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曲面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310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曲面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抛光组件、工件固定组件、吸尘组件,所述抛光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上部,所述抛光组件包括底座、支撑架、驱动装置、磨砂带、第一带轮、升降调节装置,所述磨砂带与所述驱动装置、升降调节装置活动连接,所述工件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座及与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夹持机构、限位机构,所述吸尘组件包括吸尘罩、风管、粉尘沉降装置,所述风管分别与所述吸尘罩、粉尘沉降装置密封连接,所述吸尘组件与所述抛光组件通过水平设置的一个横梁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抛光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抛光效果好,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曲面抛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螺旋曲面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产品外壳为螺旋曲面的金属制品,在加工过程中,需进行抛光处理以去除金属产品表面的CNC刀纹、磨痕、损伤层等而达到光滑镜面效果。总体上,抛光的目的大致可分为成品去除毛刺、成品表面抛光、打磨洗净工作、成品表面清光、去除氧化膜等。一般的抛光装置对螺旋曲面的金属产品进行抛光工作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设置设备、上料定位、抛光、换砂纸、取料调整待抛光位置并重新定位,抛光、换砂纸、下料等直到抛光完三维曲面为止,上述操作步骤繁琐,工艺复杂,且由于反复更换砂纸,导致耗材成本较高,工人劳动强度大,抛光成本很高,且抛光的质量不够稳定。因此,需进一步改进,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抛光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的螺旋曲面抛光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螺旋曲面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多个固定孔;抛光组件,所述抛光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上部,所述抛光组件包括底座、支撑架、驱动装置、磨砂带、第一带轮、升降调节装置,所述磨砂带与所述驱动装置、升降调节装置活动连接;工件固定组件,所述工件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座及与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夹持机构、限位机构,所述工件固定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磨砂带的下部;吸尘组件,所述吸尘组件包括吸尘罩、风管、粉尘沉降装置,所述风管分别与所述吸尘罩、粉尘沉降装置密封连接,所述吸尘组件设置在所述抛光组件的一侧,所述吸尘组件与所述抛光组件通过水平设置的一个横梁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吸尘罩为背部设有吸风口的弧形体,所述吸尘罩的内部设有一个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上部活动设有第二带轮。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活动设置在的所述固定支架的下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上的驱动轮,所述第二带轮通过所述驱动轮与所述驱动电机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升降调节装置为弹性升降结构,所述升降调节装置包括圆形桶体固定架、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与所述圆形桶体固定架相匹配,所述活动杆的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圆形桶体固定架的内部,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活动设有第三带轮,所述圆形桶体固定架的底部设有弹性装置,所述活动杆与所述圆形桶体固定架弹性连接,所述升降调节装置通过所述横梁中部水平设置的连接杆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贯穿设有多个与所述固定孔相匹配的第一连接孔,所述底座与所述工作台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架活动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部,所述支撑架的上部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有带轮固定架,所述第一带轮通过所述带轮固定架与所述支撑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第三带轮同侧设置。优选的,所述粉尘沉降装置包括粉尘沉降室、吸风电机、粉尘沉降组件,所述吸风电机、粉尘沉降组件设置在所述粉尘沉降室的一侧,所述粉尘沉降装置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下部。优选的,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一侧,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粉尘沉降装置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操作简单,抛光质量稳定,加工精度高,设定后加工自动完成,生产效率高,抛光工件廓型精度高,在设备的一侧设有吸尘装置,极大的改善了工作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螺旋曲面抛光装置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螺旋曲面抛光装置实施例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螺旋曲面抛光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2-抛光组件,3-工件固定组件,4-吸尘罩,5-粉尘沉降装置,6-控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图3所示,一种螺旋曲面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设有多个固定孔;抛光组件2,抛光组件2活动设置在工作台的上部,抛光组件2包括底座、支撑架、驱动装置、磨砂带、第一带轮、升降调节装置,磨砂带与所述驱动装置、升降调节装置活动连接;工件固定组件3,工件固定组件3包括固定座及与设置在固定座上的夹持机构、限位机构,工件固定组件3活动设置在所述磨砂带的下部;吸尘组件,吸尘组件包括吸尘罩4、风管、粉尘沉降装置,风管分别与吸尘罩、粉尘沉降装置密封连接,吸尘组件设置在抛光组件的一侧,吸尘组件与抛光组件通过水平设置的一个横梁活动连接。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吸尘罩4为背部设有吸风口的弧形体,吸尘罩4的内部设有一个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的上部活动设有第二带轮。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驱动装置活动设置在的固定支架的下部,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设置在驱动电机上的驱动轮,第二带轮通过驱动轮与驱动电机活动连接。具体的,本实施中,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升降调节装置为弹性升降结构,升降调节装置包括圆形桶体固定架、活动杆,活动杆与圆形桶体固定架相匹配,活动杆的一端活动设置在圆形桶体固定架的内部,活动杆的另一端活动设有第三带轮,圆形桶体固定架的底部设有弹性装置,活动杆与圆形桶体固定架弹性连接,升降调节装置通过横梁中部水平设置的连接杆与横梁固定连接。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底座上贯穿设有多个与固定孔相匹配的第一连接孔,底座与工作台螺栓连接。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支撑架活动设置在底座的上部,支撑架的上部与横梁固定连接,支撑架的一侧设有带轮固定架,第一带轮通过带轮固定架与支撑架活动连接,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第三带轮同侧设置。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粉尘沉降装置5包括粉尘沉降室、吸风电机、粉尘沉降组件,吸风电机、粉尘沉降组件设置在粉尘沉降室的一侧,粉尘沉降装置设置在工作台的下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装置6,控制装置6设置在工作台1的一侧,控制装置6与驱动装置、粉尘沉降装置5电性连接。具体的,本实施中,控制装置6包括PLC工控器。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曲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多个固定孔;/n抛光组件,所述抛光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上部,所述抛光组件包括底座、支撑架、驱动装置、磨砂带、第一带轮、升降调节装置,所述磨砂带与所述驱动装置、升降调节装置活动连接;/n工件固定组件,所述工件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座及与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夹持机构、限位机构,所述工件固定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磨砂带的下部;/n吸尘组件,所述吸尘组件包括吸尘罩、风管、粉尘沉降装置,所述风管分别与所述吸尘罩、粉尘沉降装置密封连接,所述吸尘组件设置在所述抛光组件的一侧,所述吸尘组件与所述抛光组件通过水平设置的一个横梁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曲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多个固定孔;
抛光组件,所述抛光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上部,所述抛光组件包括底座、支撑架、驱动装置、磨砂带、第一带轮、升降调节装置,所述磨砂带与所述驱动装置、升降调节装置活动连接;
工件固定组件,所述工件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座及与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夹持机构、限位机构,所述工件固定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磨砂带的下部;
吸尘组件,所述吸尘组件包括吸尘罩、风管、粉尘沉降装置,所述风管分别与所述吸尘罩、粉尘沉降装置密封连接,所述吸尘组件设置在所述抛光组件的一侧,所述吸尘组件与所述抛光组件通过水平设置的一个横梁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曲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罩为背部设有吸风口的弧形体,所述吸尘罩的内部设有一个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上部活动设有第二带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旋曲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活动设置在的所述固定支架的下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上的驱动轮,所述第二带轮通过所述驱动轮与所述驱动电机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曲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装置为弹性升降结构,所述升降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克亮徐瑞建刘克明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萨伯特威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