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低净空箱涵改良结构及其快速简便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2836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超低净空箱涵改良结构及其快速简便施工方法,改良结构包括有素砼垫层、U型槽、预制盖板以及顶板;该U型槽的开口朝上,U型槽由一体成型连接的底板和两侧板围构形成,底板叠合在素砼垫层上,每一侧板的顶部内侧均具有牛腿;该预制盖板的两端叠合在对应侧板的牛腿上,预制盖板盖住U型槽的开口;该顶板通过二期浇筑混凝土形成,顶板覆盖住预制盖板和两侧板的顶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预先设置U型槽和预制盖板,并配合通过二期浇筑混凝土形成顶板,其结构简单,无需底模,便于快速施工,成本低,不受净空限制,且具备整体性能好和防水效果佳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低净空箱涵改良结构及其快速简便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超低净空箱涵改良结构及其快速简便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雨污水管道大多以圆管涵、盖板涵和箱涵构成,路网及雨污水改造过程中由于现状上下游接线标高和道路地块标高的限制,雨污水扩容的要求,需要设计大断面低净空的雨污水箱涵。该类箱涵通常采用预制盖板涵和整体浇筑箱涵两种形式,预制盖板涵由底板和侧墙构成的U型槽和顶部预制盖板组成,具有施工简便、快速和不受净空限制等优点,但存在整体性差、防水效果差、容易渗漏等缺点;整体现浇箱涵具有整体性能好、防水效果好等优点,当箱涵净空过低(低于1.2m),内部模板立模板和拆除模板较为困难,施工周期和难度大大增加。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超低净空箱涵改良结构及其快速简便施工方法,其结构简单,施工快速,成本低,无需底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超低净空箱涵改良结构,包括有素砼垫层、U型槽、预制盖板以及顶板;该U型槽的开口朝上,U型槽由一体成型连接的底板和两侧板围构形成,底板叠合在素砼垫层上,每一侧板的顶部内侧均具有牛腿;该预制盖板的两端叠合在对应侧板的牛腿上,预制盖板盖住U型槽的开口;该顶板通过二期浇筑混凝土形成,顶板覆盖住预制盖板和两侧板的顶部。优选的,所述底板内具有横向延伸的底板主筋、纵向延伸的第一分布钢筋以及连接上下两底板主筋之间的第一拉筋;每一侧板内均具有侧板钢筋和纵向延伸的第二分布钢筋,侧板钢筋与底板钢筋连接,且牛腿内具有连接侧板钢筋的牛腿钢筋,每一侧板的顶部均伸出有侧板钢筋,侧板钢筋和架立筋锚固在顶板内。优选的,所述预制盖板内具有预制盖板钢筋和纵向延伸的第三分布钢筋,该预制盖板钢筋的两端伸出预制盖板并分别与两侧板钢筋和架立筋连接。优选的,所述预制盖板钢筋连接有第二拉筋,该第二拉筋向上伸出预制盖板,该顶板内具有顶板钢筋和纵向延伸的第四分布钢筋,该第二拉筋与顶板钢筋连接,且顶板钢筋的两端分别与两架立筋连接。一种超低净空箱涵改良结构的快速简便施工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先施工素砼垫层和U型槽,U型槽的侧板浇筑至顶板的底部,预留侧板顶部的侧板钢筋和架立筋,以便与顶板锚固连接;并准备好预制盖板,预制盖板的两侧预留钢筋接头锚入,预制盖板的顶部预留第二拉筋;(2)吊装预制盖板搁在牛腿上作为顶板浇筑底模;(3)绑扎顶板钢筋,并将顶板钢筋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板钢筋和架立筋连接,以及将第二拉筋与顶板钢筋连接;(4)进行二次浇筑混凝土,以形成顶板,使得顶板、预制盖板和U型槽形成整体。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在进行二次浇筑混凝土之前,对侧板的顶端面和预制盖板的顶面进行凿毛处理。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通过预先设置U型槽和预制盖板,并配合通过二期浇筑混凝土形成顶板,其结构简单,无需底模,便于快速施工,成本低,不受净空限制,且具备整体性能好和防水效果佳的优点。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预制盖板配筋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素砼垫层20、U型槽21、底板22、侧板221、牛腿23、底板主筋24、第一分布钢筋25、第一拉筋26、侧板钢筋27、第二分布钢筋28、牛腿钢筋29、架立筋30、预制盖板31、预制盖板钢筋32、第三分布钢筋33、第二拉筋40、顶板41、顶板钢筋42、第四分布钢筋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素砼垫层10、U型槽20、预制盖板30以及顶板40。该U型槽20的开口朝上,U型槽20由一体成型连接的底板21和两侧板22围构形成,底板21叠合在素砼垫层10上,每一侧板22的顶部内侧均具有牛腿221;所述底板21内具有横向延伸的底板主筋23、纵向延伸的第一分布钢筋24以及连接上下两底板主筋23之间的第一拉筋25;每一侧板22内均具有侧板钢筋26和纵向延伸的第二分布钢筋27,侧板钢筋26与底板钢筋23连接,且牛腿221内具有连接侧板钢筋26的牛腿钢筋28,每一侧板22的顶部均伸出有侧板钢筋26,侧板钢筋26和架立筋29锚固在顶板40内。该预制盖板30的两端叠合在对应侧板22的牛腿221上,预制盖板30盖住U型槽20的开口;所述预制盖板30内具有预制盖板钢筋31和纵向延伸的第三分布钢筋32,该预制盖板钢筋31的两端伸出预制盖板30并分别与两侧板钢筋26和架立筋29连接,并且,所述预制盖板钢筋31连接有第二拉筋33,该第二拉筋33向上伸出预制盖板30。该顶板40通过二期浇筑混凝土形成,顶板40覆盖住预制盖板30和两侧板22的顶部。该顶板40内具有顶板钢筋41和纵向延伸的第四分布钢筋42,该第二拉筋33与顶板钢筋41连接,且顶板钢筋41的两端分别与两架立筋29连接。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超低净空箱涵改良结构的快速简便施工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先施工素砼垫层10和U型槽20,U型槽20的侧板22浇筑至顶板40的底部,预留侧板22顶部的侧板钢筋26和架立筋29,以便与顶板40锚固连接;并准备好预制盖板30,预制盖板30的两侧预留钢筋接头锚入,预制盖板30的顶部预留第二拉筋33。(2)吊装预制盖板30搁在牛腿22上作为顶板40浇筑底模。(3)绑扎顶板钢筋41,并将顶板钢筋41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板钢筋26和架立筋29连接,以及将第二拉筋33与顶板钢筋41连接。(4)进行二次浇筑混凝土,以形成顶板40,使得顶板40、预制盖板30和U型槽20形成整体,在进行二次浇筑混凝土之前,对侧板22的顶端面和预制盖板30的顶面进行凿毛处理,以使得顶板40、预制盖板30和U型槽20结合更加的牢固并实现更好的防水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设计重点是:本专利技术通过预先设置U型槽和预制盖板,并配合通过二期浇筑混凝土形成顶板,其结构简单,无需底模,便于快速施工,成本低,不受净空限制,且具备整体性能好和防水效果佳的优点。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低净空箱涵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素砼垫层、U型槽、预制盖板以及顶板;该U型槽的开口朝上,U型槽由一体成型连接的底板和两侧板围构形成,底板叠合在素砼垫层上,每一侧板的顶部内侧均具有牛腿;该预制盖板的两端叠合在对应侧板的牛腿上,预制盖板盖住U型槽的开口;该顶板通过二期浇筑混凝土形成,顶板覆盖住预制盖板和两侧板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低净空箱涵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素砼垫层、U型槽、预制盖板以及顶板;该U型槽的开口朝上,U型槽由一体成型连接的底板和两侧板围构形成,底板叠合在素砼垫层上,每一侧板的顶部内侧均具有牛腿;该预制盖板的两端叠合在对应侧板的牛腿上,预制盖板盖住U型槽的开口;该顶板通过二期浇筑混凝土形成,顶板覆盖住预制盖板和两侧板的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净空箱涵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内具有横向延伸的底板主筋、纵向延伸的第一分布钢筋以及连接上下两底板主筋之间的第一拉筋;每一侧板内均具有侧板钢筋和纵向延伸的第二分布钢筋,侧板钢筋与底板钢筋连接,且牛腿内具有连接侧板钢筋的牛腿钢筋,每一侧板的顶部均伸出有侧板钢筋,侧板钢筋和架立筋锚固在顶板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低净空箱涵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盖板内具有预制盖板钢筋和纵向延伸的第三分布钢筋,该预制盖板钢筋的两端伸出预制盖板并分别与两侧板钢筋和架立筋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筱淇曾小刚李达宏袁江林邓安泰李茂文曾天宝陈闯周细辉左志鹏游科华黄坤胡盛亮曹方亮童汉元樊天望金通刘幸黄帅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