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密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199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密注塑模具,包括第一冷却件和第二冷却件,第一冷却件和第二冷却件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冷却槽和第二冷却槽,第一冷却件和第二冷却件的槽口外圈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回形卡槽和回形卡件,第一冷却槽和第二冷却槽的侧壁分别固定设有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冷却件和第二冷却件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冷却槽和第二冷却槽,第一冷却件的底端嵌入有冷却液进管,冷却液进管与第一冷却槽相互连通,第二冷却件的顶端嵌入有冷却液出管,冷却液出管与第二冷却槽相互连通,使得该模具能够对注塑之后的模具进行冷却,加速模具内模型的凝固成型,且能耗较小,符合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观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密注塑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高精密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目前现有的高精度模具在注塑之后需要等待模具内部的模型自然冷却凝固成型,等待模型自然成型往往耗时长久,影响生产进度,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虽然在一些生产工厂具有大型强冷室用于加速模具内模型的冷却凝固,但是大型强冷室往往能耗较高,造成较大的能源浪费;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高精密注塑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密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密注塑模具,包括第一冷却件和第二冷却件,所述第一冷却件和第二冷却件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冷却槽和第二冷却槽,所述第一冷却件和第二冷却件的槽口外圈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回形卡槽和回形卡件,所述第一冷却槽和第二冷却槽的侧壁分别固定设有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一冷却件的一侧开设有贯穿第一冷却件侧壁的注塑通孔;所述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之间设有紧密贴合的下模板和上模板,紧密贴合的所述下模板和上模板之间开设有内腔,所述第一限位环与下模板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二限位环与上模板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冷却件的底端嵌入有冷却液进管,所述冷却液进管与第一冷却槽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冷却件的顶端嵌入有冷却液出管,所述冷却液出管与第二冷却槽相互连通。优选的,所述内腔一侧侧壁位于上模板的一端开设有注塑通道,所述注塑通道与注塑通孔同轴心相互连通。优选的,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的四角处均贯穿定位管件,所述定位管件为中空的金属管件。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件与第二冷却件通过设有的回形卡槽和回形卡件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定位管件的外侧套接有限位套环,且限位套环的细段嵌入在上模板顶面。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冷却件和第二冷却件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冷却槽和第二冷却槽,第一冷却件的底端嵌入有冷却液进管,冷却液进管与第一冷却槽相互连通,第二冷却件的顶端嵌入有冷却液出管,冷却液出管与第二冷却槽相互连通,使得该模具能够对注塑之后的模具进行冷却,加速模具内模型的凝固成型,且能耗较小,符合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观点;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二限位环与上模板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通过设有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使得第一冷却槽和第二冷却槽的槽口密封效果良好,从而避免冷却液外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拆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位置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B处位置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冷却件;11、第一冷却槽;12、回形卡槽;13、第一限位环;2、第二冷却件;21、第二冷却槽;22、回形卡件;23、第二限位环;24、注塑通孔;3、第一密封件;4、第二密封件;5、下模板;6、上模板;61、内腔;62、注塑通道;63、定位管件;7、冷却液进管;8、冷却液出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高精密注塑模具,包括第一冷却件1和第二冷却件2,第一冷却件1和第二冷却件2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冷却槽11和第二冷却槽21,第一冷却件1和第二冷却件2的槽口外圈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回形卡槽12和回形卡件22,第一冷却槽11和第二冷却槽21的侧壁分别固定设有第一限位环13和第二限位环23,第一冷却件1的一侧开设有贯穿第一冷却件1侧壁的注塑通孔24,第一冷却件1与第二冷却件2通过设有回形卡槽12和回形卡件22拼接组装,第一冷却件1和第二冷却件2之间还可以通过设置螺孔,利用螺杆贯穿螺孔相互连接;第一限位环13和第二限位环23之间设有紧密贴合的下模板5和上模板6,紧密贴合的下模板5和上模板6之间开设有内腔61,第一限位环13与下模板5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3,第二限位环23与上模板6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4,通过设有第一密封件3和第二密封件4,使得第一冷却槽11和第二冷却槽21的槽口密封效果良好,从而避免冷却液外溢;第一冷却件1的底端嵌入有冷却液进管7,冷却液进管7与第一冷却槽11相互连通,第二冷却件2的顶端嵌入有冷却液出管8,冷却液出管8与第二冷却槽21相互连通,当模具需要冷却凝固成型时,冷却液进管7对第一冷却槽11输送冷却液,第一冷却槽11中的冷却液通过在上模板6和下模板5四角处贯穿设有的定位管件63进入到第二冷却槽21的内部,第二冷却槽21内部的冷却液通过在第二冷却件2顶端嵌入有的冷却液出管8排出,可对排出的冷却液进行收集,循环利用,使得该模具能够对注塑之后的模具进行冷却,加速模具内模型的凝固成型,且能耗较小,符合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观点。内腔61一侧侧壁位于上模板6的一端开设有注塑通道62,注塑通道62与注塑通孔24同轴心相互连通,通过注塑通道62和注塑通孔24进行模具注塑。上模板6和下模板5的四角处均贯穿定位管件63,定位管件63为中空的金属管件,第一冷却槽11和第二冷却槽21通过在上模板6和下模板5四角处贯穿设有的定位管件63相互连通。第一冷却件1与第二冷却件2通过设有的回形卡槽12和回形卡件22可拆卸连接,方便该装置的拆卸和安装。定位管件63的外侧套接有限位套环,且限位套环的细段嵌入在上模板6顶面,使得定位管件63固定在上模板6的顶面。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第一冷却件1与第二冷却件2通过设有回形卡槽12和回形卡件22拼接组装,第一冷却件1和第二冷却件2之间还可以通过设置螺孔,利用螺杆贯穿螺孔相互连接,通过设有第一密封件3和第二密封件4,使得第一冷却槽11和第二冷却槽21的槽口密封效果良好,从而避免冷却液外溢,当模具需要冷却凝固成型时,冷却液进管7对第一冷却槽11输送冷却液,第一冷却槽11中的冷却液通过在上模板6和下模板5四角处贯穿设有的定位管件63进入到第二冷却槽21的内部,第二冷却槽21内部的冷却液通过在第二冷却件2顶端嵌入有的冷却液出管8排出,可对排出的冷却液进行收集,循环利用,使得该模具能够对注塑之后的模具进行冷却,加速模具内模型的凝固成型,且能耗较小,符合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观点;内腔61一侧侧壁位于上模板6的一端开设有注塑通道62,注塑通道62与注塑通孔24同轴心相互连通,通过注塑通道62和注塑通孔24进行模具注塑;上模板6和下模板5的四角处均贯穿定位管件6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密注塑模具,包括第一冷却件(1)和第二冷却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件(1)和第二冷却件(2)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冷却槽(11)和第二冷却槽(21),所述第一冷却件(1)和第二冷却件(2)的槽口外圈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回形卡槽(12)和回形卡件(22),所述第一冷却槽(11)和第二冷却槽(21)的侧壁分别固定设有第一限位环(13)和第二限位环(23),所述第一冷却件(1)的一侧开设有贯穿第一冷却件(1)侧壁的注塑通孔(24);/n所述第一限位环(13)和第二限位环(23)之间设有紧密贴合的下模板(5)和上模板(6),紧密贴合的所述下模板(5)和上模板(6)之间开设有内腔(61),所述第一限位环(13)与下模板(5)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3),所述第二限位环(23)与上模板(6)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4);/n所述第一冷却件(1)的底端嵌入有冷却液进管(7),所述冷却液进管(7)与第一冷却槽(11)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冷却件(2)的顶端嵌入有冷却液出管(8),所述冷却液出管(8)与第二冷却槽(21)相互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密注塑模具,包括第一冷却件(1)和第二冷却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件(1)和第二冷却件(2)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冷却槽(11)和第二冷却槽(21),所述第一冷却件(1)和第二冷却件(2)的槽口外圈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回形卡槽(12)和回形卡件(22),所述第一冷却槽(11)和第二冷却槽(21)的侧壁分别固定设有第一限位环(13)和第二限位环(23),所述第一冷却件(1)的一侧开设有贯穿第一冷却件(1)侧壁的注塑通孔(24);
所述第一限位环(13)和第二限位环(23)之间设有紧密贴合的下模板(5)和上模板(6),紧密贴合的所述下模板(5)和上模板(6)之间开设有内腔(61),所述第一限位环(13)与下模板(5)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3),所述第二限位环(23)与上模板(6)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4);
所述第一冷却件(1)的底端嵌入有冷却液进管(7),所述冷却液进管(7)与第一冷却槽(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王元军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新意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