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丙烯酰胺生产的超滤膜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532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丙烯酰胺生产的超滤膜组进料环管,包括进料管、出料阀以及多个超滤膜组,多个所述超滤膜组串联,所述超滤膜组包括两个超滤膜,两个所述超滤膜之间闭合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与设于中间的超滤膜组底部的分布管相连;超滤膜组底部设有一圈进料环管,通过进料环管和分布管形成的“日”字形环管使得滤液流通均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巧妙地改善环管结构使得生产原料流通均匀且不易堵塞,实现高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丙烯酰胺生产的超滤膜组
本技术涉及工业化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丙烯酰胺生产的超滤膜组以及其进料环管。
技术介绍
丙烯酰胺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物质,是生产聚丙烯酰胺的原料。聚丙烯酰胺主要用于水的净化处理、纸浆的加工及管道的内涂层等。在发酵法生产丙烯酰胺工艺中,腈水合酶菌体催化水合反应结束后,滤液出料通过超滤膜组过滤,得到滤液,水合酶菌体则回到反应釜,进行下一批反应。一个超滤膜组一般由20支或40支超滤膜组成,出料过程容易造成超滤膜组被菌体和管道残留的细小聚合物堵塞,一旦膜组的进料管道出现堵塞,就会出现膜子进料不通畅,膜通量大幅下降、出料时间延长、影响电导率等参数,对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如何确保超滤膜组的进料管道保持畅通,膜组的各支膜能保持均匀进料,是超滤膜能否正常出料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丙烯酰胺生产的超滤膜组进料环管,以解决上述在丙烯酰胺生产过程中过滤膜组易阻塞,导致膜通量下降、出料时间延长,降低电导率对而生产造成影响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丙烯酰胺生产的超滤膜组,包括进料管、出料阀以及多个超滤膜组,多个所述超滤膜组串联,所述超滤膜组包括两个超滤膜,两个所述超滤膜之间闭合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与设于中间的超滤膜组相连;每个所述超滤膜包括四个连通口,分别是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第三连通口和第四连通口,第一连通口设于超滤膜的上端,第四连通口设于超滤膜的下端,第二连通口和第三连通口设于所述超滤膜的一侧;两个所述超滤膜上的第一连通口通过第一连通管相连接,两个所述超滤膜上第二连接口通过第二连通管相连接,两个所述超滤膜上的第三连通口通过第三连通管相连接;首端超滤膜组的两个所述超滤膜上的第四连通口通过第四连通管相连接,末端超滤膜组的两个所述超滤膜上的第四连通口通过第四连通管相连接;所述多个超滤膜组的两个超滤膜的第四连通口通过两根支管相连接,从而使得底部的支管与第四连通管形成一个闭合回路,滤液从进料管进入至中间的超滤膜组后能均匀地进入各个周边的环管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进料管通过一分布管与设于中间的超滤膜组相连,所述分布管两端与该超滤膜组的两个第四连通口相连且与所述支管相连通,分布管的设置能够将滤液均匀的分布到支管的两端,将其设置在设备中间的超滤膜组底部使得进料后料液更加地均匀。作为优选的方案,每个所述超滤膜组的第一连通管通过一回流管连通,且所述回流管末端设有一回流阀,回流管与回流阀设置于整个设备的顶部,由于在超滤膜工作过程中滤液可能从上部第一连通口溢出,回流管和回流阀的设置便于溢出的料液能够较快的回到反应釜(超滤膜)内部,进行继续反应或出料。作为优选的方案,每个所述超滤膜组的第二连通管通过一出料管相连通,且该出料管的一端设有出料阀,出料管与出料阀的设置便于超滤后的滤液从设备中统一出料,避免了由于多个出料口而导致滤液收集的不便。作为优选的方案,每个所述超滤膜组的第二连通管通过一反洗管连通,且所述反洗管末端设有一反洗阀。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进料管一侧还设有入水管以及正洗阀,所述入水管还与反洗阀相连通,通过正洗与反洗可以较好地将超滤膜中的生物酶洗出,从而保证超滤膜内部通畅,防止了内部阻塞。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多个超滤膜组的数量为10个或20个,即超滤膜的数量为20个或40个,控制超滤膜组的数量为10个或20个可以使原料进入环管后较快、较均匀的进入至个超滤膜中,超滤膜组的数量过多会导致进料变慢,均匀度变差,过少则影响生产效率。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进料管处还设置有与之对应的进料阀,能够更好的控制原料的进入。该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进料环管的巧妙设置,将进料管与设备底部中间位置的分布管相接,通过分布管再将料液均匀引流至两边的支管,料液从支管不断流向两端,从而最终进入至各个超滤膜中进行超滤处理,同时在超滤处理时进行反洗、正洗的操作不断地将超滤膜中的生物酶不断地洗出,阻止内部堵塞,保证了超滤膜内部的通畅;回流阀与回流管的设置能够有效地保证滤液在超滤膜中充分超滤;出料管与出料阀的设置使得滤液从一个出口出料,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设计简单,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相较于传统的超滤膜设备不易堵塞。出料时间短,各膜组均匀进料,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与商业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0支超滤膜);标注说明:1、超滤膜,1.1、第一连通口,1.2、第二连通口,1.3、第三连通口,1.4、第四连通口,2.1、第一连通管,2.2、第二连通管,2.3、第三连通管,2.4、第四连通管;3.1、反洗阀,3.2、进料阀,3.3、正洗阀,3.4、回流阀,3.5、出料阀;4.1、回流管,4.2、出料管,4.3、反洗管,4.4、支管,5、入水管,6、进料管,7、分布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以下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所描述的步骤也不是用以限制其执行顺序。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现有公知常识对本技术做显而易见的改进,亦落入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的实用20支超滤膜1即10支超滤膜组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包括进料管6、环管与多个超滤膜组,环管将多个超滤膜组连通,一个超滤膜组包括左右两个超滤膜1,多个超滤膜组在某些实例中可设置为两列并排的结构,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变更超滤膜组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多个超滤膜组采用单排式结构,即最终多个超滤膜1组成一个矩形。一个超滤膜1上设有四个开口,设于顶部的为第一连通口1.1,设于底部的为第四连通口1.4,第二连通口1.2和第三连通口1.3分别设于超滤膜1侧面靠上和靠下的位置;纵列的超滤膜1底部的第四连通口1.4通过支管4.4相连,首端的超滤膜组的两个超滤膜1第四连通口1.4通过第四连通管2.4连通,末端的超滤膜组的两个超滤膜1第四连通口1.4通过第四连通管2.4连通,从而使多个超滤膜组底部的支管4.4与第四连通管2.4形成一个矩形支管4.4回路;进料管6的一端设置有进料阀3.2。进料管6与设于中间的超滤膜组相连通(一般来说,本技术的超滤膜组数量为20个或10个,即进料管6设于第10个或第11个超滤膜组底部以及第5或第6个超滤膜组底部,以此类推,若超滤膜组的数量为奇数个则直接与中间的连通),且中间的超滤膜组与首端、末端的超滤膜组相似,左右两个超滤膜1的第四连通口1.4通过一分布管7相连通,进料管6与该分布管7连通从而与该超滤膜组相连通,分布管7、支管4.4与第四连通管2.4相互连通从而在本实施例中形成接近“日”字形的回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调整多个超滤膜组中每个超滤膜组的位置以满足不同的需要;进料管6的一侧设置有入水管5,该入水管5通过一正洗阀3.3与进料管6相连通。多个超滤膜组的第二连通口1.2、第三连通口1.3分别通过第二连通管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丙烯酰胺生产的超滤膜组,包括进料管、出料阀以及多个超滤膜组,多个所述超滤膜组串联,所述超滤膜组包括两个超滤膜,两个所述超滤膜之间闭合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与设于中间的超滤膜组相连;/n每个所述超滤膜包括四个连通口,分别是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第三连通口和第四连通口,第一连通口设于超滤膜的上端,第四连通口设于超滤膜的下端,第二连通口和第三连通口设于所述超滤膜的一侧;两个所述超滤膜上的第一连通口通过第一连通管相连接,两个所述超滤膜上第二连接口通过第二连通管相连接,两个所述超滤膜上的第三连通口通过第三连通管相连接;首端超滤膜组的两个所述超滤膜上的第四连通口通过第四连通管相连接,末端超滤膜组的两个所述超滤膜上的第四连通口通过第四连通管相连接;所述多个超滤膜组的两个超滤膜的第四连通口通过两根支管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丙烯酰胺生产的超滤膜组,包括进料管、出料阀以及多个超滤膜组,多个所述超滤膜组串联,所述超滤膜组包括两个超滤膜,两个所述超滤膜之间闭合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与设于中间的超滤膜组相连;
每个所述超滤膜包括四个连通口,分别是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第三连通口和第四连通口,第一连通口设于超滤膜的上端,第四连通口设于超滤膜的下端,第二连通口和第三连通口设于所述超滤膜的一侧;两个所述超滤膜上的第一连通口通过第一连通管相连接,两个所述超滤膜上第二连接口通过第二连通管相连接,两个所述超滤膜上的第三连通口通过第三连通管相连接;首端超滤膜组的两个所述超滤膜上的第四连通口通过第四连通管相连接,末端超滤膜组的两个所述超滤膜上的第四连通口通过第四连通管相连接;所述多个超滤膜组的两个超滤膜的第四连通口通过两根支管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丙烯酰胺生产的超滤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通过一分布管与设于中间的超滤膜组相连,所述分布管两端与该超滤膜组的两个第四连通口相连且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虎寅庄贤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鑫甬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