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车前纵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结构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车前纵梁。
技术介绍
汽车安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前纵梁位于汽车前部,是汽车正面碰撞安全设计的关键敏感部件,前纵梁在所有车身部件中吸收的能量占比在50%以上,因此前纵梁的吸能能力和变形模式决定了碰撞中传力路径和驾驶舱侵入量的大小。在对车辆进行保养维修时,前纵梁不便于拆除,对车辆维修造成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能源车前纵梁。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车前纵梁,具备方便固定,便于拆装等优点,解决了前纵梁不便于拆装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前纵梁便于拆装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车前纵梁,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横截面为“U”形的板,所述主体的前壁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为剖面为“U”形的板,所述连接杆的右侧壁面开设有两组固定孔,两组所述固定孔均为圆形的孔,两组所述固定孔前后相互对应,两组所述固定孔的内部均设置有固定螺丝,两组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车前纵梁,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前壁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的右侧壁面开设有两组固定孔(3),两组所述固定孔(3)的内部均设置有固定螺丝(4),所述主体(1)的前壁面开设有两组连接孔(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后侧壁面右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的上下两侧壁面均固定安装有活动柱(7),所述主体(1)后方设置有闭合块(8),所述闭合块(8)上开设有连接槽(9),所述连接槽(9)的内部上下两侧壁面均开设有活动槽(10),所述闭合块(8)的前壁面处开设有加固槽(11),所述加固槽(11)的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有加固弹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车前纵梁,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前壁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的右侧壁面开设有两组固定孔(3),两组所述固定孔(3)的内部均设置有固定螺丝(4),所述主体(1)的前壁面开设有两组连接孔(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后侧壁面右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的上下两侧壁面均固定安装有活动柱(7),所述主体(1)后方设置有闭合块(8),所述闭合块(8)上开设有连接槽(9),所述连接槽(9)的内部上下两侧壁面均开设有活动槽(10),所述闭合块(8)的前壁面处开设有加固槽(11),所述加固槽(11)的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有加固弹簧(12),闭合块(8)的前方设置有加固板(13),所述闭合块(8)上开设有螺纹槽(14),两组所述连接孔(5)的内部均设置有连接螺丝(15);
所述连接杆(2)的前壁面固定连接有卡接块(16),所述卡接块(16)的内部上下壁面均开设有卡接槽(17),所述卡接槽(17)内部水平端前后两侧壁面后端均开设有限位槽(18),所述卡接块(16)的前方设置有延伸板(19),所述延伸板(19)的后壁面固定连接有延伸块(20),所述延伸板(19)的上下两侧壁面均固定安装有联动块(21),两组所述延伸块(20)的水平端后端左右两侧壁面均开设有联动槽(22),两组所述联动槽(22)的内部底面均固定安装有联动弹簧(23),两组所述联动弹簧(23)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阻挡块(24);
所述延伸板(19)的前壁面固定连接有复合板(25),所述复合板(25)的上下壁面均开设有互动孔(26),所述复合板(25)的前方设置有功能板(27),所述功能板(27)的内部上下壁面均固定安装有互动块(28);
所述功能板(27)的上下两侧壁面均开设有限位孔(29),两组所述限位孔(29)的内部均设置有限位螺丝(30),所述功能板(27)的前壁面开设有缓冲槽(31),所述缓冲槽(31)的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32),所述功能板(27)的前方设置有缓冲板(33),所述缓冲板(33)为矩形的板。
2.根据权利要求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