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路切换阀及使用该流路切换阀的高速液相色谱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3124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是减小具有离子阱(trap)功能的流路中的无效体积(deadvolume)。流路切换阀(1)是由旋转子即转子(3)、设置有用于和外部流路连接的4个端口(7a)~(7d)的机架盖(9)所构成。其中2个端口是分析用流动相(mobile  phase)的进口侧端口(7a)及出口侧端口(7b)、另外2个端口是浓缩用流动相的进口侧端口(7c)及出口侧端口(7d)。在转子(3)中,在对应于端口(7a)~(7d)的位置,形成2个连通端口间的圆弧状转子沟槽(11a)、(11b)。在转子沟槽(11b)内填充吸附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将样品成分浓缩等的离子阱功能的高速液相色谱仪、以及使用该高速液相色谱仪的离子阱用流路切换阀。
技术介绍
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用于确定蛋白质或肽等的结构的质量分析仪中,为了使测定灵敏度最优化,业界现正努力将成为其前驱阶段的HPLC(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高效液相色谱仪)中的流量极低流量化。通常,在用于普通分析的HPLC中,一般是在内径为4.6mm左右的色谱柱中以1mL/min左右流速输送流动相而进行分析,但是在质量分析仪中,一般采用在内径为0.3mm左右的色谱柱中以5μL/min左右的流速输送液体的微米HPLC;此外,在内径为0.075mm的色谱柱中以200nL/min左右流速输送流动相的纳米HPLC也已商品化。当使用这类极低流量HPLC进行分析时,在分析中由于系统内的容积(约100μL)而使得分析对象物产生扩散,从而有时会损及质量分析仪的灵敏度。因此,使用自动取样器(autosampler)或手动注射器(manual injector)将分析对象物注入系统内,然后使分析对象物吸附于安装于临时流路切换阀中的离子阱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路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盖,该机架盖具有与流路连接的多个端口;以及转子,该转子在对应于上述端口的位置形成连通2个端口间的转子沟槽,在至少1个转子沟槽中填充吸附剂,与上述机架盖密着并且旋转,由此切换上述端口。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田庸助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