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形梁钢护栏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279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波形梁钢护栏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多个立柱、多个波形护栏板、两个缆索和缓冲机构,波形护栏板设置有多个连接件,连接件设置于波形护栏板的凹槽内,连接件包括两个连接条和夹持板一,连接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夹持板一和波形护栏板,缆索设置有多个夹持板二,缆索被夹持于夹持板一和夹持板二之间,缓冲机构包括缓冲件一和连接板一,连接板一横截面呈等腰梯形且其呈大端开口结构,连接板一连接于缓冲件一的缓冲端,连接板一四角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二,位于波形护栏板端部的两个夹持板一分别连接于不同的连接板二,缆索连接于连接板一。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对车辆撞击产生的冲击力的吸收性能相对较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波形梁钢护栏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护栏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波形梁钢护栏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半刚性护栏是一种连续的梁柱结构。它是通过车辆与护栏间的摩擦、车辆与地面间的摩擦及车辆、土基和护栏本身产生一定量的弹、塑性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延长碰撞过程的作用时间来降低车辆速度,并迫使失控车辆改变行驶方向,回复到正常的行驶方向,从而确保乘员安全和减少车辆损坏,护栏大多采用高强度的钢板。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高强度的钢板与车辆的撞击往往会造成车辆的较大变形而对车辆和人员造成较大的伤害,在撞击角度较小,钢板的高弹性又会使撞击车辆向另一侧弹出,使撞击车辆与其后方行驶的车辆发生二次碰撞产生二次事故或产生连环碰撞。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8004983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柔性防护栏,其技术要点为:包括桩柱,桩柱与连接装置连接,至少三根以上的钢缆与剪切块固定连接并与连接装置配合实现定位,钢缆的拉伸强度大于连接装置易弯曲部分的弯曲强度,剪切块的剪切强度小于连接装置的易弯曲部分的弯曲强度,连接装置的弯曲强度小于桩柱的弯曲强度,具有金属编织网的柔性板与钢缆连接。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若发生碰撞,主要依靠钢缆的弹性伸缩对车辆撞击产生的冲击力做吸收,其吸收冲击力的性能相对较差,使得使用效果相对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的波形梁钢护栏及其施工方法,其吸收冲击力的性能相对较佳。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波形梁钢护栏,包括多个立柱、多个分别设置于相邻立柱之间的波形护栏板、两个竖向分布的缆索和缓冲机构,所述波形护栏板设置有多个连接其与缆索或缓冲机构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波形护栏板的凹槽内,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连接条和呈弧板状结构的夹持板一,所述连接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夹持板一和波形护栏板,两个所述连接条连接于夹持板一端部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连接条连接于波形护栏板端部之间的间距,所述缆索设置有多个分别连接于夹持板一的夹持板二,所述缆索被夹持于夹持板一和夹持板二之间,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连接于立柱的缓冲件一和连接板一,所述连接板一横截面呈等腰梯形且其呈大端开口结构,所述连接板一横截面等腰梯形小端连接于缓冲件一的缓冲端,所述连接板一四角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二,位于所述波形护栏板端部的两个夹持板一分别可拆卸连接于不同的连接板二,所述缆索连接于连接板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承受冲击时,波形护栏板本身具备一定的弹性塑性变形的能力,波形护栏板中部承受撞击之后,产生的冲击力先通过自身的形变做吸收,然后将冲击力通过多个连接件传递至连接板二和缆索,以通过缆索对波形护栏板的各部分做弹性的支撑,通过缆索的弹性伸缩做进一步的缓冲和吸能,并且两个连接条的长度方向相交且大端开口朝向道路一侧,能够通过连接条的形变进一步对冲击力做吸收,以使得冲击时,通过波形护栏板和缆索做支撑和主要的缓冲,在通过连接条和连接板一呈等腰梯形的结构做进一步的吸收和缓冲,最后再通过缓冲件一对多级缓冲和吸收之后的冲击力做进一步的缓冲,使得整体对冲击力的缓冲和吸收的效果相对更佳。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板一的大端开口边沿固定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下端分别朝向两个缆索延伸,所述连接杆的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呈正六边形结构的连接管,所述连接杆的轴向垂直于连接管的轴向,所述缆索位于相邻两个波形护栏板之间的部位呈环绕连接杆设置而缠绕于连接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缆索通过连接管和连接杆连接于连接板一,同时在缆索承受冲击力时,能够将冲击力部分转换为对连接管的束缚力,从而通过连接管的形变减小缆索产生的伸缩量,以延长缆索的使用寿命的同时优化对冲击力的吸收和缓冲作用,并且在使用时,能够通过连接杆限制连接板一的大端开口形变,优化连接板一承受冲击力的性能,增加使用时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管的外壁同样可拆卸连接有夹持板二,所述夹持板二呈弧板状结构,所述缆索缠绕于连接管的部位被夹持于夹持板二和连接管的外壁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于夹持板二能有效的限制使用时缆索相对连接管的位置。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板二和连接管上均开设有竖向延伸的长条形孔,所述夹持板一和夹持板二分别通过穿设于不同长条形孔的螺栓固定连接于连接板二和连接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能够通过使得用于连接的螺栓沿长条形孔竖向滑移,调节缆索和波形护栏板两端的连接位置,以优化安装效果,减小安装后缆索产生弯折角度过大的情况以及安装时波形护栏板两端无法安装的情况出现的概率。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缓冲件一包括两个相互插设的缓冲管一和设置于缓冲管一内的缓冲弹簧,两个所述缓冲管一相远离的端部呈封闭结构,两个缓冲管一相背离的一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连接板一和立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经过多级缓冲之后剩余的冲击力传递至缓冲件一处,会使得两个缓冲管一相向滑移并压缩缓冲弹簧,以进一步对经过多级缓冲之后的冲击力做吸收和缓冲,优化使用效果。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缓冲管一为正六边形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管一为正六边形结构,使得在使用时,能够限制两个缓冲管一之间发生相互转动的可能性,优化使用时的稳定性,并能够增强缓冲管一的强度。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环绕连接于所述立柱的缓冲管一设置有四个弹性缓冲件,所述弹性缓冲件的两伸缩端分别铰接于连接板二和缓冲管一的外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波形护栏板通过其两端的夹持板一连接于连接板二而连接于连接板一,使得在承受冲击时连接板二相对较为容易产生塑性变形,通过四个弹性缓冲件分别对连接板二做支撑,以使得连接板二承受的冲击力部分能够通过弹性缓冲件传递至连接于立柱,并能够通过弹性缓冲件的弹性伸缩做吸收和缓冲,优化使用时对冲击力的吸收和缓冲性能。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弹性缓冲件包括缓冲杆、缓冲管二和伸缩弹簧,所述缓冲杆插设于缓冲管二,所述伸缩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缓冲管二和缓冲杆,所述缓冲管二和缓冲杆相远离的两端分别铰接于连接板二和缓冲管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使得在使用时,能够通过伸缩弹簧的弹性收缩对连接板二承受的部分冲击力做吸收和缓冲,优化对车辆撞击产生的冲击力的吸收性能和缓冲性能,同时通过缓冲杆相对缓冲管二做轴向滑移而对伸缩弹簧的伸缩做导引,以优化使用效果。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缓冲管一穿设有与其中心轴线平行的限制螺栓,所述连接板一和立柱相远离的外壁被夹持于限制螺栓的螺头和螺母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通过转动限制螺栓的螺母调节两个缓冲管一的相对位置。从而能够改变波形护栏板和缆索相对立柱的安装距离,同时能够限制两个缓冲管一的轴向滑移,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波形梁钢护栏,包括多个立柱(1)、多个分别设置于相邻立柱(1)之间的波形护栏板(2)、两个竖向分布的缆索(3)和缓冲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护栏板(2)设置有多个连接其与缆索(3)或缓冲机构(4)的连接件(21),所述连接件(21)设置于波形护栏板(2)的凹槽内,所述连接件(21)包括两个连接条(211)和呈弧板状结构的夹持板一(212),所述连接条(21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夹持板一(212)和波形护栏板(2),两个所述连接条(211)连接于夹持板一(212)端部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连接条(211)连接于波形护栏板(2)端部之间的间距,所述缆索(3)设置有多个分别连接于夹持板一(212)的夹持板二(31),所述缆索(3)被夹持于夹持板一(212)和夹持板二(31)之间,所述缓冲机构(4)包括连接于立柱(1)的缓冲件一(41)和连接板一(42),所述连接板一(42)横截面呈等腰梯形且其呈大端开口结构,所述连接板一(42)横截面等腰梯形小端连接于缓冲件一(41)的缓冲端,所述连接板一(42)四角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二(421),位于所述波形护栏板(2)端部的两个夹持板一(212)分别可拆卸连接于不同的连接板二(421),所述缆索(3)连接于连接板一(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形梁钢护栏,包括多个立柱(1)、多个分别设置于相邻立柱(1)之间的波形护栏板(2)、两个竖向分布的缆索(3)和缓冲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护栏板(2)设置有多个连接其与缆索(3)或缓冲机构(4)的连接件(21),所述连接件(21)设置于波形护栏板(2)的凹槽内,所述连接件(21)包括两个连接条(211)和呈弧板状结构的夹持板一(212),所述连接条(21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夹持板一(212)和波形护栏板(2),两个所述连接条(211)连接于夹持板一(212)端部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连接条(211)连接于波形护栏板(2)端部之间的间距,所述缆索(3)设置有多个分别连接于夹持板一(212)的夹持板二(31),所述缆索(3)被夹持于夹持板一(212)和夹持板二(31)之间,所述缓冲机构(4)包括连接于立柱(1)的缓冲件一(41)和连接板一(42),所述连接板一(42)横截面呈等腰梯形且其呈大端开口结构,所述连接板一(42)横截面等腰梯形小端连接于缓冲件一(41)的缓冲端,所述连接板一(42)四角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二(421),位于所述波形护栏板(2)端部的两个夹持板一(212)分别可拆卸连接于不同的连接板二(421),所述缆索(3)连接于连接板一(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形梁钢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一(42)的大端开口边沿固定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连接杆(422),所述连接杆(422)的上下端分别朝向两个缆索(3)延伸,所述连接杆(422)的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呈正六边形结构的连接管(423),所述连接杆(422)的轴向垂直于连接管(423)的轴向,所述缆索(3)位于相邻两个波形护栏板(2)之间的部位呈环绕连接杆(422)设置而缠绕于连接管(4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形梁钢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423)的外壁同样可拆卸连接有夹持板二(31),所述夹持板二(31)呈弧板状结构,所述缆索(3)缠绕于连接管(423)的部位被夹持于夹持板二(31)和连接管(423)的外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波形梁钢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二(421)和连接管(423)上均开设有竖向延伸的长条形孔(213),所述夹持板一(212)和夹持板二(31)分别通过穿设于不同长条形孔(213)的螺栓固定连接于连接板二(421)和连接管(4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形梁钢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一(41)包括两个相互插设的缓冲管一(411)和设置于缓冲管一(411)内的缓冲弹簧(412),两个所述缓冲管一(411)相远离的端部呈封闭结构,两个缓冲管一(411)相背离的一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连接板一(42)和立柱(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波形梁钢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管一(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锋罗云勇黄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路桥建设集团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