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隧道内地震波探测的检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150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隧道内地震波探测的检波器,包括手扶杆,手扶杆端头通过衔接端口安装V形的固定承力杆,固定承力杆外端设置金属耦合板,金属耦合板内侧面通过固定焊接槽安装高灵敏度检波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地震检波器设计成为增大接触面积的可控式检波器,构思巧妙、实用性强、操作简单、结构紧凑,将耦合检波器合理的应用到隧道地震波观测系统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隧道内地震波探测的检波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波器,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隧道内地震波探测的检波器。
技术介绍
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及隧道隐伏地质灾害探测中,往往由于隧洞内复杂环境导致地质预报人员安全产生一定威胁,地质预报人员不能靠近施工,初支完成后由于隧道扰动及支护原因导致背后隐伏地质灾害发生,例如富水溶腔渗漏、大面积脱空及隐伏洞穴充填物突出等。隧道拱顶、侧壁存在隐伏溶洞及空腔时,传统的地震波法限于检波器耦合的原因不能直接进行布设,即使勉强用强力胶粘住其效果也往往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隧道内地震波探测的检波器,增大接触面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隧道内地震波探测的检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扶杆,手扶杆端头通过衔接端口安装V形的固定承力杆,固定承力杆外端设置金属耦合板,金属耦合板内侧面通过固定焊接槽安装高灵敏度检波器。衔接端口处设置螺丝旋钮母头嵌套于手扶杆端部,固定承力杆端头为一螺丝旋钮公头并与手扶杆进行螺旋连接。高灵敏度检波器通过加长线与夹子连接。金属耦合板为弧板或平板,固定承力杆外端通过螺丝与金属耦合板进行连接。固定焊接槽为一圆柱形中空铁槽,其与金属耦合板焊接连接,将高灵敏度检波器置于铁槽内与铁槽无缝密实焊接。金属耦合板为弧板或平板。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将地震检波器设计成为增大接触面积的可控式检波器,实用性极强,金属耦合板表层可用黄油等耦合剂与墙面紧贴,可以增大感应效果,手扶杆可以采用多级伸缩增减设计,需要长距离时伸长,短距离时减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图(金属耦合板为弧板)。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图(金属耦合板为平板)。图3为固定焊接槽大样图。图4为衔接端口纵剖图。图5为衔接端口横剖图。图中,1-金属耦合板、2-固定承力杆、3-固定焊接槽、4-高灵敏度检波器、5-加长线、6-夹子、7-手扶杆、8-衔接端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隧道内地震波探测的检波器,包括手扶杆7,长1.5~5米,为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可用轻便的铝合金或者强度较高的复合塑料材质。手扶杆7端头通过衔接端口8安装V形的固定承力杆2,固定承力杆2外端设置金属耦合板1,采用不同铸铁即可。金属耦合板1内侧面通过固定焊接槽3安装高灵敏度检波器4。衔接端口8处设置螺丝旋钮母头嵌套于手扶杆7端部,固定承力杆2端头为一螺丝旋钮公头并与手扶杆7进行螺旋连接。高灵敏度检波器4通过加长线5与夹子6连接,夹子6与不同尺寸的覆盖电缆拾振接头连接。高灵敏度检波器4也可为组合检波器。加长线可设计插头增加减少长度一般为3~5米。金属耦合板1为弧板或平板,整体为正方形,尺寸为15cm×15cm,厚1cm,固定承力杆2外端通过螺丝与金属耦合板1进行连接,固定承力杆2长15cm~20cm。固定焊接槽3为一圆柱形中空铁槽,其与金属耦合板1焊接连接,将高灵敏度检波器4置于铁槽内与铁槽无缝密实焊接。本技术的使用方法为:进行地震波探测时,将金属耦合板1与固定承力杆2连接,固定承力杆2通过衔接端口8与手扶杆7连接,根据距离远近选择合适的手扶杆7长度。将组装好的检波器紧贴所需探测部位稍用力压实,将夹子6与地震波覆盖电缆拾震接头相连接,构成适用于隧道内地震波探测系统中的检波器。本技术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技术说明书而对本技术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隧道内地震波探测的检波器,其特征在于:/n包括手扶杆(7),手扶杆(7)端头通过衔接端口(8)安装V形的固定承力杆(2),固定承力杆(2)外端设置金属耦合板(1),金属耦合板(1)内侧面通过固定焊接槽(3)安装高灵敏度检波器(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隧道内地震波探测的检波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手扶杆(7),手扶杆(7)端头通过衔接端口(8)安装V形的固定承力杆(2),固定承力杆(2)外端设置金属耦合板(1),金属耦合板(1)内侧面通过固定焊接槽(3)安装高灵敏度检波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隧道内地震波探测的检波器,其特征在于:
衔接端口(8)处设置螺丝旋钮母头嵌套于手扶杆(7)端部,固定承力杆(2)端头为一螺丝旋钮公头并与手扶杆(7)进行螺旋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宝山李博融董长松李震王君鹭冯俊琪刘智李琛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