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导热陶瓷管式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620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导热陶瓷管式反应器,属于功能陶瓷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管式反应器内部温度不均匀的问题,所述的高导热陶瓷管式反应器,包括设置在反应釜内部的反应管,所述反应管为碳化硅陶瓷盘管,盘管两端分别设有向上或下的盘管接头Ⅰ和向下或上的盘管接头Ⅱ,所述反应管由盘管首尾相接串联而成,两个相邻盘管的盘管接头Ⅰ和盘管接头Ⅱ通过连接头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对反应时间和温度敏感的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导热陶瓷管式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导热陶瓷管式反应器,属于功能陶瓷

技术介绍
釜式反应器由于投资小,适应范围广等特点,是现有技术中最常用的反应设备,釜式反应器中物料浓度和温度处处相等,但是物料在反应器内停留的时间有长有短,存在不同停留时间物料的混合,返混程度较大。管式反应器反应物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相同,并且具有比表面大,单位容积的传热面积大的特点,但是管式反应器的热交换介质随着热交换的进行温度变化较大,不能保证整个管式反应器内部反应液温度的一致,因此不适合对温度要求较严格的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高导热陶瓷管式反应器。所述的高导热陶瓷管式反应器,包括设置在反应釜内部的反应管,所述反应管为碳化硅陶瓷盘管,盘管两端分别设有向上或下的盘管接头Ⅰ和向下或上的盘管接头Ⅱ,所述反应管由盘管首尾相接串联而成,两个相邻盘管的盘管接头Ⅰ和盘管接头Ⅱ通过连接头可拆卸连接。碳化硅陶瓷材料具有高导热性,反应釜内热交换介质的热量能快速通过碳化硅陶瓷盘管传递给盘管内部的反应液,反应液的温度基本与反应釜内热交换介质的温度相同,本技术使用碳化硅陶瓷盘管,反应过程中能够迅速提高反应液温度,从而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率,尤其适用于对温度较敏感的反应。优选的,所述盘管接头Ⅰ上设有直头和外楔形,直头设于盘管接头Ⅰ的端部,外楔形紧挨直头;所述盘管接头Ⅱ与盘管接头Ⅰ结构相同。优选的,所述连接头为中空结构,连接头内壁上分别设有与直头配合的直头连接部和与外楔形配合的内楔形,连接头上还设有螺母,连接头外壁上设有与螺母配合的螺纹。优选的,所述外楔形上设有与螺母配合的螺纹。直头和直头连接部配合,外楔形和内楔形配合,大大提高了盘管之间的密封性。优选的,所述连接头内部还设有限位块。保证盘管接头Ⅰ和盘管接头Ⅱ插接到位,避免出现一接头插入尺寸大,一接头插入尺寸小的情况出现。优选的,所述直头连接部和直头处均设有磨砂。碳化硅材料本身带有一定的自润滑能力,磨砂增加接触面积,可以实现摩擦密封优选的,所述连接头内部还设有通过固定件固定的限流板。可以通过调节限流板调节盘管内反应液的流速,控制停留时间,同时限流板起到一定的搅拌作用。限流板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任意方式连接。优选的,所述反应釜内部设有通过电机连接的搅拌装置。搅拌装置保证反应釜内换热介质温度一致,避免出现温度不均匀现象,反应釜内换热介质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任意方式进行加热。优选的,所述反应釜内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有利于实时监控反应釜内换热介质的温度变化情况。优选的,所述连接头由碳化硅陶瓷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充分利用釜式反应器内部溶液温度一致的特点,结合碳化硅陶瓷材料的高导热性能,从而达到使盘管内部反应液温度和停留时间一致的目的,本技术反应管由碳化硅陶瓷盘管首尾相接串联而成,能够根据反应需要改变反应管的长度,从而调整反应液在反应管内的停留时间。碳化硅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因此本技术扩大了管式反应器的适用范围;盘管和连接头均由碳化硅陶瓷材料制成,具有极高的硬度和极强的耐磨性,直头和直头连接部处的磨砂部分带有一定的自润滑能力,可以实现摩擦密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盘管结构示意图;图3是盘管接头与连接头的配合关系示意图;图4是连接头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连接头结构示意图;图6是盘管接头Ⅰ或盘管接头Ⅱ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电机;2、物料入口;3、盘管;4、连接头;5、反应釜;6、搅拌装置;7、物料出口;8、介质出口;9、温度传感器;10、介质入口;11、盘管接头Ⅰ;12、盘管接头Ⅱ;13、外楔形;14、外螺纹;15、限位块;16、螺母;17、限流板;18、内楔形;19、固定件;20、直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所述的高导热陶瓷管式反应器,包括设置在反应釜5内部的反应管,所述反应管为碳化硅陶瓷盘管3,盘管3两端分别设有向上或下的盘管接头Ⅰ11和向下或上的盘管接头Ⅱ12,所述反应管由盘管3首尾相接串联而成,两个相邻盘管3的盘管接头Ⅰ11和盘管接头Ⅱ12通过连接头4可拆卸连接。实施例2所述的高导热陶瓷管式反应器,包括设置在反应釜5内部的反应管,所述反应管为碳化硅陶瓷盘管3,盘管3两端分别设有向上或下的盘管接头Ⅰ11和向下或上的盘管接头Ⅱ12,所述反应管由盘管3首尾相接串联而成,两个相邻盘管3的盘管接头Ⅰ11和盘管接头Ⅱ12通过连接头4可拆卸连接。所述盘管接头Ⅰ11上设有直头20和外楔形13,直头20设于盘管接头Ⅰ11的端部,外楔形13紧挨直头20;所述盘管接头Ⅱ12与盘管接头Ⅰ11结构相同。所述连接头4为中空结构,连接头4内壁上分别设有与直头20配合的直头连接部和与外楔形13配合的内楔形18,连接头4上还设有螺母16,连接头4外壁上设有与螺母16配合的螺纹。所述外楔形13上设有与螺母16配合的螺纹14。实施例3所述的高导热陶瓷管式反应器,包括设置在反应釜5内部的反应管,所述反应管为碳化硅陶瓷盘管3,盘管3两端分别设有向上或下的盘管接头Ⅰ11和向下或上的盘管接头Ⅱ12,所述反应管由盘管3首尾相接串联而成,两个相邻盘管3的盘管接头Ⅰ11和盘管接头Ⅱ12通过连接头4可拆卸连接。所述盘管接头Ⅰ11上设有直头20和外楔形13,直头20设于盘管接头Ⅰ11的端部,外楔形13紧挨直头20;所述盘管接头Ⅱ12与盘管接头Ⅰ11结构相同。所述连接头4为中空结构,连接头4内壁上分别设有与直头20配合的直头连接部和与外楔形13配合的内楔形18,连接头4上还设有螺母16,连接头4外壁上设有与螺母16配合的螺纹。所述外楔形13上设有与螺母16配合的螺纹14。所述连接头4还设有限位块15。所述直头连接部和直头20处均设有磨砂。所述连接头4内部还设有通过固定件19固定的限流板17。所述反应釜5内部设有通过电机1连接的搅拌装置6以及温度传感器9。本技术介质入口10用于向反应釜5内部加入热交换介质,介质出口8用于放出反应釜内部的热交换介质,反应管上还设有物料入口2和物料出口7。本技术所述反应管为碳化硅陶瓷材质的盘管3,充分利用碳化硅陶瓷的高导热性能,快速调节反应液温度。盘管3两端分别设有向上或下的盘管接头Ⅰ11和向下或上的盘管接头Ⅱ12,所述反应管由盘管3首尾相接串联而成,两个相邻盘管3的盘管接头Ⅰ11和盘管接头Ⅱ12通过连接头4可拆卸连接。此设计可以根据反应需要延长或者缩短反应管长度,从而控制反应液在反应管内的停留时间。所述盘管接头Ⅰ11上设有直头20和外楔形13,直头20设于盘管接头Ⅰ11的端部,外楔形13紧挨直头20;所述盘管接头Ⅱ12与盘管接头Ⅰ11结构相同。所述连接头4为中空结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导热陶瓷管式反应器,包括设置在反应釜(5)内部的反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管为碳化硅陶瓷盘管(3),盘管(3)两端分别设有向上或下的盘管接头Ⅰ(11)和向下或上的盘管接头Ⅱ(12),所述反应管由盘管(3)首尾相接串联而成,两个相邻盘管(3)的盘管接头Ⅰ(11)和盘管接头Ⅱ(12)通过连接头(4)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导热陶瓷管式反应器,包括设置在反应釜(5)内部的反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管为碳化硅陶瓷盘管(3),盘管(3)两端分别设有向上或下的盘管接头Ⅰ(11)和向下或上的盘管接头Ⅱ(12),所述反应管由盘管(3)首尾相接串联而成,两个相邻盘管(3)的盘管接头Ⅰ(11)和盘管接头Ⅱ(12)通过连接头(4)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导热陶瓷管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接头Ⅰ(11)上设有直头(20)和外楔形(13),直头(20)设于盘管接头Ⅰ(11)的端部,外楔形(13)紧挨直头(20);所述盘管接头Ⅱ(12)与盘管接头Ⅰ(11)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导热陶瓷管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4)为中空结构,连接头(4)内壁上分别设有与直头(20)配合的直头连接部和与外楔形(13)配合的内楔形(18),连接头(4)上还设有螺母(16),连接头(4)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怡飞刘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畅安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