固定横杆与活动横杆正对,所述固定横杆和活动横杆之间通过调节杆连接,所述调节杆能够改变固定横杆和活动横杆之间的距离,所述活动横杆的另一端上钻有能够容纳调节杆的调节孔,所述固定横杆与活动横杆相对的一侧也设有相同的调节孔;所述活动斜杆的另一端与上弦杆之间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变截面悬浇箱梁可调式内模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单元和活动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和活动单元由挂篮系统的内滑梁进行支撑,所述固定单元和活动单元竖向支撑其上方的箱梁顶板的底模板;所述活动单元包括活动斜杆和活动横杆,所述活动斜杆的长度能够调节,所述活动斜杆的一端与活动横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固定横杆、上弦杆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固定于上弦杆和固定横杆之间,用于对上弦杆进行支撑;所述固定横杆与活动横杆正对,所述固定横杆和活动横杆之间通过调节杆连接,所述调节杆能够改变固定横杆和活动横杆之间的距离,所述活动横杆的另一端上钻有能够容纳调节杆的调节孔,所述固定横杆与活动横杆相对的一侧也设有相同的调节孔;所述活动斜杆的另一端与上弦杆之间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截面悬浇箱梁可调式内模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斜杆包括两根第一槽钢,两根第一槽钢之间相互滑动连接,所述两根第一槽钢上对应设有长条形螺纹孔,所述长条形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两根第一槽钢的螺栓组;其中一根第一槽钢的上端与上弦杆转动连接,另一根第一槽钢的下端与活动横杆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截面悬浇箱梁可调式内模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若干的竖杆和斜杆,所述竖杆和斜杆的两侧均与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坚华高强朱宝合杜永强卜军敖贵勇戴亦军陈亮王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