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罩极电机的自动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457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52
一种罩极电机的自动生产设备,包括第一机体、第二机体和储料台,第一机体的上部设有分度盘,分度盘的外圆上设有若干个工装,分度盘的周侧逆时针依次设有上料机械手、定子正反面检测装置、下支架机械手、第一铆钉机械手、第二铆钉机械手、铆钉压实装置和分拣装置,上料机械手与储料台之间设有上料轨道,第二机体的上部设有两个转子移载装配装置和上支架移载装配装置,分拣装置与各转子移载装配装置之间设有传输轨道,第二机体的一侧设有转子上料装置,转子上料装置与各转子移载装配装置之间设有转子传输轨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罩极电机的自动生产设备可实现全自动化生产,降低人工成本,大大提高罩极电机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罩极电机的自动生产设备
本技术涉及罩极电机
,特别涉及一种罩极电机的自动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7559803U于2018年6月29日公开了一种简化罩极电机定子制造中设置短路环的U型设备。本技术中,该设备包括:短路环插入装置、短路环折弯装置、矽钢片翻转装置和焊接装置,输送矽钢片的第一输送线、与第一输送线相连的第二输送线、与第二输送线相连的第三输送线、将翻转过的矽钢片输送入焊接装置的第四输送线、输送电机;机架、设置在机架上且承托部分第一输送线的第一轨道、与第一轨道相连且承托第二输送线的第二轨道、与第二轨道相连且承托部分第三输送线的头端的第三轨道、用于承托第四输送线的第四轨道、设置在机架上的折返装置。此罩极电机的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比较低,需要大量的生产人员进行操作,导致人工成本比较高,而且此设备的生产效率也不高,生产出来的罩极电机成品质量一般。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人工成本低的罩极电机的自动生产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罩极电机的自动生产设备,包括第一机体、第二机体和储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体的上部设有分度盘,分度盘的外圆上设置有若干个工装,分度盘的周侧对应各工装逆时针依次设置有上料机械手、定子正反面检测装置、下支架机械手、第一铆钉机械手、第二铆钉机械手、铆钉压实装置和分拣装置,上料机械手与储料台之间设有上料轨道,第二机体的上部设置有两个转子移载装配装置和上支架移载装配装置,分拣装置与各转子移载装配装置之间设有传输轨道,第二机体的一侧设有转子上料装置,转子上料装置与各转子移载装配装置之间设有转子传输轨道,上支架移载装配装置的一侧设有出料轨道;下支架机械手的一侧设有下支架传输装置,第一铆钉机械手的一侧设有第一铆钉传输装置,第二铆钉机械手的一侧设有第二铆钉传输装置,上支架移载装配装置的一侧设有上支架传输装置。所述分拣装置包括翻转机构和一分二通道机构,翻转机构连接在一分二通道机构的中间,一分二通道机构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传输轨道连接,翻转机构上设置有分拣翻转机械手。所述转子移载装配装置包括第一轴承校正机构和转子安装机械手,第一轴承校正机构上设有压平机械手,上支架移载装配装置包括第二轴承校正机构、上支架安装机械手和转子轴定位夹具,第二轴承校正机构上设有压平机械手。所述下支架传输装置包括下支架震动上料盘和下支架传输导轨,下支架传输导轨的一端对接在下支架震动上料盘的顶部缺口处,下支架机械手设置在下支架传输导轨的另一端;上支架传输装置包括上支架震动上料盘和上支架传输导轨,上支架传输导轨的一端对接在上支架震动上料盘的顶部缺口处,上支架安装机械手设置在上支架传输导轨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铆钉传输装置包括第一铆钉震动上料盘和第一铆钉传输导轨,第一铆钉传输导轨的一端对接在第一铆钉震动上料盘的顶部缺口处,第一铆钉机械手设置在第一铆钉传输导轨的另一端;第二铆钉传输装置包括第二铆钉震动上料盘和第二铆钉传输导轨,第二铆钉传输导轨的一端对接在第二铆钉震动上料盘的顶部缺口处,第二铆钉机械手设置在第二铆钉传输导轨的另一端。所述上料轨道包括定子批量轨道和定子单排轨道,定子批量轨道设置在储料台上,定子单排轨道设置在储料台和第一机体之间,上料机械手设置在定子单排轨道的一端。所述第一机体的上部设有控制第一机体工作的第一控制显示屏,第二机体的上部设有控制第二机体工作的第二控制显示屏。所述转子传输轨道包括上转子传输轨道和下转子传输轨道,上转子传输轨道位于下转子传输轨道的正上方,下转子传输轨道与转子上料装置连接。本技术的罩极电机的自动生产设备通过分度盘、各机械手、各生产装置和各传输装置的配合,实现罩极电机的全自动化生产,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自动生产设备的结构简单,降低了设备的成本,分度盘的设置便于工装的传输,分拣装置是对应分度盘而设置,由于装有分度盘的第一机体的生产效率是第二机体的两倍,故第二机体上设置两个转子移载装配装置和上支架移载装配装置,通过分拣装置将半成品按数量平均分到各传输轨道上,然后由各转子移载装配装置和上支架移载装配装置同时工作,使得第二机体的生产效率与第一机体的生产效率相同,这样可大大提高整个生产设备的生产效率,定子正反面检测装置可以实时检测罩极电机的定子是否合格,并及时将废品筛选出来,防止罩极电机成品中出现废品,提高罩极电机成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自动生产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自动生产设备另一方位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自动生产设备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转子移载装配装置、上支架移载装配装置和上支架传输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自动生产设备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罩极电机的轴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6,本罩极电机的自动生产设备,包括第一机体A、第二机体B和储料台C,第一机体A的上部设有分度盘9,分度盘9的外圆上设置有若干个工装25,分度盘9的周侧对应各工装25逆时针依次设置有上料机械手26、定子正反面检测装置27、下支架机械手22、第一铆钉机械手21、第二铆钉机械手20、铆钉压实装置19和分拣装置J,上料机械手26与储料台C之间设有上料轨道,第二机体B的上部设置有两个转子移载装配装置D和上支架移载装配装置E,分拣装置J与各转子移载装配装置D之间设有传输轨道3,第二机体B的一侧设有转子上料装置K,转子上料装置K与各转子移载装配装置D之间设有转子传输轨道6,上支架移载装配装置E的一侧设有出料轨道7;下支架机械手22的一侧设有下支架传输装置I,第一铆钉机械手21的一侧设有第一铆钉传输装置H,第二铆钉机械手20的一侧设有第二铆钉传输装置G,上支架移载装配装置E的一侧设有上支架传输装置F。自动生产设备工作时,分度盘9顺时针循环转动,将完成后的上一工序分度到下一工序,便于工装25的传输,提高生产效率。分拣装置J包括翻转机构18和一分二通道机构23,翻转机构18连接在一分二通道机构23的中间,一分二通道机构23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传输轨道3连接,翻转机构18上设置有分拣翻转机械手24,分拣装置J通过分拣翻转机械手24和一分二通道机构23将半成品按数量平均分到各传输轨道3上,然后由各转子移载装配装置D和上支架移载装配装置E同时工作,使得第二机体B的生产效率与第一机体A的生产效率相同,这样可大大提高整个生产设备的生产效率。转子移载装配装置D包括第一轴承校正机构30和转子安装机械手29,第一轴承校正机构30上设有压平机械手,上支架移载装配装置E包括第二轴承校正机构28、上支架安装机械手31和转子轴定位夹具5,第二轴承校正机构28上设有压平机械手。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轴承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罩极电机的自动生产设备,包括第一机体(A)、第二机体(B)和储料台(C),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体(A)的上部设有分度盘(9),分度盘(9)的外圆上设置有若干个工装(25),分度盘(9)的周侧对应各工装(25)逆时针依次设置有上料机械手(26)、定子正反面检测装置(27)、下支架机械手(22)、第一铆钉机械手(21)、第二铆钉机械手(20)、铆钉压实装置(19)和分拣装置(J),上料机械手(26)与储料台(C)之间设有上料轨道,第二机体(B)的上部设置有两个转子移载装配装置(D)和上支架移载装配装置(E),分拣装置(J)与各转子移载装配装置(D)之间设有传输轨道(3),第二机体(B)的一侧设有转子上料装置(K),转子上料装置(K)与各转子移载装配装置(D)之间设有转子传输轨道(6),上支架移载装配装置(E)的一侧设有出料轨道(7);下支架机械手(22)的一侧设有下支架传输装置(I),第一铆钉机械手(21)的一侧设有第一铆钉传输装置(H),第二铆钉机械手(20)的一侧设有第二铆钉传输装置(G),上支架移载装配装置(E)的一侧设有上支架传输装置(F)。/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罩极电机的自动生产设备,包括第一机体(A)、第二机体(B)和储料台(C),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体(A)的上部设有分度盘(9),分度盘(9)的外圆上设置有若干个工装(25),分度盘(9)的周侧对应各工装(25)逆时针依次设置有上料机械手(26)、定子正反面检测装置(27)、下支架机械手(22)、第一铆钉机械手(21)、第二铆钉机械手(20)、铆钉压实装置(19)和分拣装置(J),上料机械手(26)与储料台(C)之间设有上料轨道,第二机体(B)的上部设置有两个转子移载装配装置(D)和上支架移载装配装置(E),分拣装置(J)与各转子移载装配装置(D)之间设有传输轨道(3),第二机体(B)的一侧设有转子上料装置(K),转子上料装置(K)与各转子移载装配装置(D)之间设有转子传输轨道(6),上支架移载装配装置(E)的一侧设有出料轨道(7);下支架机械手(22)的一侧设有下支架传输装置(I),第一铆钉机械手(21)的一侧设有第一铆钉传输装置(H),第二铆钉机械手(20)的一侧设有第二铆钉传输装置(G),上支架移载装配装置(E)的一侧设有上支架传输装置(F)。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罩极电机的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装置(J)包括翻转机构(18)和一分二通道机构(23),翻转机构(18)连接在一分二通道机构(23)的中间,一分二通道机构(23)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传输轨道(3)连接,翻转机构(18)上设置有分拣翻转机械手(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罩极电机的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移载装配装置(D)包括第一轴承校正机构(30)和转子安装机械手(29),第一轴承校正机构(30)上设有压平机械手,上支架移载装配装置(E)包括第二轴承校正机构(28)、上支架安装机械手(31)和转子轴定位夹具(5),第二轴承校正机构(28)上设有压平机械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罩极电机的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力苏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格兰仕电器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