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冷凝回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2615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冷凝回流装置,包括拱底N形管、平底U形管和冷凝筒;拱底N形管左管腿的下端连接在反应釜的顶部,拱底N形管右管腿的下端与平底U形管左管腿的上端连接,平底U形管右管腿的上端连接冷凝筒的下端入口,平底U形管的底部设置有集液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环保型冷凝回流装置设置了具有预冷却的平底U形管,提高了冷凝效率,而且倾斜安装的冷凝筒使冷凝后的液体可以自行冲刷冷凝管内壁的结晶固体,因而冷凝管不易堵塞,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型冷凝回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冷凝回流装置。
技术介绍
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当反应釜中有易挥发的液体反应物时,为了避免反应物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要在发生装置设计环保型冷凝回流装置,使该物质通过冷凝后由气态恢复为液态,从而回流并收集。现有技术的反应釜冷凝回流器,基本上是通过一根管道与反应釜相通,管道垂直安装,管道同时回流物料和通过物料蒸汽,尤其是当待冷凝的气体易结晶为固体时,结晶固体附着在管道内壁,管道易堵塞,冷凝效率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型冷凝回流装置,该环保型冷凝回流装置对挥发气体进行先预冷却,再冷凝,并且冷凝管不易堵塞。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一种环保型冷凝回流装置,包括拱底N形管、平底U形管和冷凝筒;拱底N形管左管腿的下端连接在反应釜的顶部,拱底N形管右管腿的下端与平底U形管左管腿的上端连接,平底U形管右管腿的上端连接冷凝筒的下端入口,平底U形管的底部设置有集液罐。进一步的,冷凝筒包含筒壳,筒壳的入口朝下,底朝上;筒壳内入口处设置有隔板,隔板与筒底之间形成冷却腔,冷却腔内设置有多根冷凝管,冷凝管贯穿隔板且与筒壳的入口相通;冷却腔的侧部设置有第一冷却水入口和第一冷却水出口,且第一冷却水出口的位置高于第一冷却水入口的位置。进一步的,冷凝筒倾斜安装,冷凝筒与水平的夹角为A,45°≤A<90°。进一步的,A=75°。进一步的,平底U形管的水平连接段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B,0°<B≤45°,且集液罐连接于平底U形管水平连接段较低的一端的底部。进一步的,B=15°。进一步的,平底U形管的水平连接段内设置有螺旋状的冷却管,平底U形管的水平连接段的两端设置有第二冷却水入口和第二冷却水出口;第二冷却水入口靠近冷凝筒,第二冷却水出口远离冷凝筒。进一步的,第二冷却水出口位置高于第二冷却水入口位置。本技术环保型冷凝回流装置设置了具有预冷却的平底U形管,提高了冷凝效率,而且倾斜安装的冷凝筒使冷凝后的液体可以自行冲刷冷凝管内的结晶固体,因而冷凝管不易堵塞,使用寿命更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环保型冷凝回流装置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环保型冷凝回流装置中冷凝筒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D处的向视图;图5本技术环保型冷凝回流装置平底U形管的局部剖视图。在以上图中:1拱底N形管;2平底U形管;201冷却管;202第二冷却水入口;203第二冷却水出口;3冷凝筒;301筒壳;302隔板;303冷凝管;304第一冷却水入口;305第一冷却水出口;4反应釜;5集液罐;A冷凝筒与水平的夹角;B平底U形管的水平连接段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参考图1和图2,一种环保型冷凝回流装置,包括拱底N形管1、平底U形管2和冷凝筒3;所述拱底N形管1左管腿的下端连接在反应釜4的顶部,所述拱底N形管1右管腿的下端与平底U形管2左管腿的上端连接,所述平底U形管2右管腿的上端连接所述冷凝筒3的下端,所述平底U形管2的底部设置有集液罐5。以上实施例中,在反应釜4的顶部设置环保型冷凝回流装置,可以有效冷凝回收挥发气体,避免挥发气体排入大气对环境造成污染。本实施例中,环保型冷凝回流装置包含拱底N形管1、平底U形管2和倾斜安装的冷凝筒3。挥发气体经拱底N形管1、平底U形管2进入冷凝筒3内冷凝回流至环保型冷凝回流装置的最低处,即平底U形管2的水平连接段,通过设置在平底U形管2的水平连接段底部的集液罐5收集。参考图3和图4,进一步地,所述冷凝筒3包含筒壳301,所述筒壳301的入口朝下,底朝上;所述筒壳301内入口处设置有隔板302,所述隔板302与所述筒底之间形成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内设置有多根冷凝管303,所述冷凝管303贯穿所述隔板302且与筒壳301的入口相通;所述冷却腔的侧部设置有第一冷却水入口304和第一冷却水出口305,且所述第一冷却水出口305的位置高于第一冷却水入口304的位置。以上实施例中,筒壳301内设置多根冷凝管303,由于冷凝筒3倾斜安装,挥发气体冷凝后变成液态,在重力作用下必将落至冷凝管303的内壁上,并将冷凝管303内壁结晶的固体冲刷,这种冷凝筒3倾斜安装的方式,使冷凝的液体自行冲刷附着在冷凝管303内壁的固体,因此冷凝管303不易堵塞。如果冷凝筒3垂直安装,冷凝管303中心处冷凝的液地将在重力作用下垂直落下,并不会对冷凝管303内壁起到冲刷作用,附着在冷凝管303内壁的结晶固体越来越多,冷凝管303内径越来越细,最终将完全堵塞冷凝管303,冷凝失效。参考图1和图2,所述冷凝筒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45°≤A<90°,优选的,A=75°。进一步地,所述平底U形管2的水平连接段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B,0°<B≤45°,且所述集液罐5连接于所述平底U形管2水平连接段较低的一端的底部,作为优选的,B=15°。以上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收集冷凝筒3与平底U形管2内的液体,在平底U形管2水平连接段较低的一端的底部设置集液罐5,集液罐5内液体聚集到一定程度返回到反应釜4内。参考图5,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环保型冷凝回流装置的冷凝效率,在平底U形管2的水平连接段内设置有螺旋状的冷却管201,所述平底U形管2的水平连接段的两端设置有第二冷却水入口202和第二冷却水出口203;所述第二冷却水入口202靠近冷凝筒3,所述第二冷却水出口203远离冷凝筒3。本实施例中,在挥发气体进入冷凝筒3之前,挥发气体通过平底U形管2时,由于在平底U形管2内壁设置了螺旋状冷却管201,挥发气体通过时进行预冷却,提高了冷凝的效率。进一步地,为了使冷却水在平底U形管内保持较长时间,所述第二冷却水出口203位置高于第二冷却水入口202位置。虽然,本说明书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型冷凝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拱底N形管(1)、平底U形管(2)和冷凝筒(3);所述拱底N形管(1)左管腿的下端连接在反应釜(4)的顶部,所述拱底N形管(1)右管腿的下端与平底U形管(2)左管腿的上端连接,所述平底U形管(2)右管腿的上端连接所述冷凝筒(3)的下端入口,所述平底U形管(2)的底部设置有集液罐(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冷凝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拱底N形管(1)、平底U形管(2)和冷凝筒(3);所述拱底N形管(1)左管腿的下端连接在反应釜(4)的顶部,所述拱底N形管(1)右管腿的下端与平底U形管(2)左管腿的上端连接,所述平底U形管(2)右管腿的上端连接所述冷凝筒(3)的下端入口,所述平底U形管(2)的底部设置有集液罐(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冷凝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筒(3)包含筒壳(301),所述筒壳(301)的入口朝下,底朝上;
所述筒壳(301)内入口处设置有隔板(302),所述隔板(302)与所述筒底之间形成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内设置有多根冷凝管(303),所述冷凝管(303)贯穿所述隔板(302)且与筒壳(301)的入口相通;
所述冷却腔的侧部设置有第一冷却水入口(304)和第一冷却水出口(305),且所述第一冷却水出口(305)的位置高于第一冷却水入口(304)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冷凝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筒(3)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睿智薛亚民王平刚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立高涂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