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联体使用的术后康复护理的诊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1789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联体使用的术后康复护理的诊疗装置,包括底座、座椅以及与医院数据库连接的查询器,座椅安装于底座上,查询器安装于座椅上,底座上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圆周上开设有行星齿,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一齿轮,安装架上安装有减速器,减速器连接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连接有控制器,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与行星齿啮合,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二齿轮上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上交接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铰接于底座上,第三连杆端部铰接有承托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其结构缺陷导致患者难以使用,甚至对患者造成伤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联体使用的术后康复护理的诊疗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医联体使用的术后康复护理的诊疗装置。
技术介绍
医联体是指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使多个医疗机构均可调取患者的情况,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目前,由于患者经过手术的治疗之后,后期仍需要注意日常护理,患者可根据自身需求到医疗联合体内的医疗机构进行护理治疗。其中,针对于腿部受伤的患者的护理时,由于腿脚不便,一般需要先卧床休养,避免二次伤害,在卧床休养期间,一般需要由医护人员或家属对腿部进行适度的弯曲康复训练,此种方式一般耗时受力,为医护人员带来不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申请号为CN202010235474.X的专利一种适用于骨关节外科的术后护理的辅助装置,具有自动对腿部进行弯曲训练且可进行调节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腿部康复训练耗时耗力的问题,由于其支撑板围绕支撑架顶端转动、且支撑板固定于患者腿部,在活动时患者腿部需要围绕支撑架顶端摆动,而患者腿部在跟随支撑板移时,支撑板的摆动会对患者的大腿部造成严重拉伸,导致患者难以使用,甚至对患者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联体使用的术后康复护理的诊疗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其结构缺陷导致患者难以使用,甚至对患者造成伤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医联体使用的术后康复护理的诊疗装置,包括底座、座椅以及与医院数据库连接的查询器,所述座椅安装于底座上,所述查询器安装于座椅上,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圆周上开设有行星齿,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减速器,所述第一齿轮与减速器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减速器连接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与行星齿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二齿轮上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上交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铰接于底座上,所述第三连杆端部铰接有承托架,所述承托架包括承托板,所述承托板上设有铰接座,所述第三连杆与铰接座铰接,所述承托板上安装有多组相对设置按摩架,所述按摩架上安装有第一按摩轮。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做了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按摩架为呈弧形结构的弹簧钢片,所述按摩架上设有多个滚轮架,相邻两个滚轮架上均安装有第一按摩轮。按摩架为呈弧形结构的弹簧钢片,可使按摩架能较好的与患者腿部贴合,同时按摩架具备一定的形变能力,可满足不同患者使用。进一步,所述第一按摩轮的表面包覆有柔性橡胶层。通过设置柔性橡胶层提高第一按摩轮表面的柔软度,有利于提高舒适性。进一步,所述滚轮架的两端均设有圆角。可使滚轮架的棱角圆滑,避免滚轮架划伤患者,安全性更高。进一步,所述承托板上安装有T形架,所述T形架位于相对设置的按摩架之间。通过T形架可对患者腿部进行支撑,避免按摩架在向两侧扩张时患者腿部卡入相对设置的按摩架之间。进一步,所述T形架上开设有滚轮槽,所述滚轮槽内安装有第二按摩轮。通过第二按摩轮与患者腿部接触,减小T形架与患者腿部之间的摩擦阻力,同时可以患者腿部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进一步,所述底座上安装有气动升降杆,所述座椅安装于气动升降杆的顶端。通过气动升降杆可调节座椅的高度,以便于不同患者使用。进一步,所述底座上安装有护罩,所述控制器安装于护罩上。通过护罩将减速器、步进电机和安装架进行隔离,避免对使用者造成损伤。进一步,所述座椅上安装有支撑杆。通过支撑板提高座椅的稳定性,避免座椅倾倒。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承托架托住患者腿部,步进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时,第二齿轮绕第一齿轮转动,通过第二连杆带动第三连杆摇摆,第三连杆带动承托架移动时带动患者腿部活动,同时承托架沿患者腿部滑动对患者腿部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患者康复,同时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患者腿部可自然摆动,可避免对的患者造成伤害。2、通过与医院数据库连接查询器可查询患者的信息,以便于医护人员更好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恢复情况,从而可更好的对患者的康复训练进行指导。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医联体使用的术后康复护理的诊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医联体使用的术后康复护理的诊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医联体使用的术后康复护理的诊疗装置去除护罩后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医联体使用的术后康复护理的诊疗装置去除护罩后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承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按摩架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底座1、气动升降杆11、护罩12、控制器13、座椅2、支撑杆21、查询器22、安装槽31、第一齿轮32、第二齿轮33、第一连杆34、第二连杆35、第三连杆36、减速器37、步进电机38、承托架4、承托板41、铰接座42、按摩架43、滚轮架431、第一按摩轮432、圆角433、T形架44、滚轮槽441、第二按摩轮44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6所示,一种医联体使用的术后康复护理的诊疗装置,包括底座1、座椅2以及与医院数据库连接的查询器22,通过与医院数据库连接查询器22可查询患者的信息,以便于医护人员更好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恢复情况,从而可更好的对患者的康复训练进行指导,座椅2安装于底座1上,查询器22安装于座椅2上,底座1上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上开设有安装槽31,安装槽31的内壁圆周上开设有行星齿,安装槽31内安装有第一齿轮32,安装架上安装有减速器37,第一齿轮32与减速器37的输出轴连接,减速器37连接有步进电机38,步进电机38连接有控制器13,安装槽31内安装有第二齿轮33,第二齿轮33分别与第一齿轮32与行星齿啮合,第一齿轮32与第二齿轮33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杆34,第二齿轮33上铰接有第二连杆35,第二连杆35上交接有第三连杆36,第三连杆36铰接于底座1上,第三连杆36端部铰接有承托架4,承托架4包括承托板41,承托板41上设有铰接座42,第三连杆36与铰接座42铰接,承托板41上安装有多组相对设置的按摩架43,按摩架43上安装有第一按摩轮432。具体地,按摩架43为呈弧形结构的弹簧钢片,按摩架43上设有多个滚轮架431,相邻两个滚轮架431上均安装有第一按摩轮432,按摩架43为呈弧形结构的弹簧钢片,可使按摩架43能较好的与患者腿部贴合,同时按摩架43具备一定的形变能力,以满足不同患者使用。具体地,第一按摩轮432的表面包覆有柔性橡胶层,通过设置柔性橡胶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联体使用的术后康复护理的诊疗装置,包括底座(1)、座椅(2)以及与医院数据库连接的查询器(22),所述座椅(2)安装于底座(1)上,所述查询器(22)安装于座椅(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开设有安装槽(31),所述安装槽(31)的圆周上开设有行星齿,所述安装槽(31)内安装有第一齿轮(32),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减速器(37),所述第一齿轮(32)与减速器(37)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减速器(37)连接有步进电机(38),所述步进电机(38)连接有控制器(13),所述安装槽(31)内安装有第二齿轮(33),所述第二齿轮(33)分别与第一齿轮(32)与行星齿啮合,所述第一齿轮(32)与第二齿轮(33)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杆(34),所述第二齿轮(33)上铰接有第二连杆(35),所述第二连杆(35)上交接有第三连杆(36),所述第三连杆(36)铰接于底座(1)上,所述第三连杆(36)端部铰接有承托架(4),所述承托架(4)包括承托板(41),所述承托板(41)上设有铰接座(42),所述第三连杆(36)与铰接座(42)铰接,所述承托板(41)上安装有多组相对设置按摩架(43),所述按摩架(43)上安装有第一按摩轮(4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联体使用的术后康复护理的诊疗装置,包括底座(1)、座椅(2)以及与医院数据库连接的查询器(22),所述座椅(2)安装于底座(1)上,所述查询器(22)安装于座椅(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开设有安装槽(31),所述安装槽(31)的圆周上开设有行星齿,所述安装槽(31)内安装有第一齿轮(32),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减速器(37),所述第一齿轮(32)与减速器(37)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减速器(37)连接有步进电机(38),所述步进电机(38)连接有控制器(13),所述安装槽(31)内安装有第二齿轮(33),所述第二齿轮(33)分别与第一齿轮(32)与行星齿啮合,所述第一齿轮(32)与第二齿轮(33)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杆(34),所述第二齿轮(33)上铰接有第二连杆(35),所述第二连杆(35)上交接有第三连杆(36),所述第三连杆(36)铰接于底座(1)上,所述第三连杆(36)端部铰接有承托架(4),所述承托架(4)包括承托板(41),所述承托板(41)上设有铰接座(42),所述第三连杆(36)与铰接座(42)铰接,所述承托板(41)上安装有多组相对设置按摩架(43),所述按摩架(43)上安装有第一按摩轮(4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医联体使用的术后康复护理的诊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架(43)为呈弧形结构的弹簧钢片,所述按摩架(43)上设有多个滚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学银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