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模具导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879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模具导套,包括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侧表面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装置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杆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限制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模具导套,可以将模具轴固定牢固,不会出现模具轴与内导套松动的情况发生,可以以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力,能耗较小,方便模具轴的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模具导套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模具导套。
技术介绍
模具导套是在高力黄铜的基体上镶嵌石墨固体润滑剂的一种高性能固体润滑产品,它突破了一般轴承依靠油膜润滑的局限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摩擦热使固体润滑与轴摩擦,形成油、粉末并存润滑的优异条件,既保护轴不磨损,又使固体润滑特性永恒,它的硬度比一般铜套高一倍,耐磨性能也高一倍;传统的模具导套有一些缺点,首先模具导套的模具轴直接与内导套接触,但是没有固定机构将其固定牢固,容易出现模具轴与内导套松动的情况发生球,其次内导套与外导套直接滑动接触,摩擦力较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这种模具导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模具导套,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模具导套,包括外导套,所述外导套的内侧的内部表面挖空设置有内滑槽,所述外导套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内导套,所述内导套的上下两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内导套的外侧的内部表面设置有滚动机构,所述内导套、固定机构的内侧表面贯穿设置有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模具导套,包括外导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套(1)的内侧的内部表面挖空设置有内滑槽(2),所述外导套(1)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内导套(3),所述内导套(3)的上下两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机构(4),所述内导套(3)的外侧的内部表面设置有滚动机构(5),所述内导套(3)、固定机构(4)的内侧表面贯穿设置有模具轴(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模具导套,包括外导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套(1)的内侧的内部表面挖空设置有内滑槽(2),所述外导套(1)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内导套(3),所述内导套(3)的上下两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机构(4),所述内导套(3)的外侧的内部表面设置有滚动机构(5),所述内导套(3)、固定机构(4)的内侧表面贯穿设置有模具轴(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模具导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第一连接垫(41)、第一固定环(42)、第一固定螺栓(43)、第二连接垫(44)、第二固定环(45)、第二固定螺栓(46),所述内导套(3)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垫(41),所述第一连接垫(4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环(42),所述第一固定环(42)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栓(43),所述内导套(3)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垫(44),所述第二连接垫(44)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固定环(45),所述第二固定环(45)的内部表面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栓(46),所述第一连接垫(41)的下端外表面与内导套(3)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42)的下端外表面与第一连接垫(4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螺栓(43)的外表面与第一固定环(42)的内部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螺栓(43)的一端外表面抵住模具轴(6)的外表面,所述第二连接垫(44)的上端外表面与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廷友童归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益延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