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触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0075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触发装置,应用于地震勘探领域,其包括振动传输单元、信号检测单元、信号传输单元和信号接收单元,所述振动传输单元与震源连接,所述信号检测单元固定设置在振动传输单元上,所述信号检测单元与信号传输单元电连接,所述信号传输单元与信号接收单元通过无线传输单元连接,所述无线传输单元包括设置在信号传输单元上的无线发射器和设置在信号接收单元上的无线接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无需投入大量资金,即可完成设备的改造,只要利用GM338电台即可实现震源车与仪器车的有效通讯,打开了复杂地区浅层勘探的有效有利的激发方式,施工成本的大大降低,施工效率大大提高,值得深入研究并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触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震勘探
,具体的说是一种无线触发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浅层锤击有线触发是由触发开关、重锤、弹簧、套筒组成。将触发开关与弹簧、重锤,套筒组合在一起,通过线缆连接到一起,做有线同步触发。由于野外作业多山高路远,震源车与仪器车的有效通讯是个问题,因此,通讯过程距离受很大的限制,复杂地形受很大限制,使仪器设备不停的移动搬运,造成诸多不便。为了克服现有的有线触发装置的不足,有必要开发一种不仅不受距离限制,而且解决了城市周边及市区等复杂地区浅层地震研究的无线触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线触发装置,其利用GM338电台、检波器和继电器等改装而成,不仅能实现检波信号的无线同步传送,且信号传送过程不受距离和地形的限制,顺利解决了城市周边及市区等复杂地形浅层地震的研究,保证了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振动传输单元、信号检测单元、信号传输单元和信号接收单元,所述振动传输单元与震源连接,所述信号检测单元固定设置在振动传输单元上,所述信号检测单元与信号传输单元电连接,所述信号传输单元与信号接收单元通过无线传输单元连接,所述无线传输单元包括设置在信号传输单元上的无线发射器和设置在信号接收单元上的无线接收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振动传输单元为固定设置在地面上的钢管,所述信号检测单元包括固定设置在钢管上的检波器和触发开关。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检波器与信号传输单元电连接,所述信号传输单元为GM338电台,所述检波器的正极与GM338电台的第二针脚电连接,所述触发开关的正极与GM338电台的第三针脚电连接,所述检波器和触发开关的负极均与GM338电台的第七针脚电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触发开关为延时继电器,所述延时继电器的延时时间至少为3秒。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检波器的型号为SS-60PN。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信号接收单元为仪器车。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无需投入大量资金,即可完成设备的改造,在现有地震仪的基础上,只需要利用GM338电台即可实现震源车与仪器车的有效通讯,打开了复杂地区浅层勘探的有效有利的激发方式,施工成本的大大降低,施工效率大大提高,值得深入研究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1、检波器;2、延时继电器;3、钢管;4、GM338电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无线触发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振动传输单元、信号检测单元、信号传输单元和信号接收单元,所述振动传输单元与震源连接,能将震源产生的振动波传递给固定设置在振动传输单元上的信号检测单元,所述信号检测单元将采集到的振动波转化为电信号传送给与所述信号检测单元电连接的信号传输单元。所述信号传输单元与信号接收单元通过无线传输单元连接,这样可实现信号传输单元将电信号远距离传送给信号接收单元,所述无线传输单元包括设置在信号传输单元上的无线发射器和设置在信号接收单元上的无线接收器。可见,该装置做到了不受距离限制、不受地形影响,也无需为了方便接收信号不得已将设备不停得搬送。该无线传输的应用打开了复杂地区浅层勘探的有效有利的激发方式,施工成本的大大降低,施工质量大大提升,施工效率大大提高。如图1所示,所述振动传输单元为固定设置在地面上的钢管3,所述信号检测单元包括固定设置在钢管3上的检波器1和触发开关2。所述检波器1为检出波动信号中某种有用信息的装置。能将震源传递给钢管3的振动波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所述检波器1的型号最好选择为SS-60PN,该型号的检波器为数字地震仪内使用的检波器,在地震勘探领域较常见,易于选取,而且性能稳定、接收振动信号的灵敏度高、且接收的振动信号容易转换为电信号。所述检波器1与信号传输单元电连接,所述信号传输单元为GM338电台4,首次将GM338电台4用于地震勘探领域,用于振动波的信号传输,其意义重大。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GM338电台4上设有多个针脚,且每个针脚具有特殊的功能,例如:第二针脚为模拟信号输入针脚,第三针脚为数字信号输入针脚,第七针脚为GND针脚,检波器1与第二针脚连接,触发开关2与第三针脚连接,其拓展性能优越,可满足功能的选择,而且性能稳定,广泛分布在地震勘探的每个分队中,便于取用。如图2所示,所述检波器1的正极与GM338电台4的第二针脚电连接,所述触发开关2的正极与GM338电台4的第三针脚电连接,所述检波器1和触发开关2的负极均与GM338电台4的第七针脚电连接,所述触发开关2为延时继电器,所述延时继电器的延时时间至少为3秒,可保证检波器1检测到的振动波信号连续振动3秒以上的振动波转化成电信号传递给GM338电台4,GM338电台4将该振动波的电信号通过无线传输单元瞬间传递给方圆15公里或更长距离内的信号接收单元,所述信号接收单元为仪器车上的电台,所述电台也可以采用GM338电台4。在实施过程中,按照如图1将检波器1、触发开关2、钢管3和GM338电台4组装好以后,按照如图2将检波器1、触发开关2与GM338电台4实现电连接,并在GM338电台4上设置无线发射器,在距离无线发射器一定距离的仪器车的电台上设置无线接收器。在钢管3附近的地面上挖一个坑放置鞭炮,点燃鞭炮,地面振动并将该振动波传递给钢管3,固定设置在钢管3上的检波器1将检测到的振动波转化为GM338电台4可接受的电信号传递给GM338电台4,随即GM338电台4上的无线发射器将该振动波转化的电信号以无线传输的方式传递给仪器车上的无线接收器,在仪器车的指挥作用下顺利将该信号传递给多个地震台,即可实现检波信号的同步传送,且不受距离和地形的限制,顺利解决了城市周边及市区等复杂地形浅层地震的研究,且顺利实现了无线同步,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大大提高,有大力推广的必要。最后应该说明的是:上述实例只是为清楚表述本专利技术而做的举例,并不具备唯一性,亦绝非是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在此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进行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触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传输单元、信号检测单元、信号传输单元和信号接收单元,所述振动传输单元与震源连接,所述信号检测单元固定设置在振动传输单元上,所述信号检测单元与信号传输单元电连接,所述信号传输单元与信号接收单元通过无线传输单元连接,所述无线传输单元包括设置在信号传输单元上的无线发射器和设置在信号接收单元上的无线接收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触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传输单元、信号检测单元、信号传输单元和信号接收单元,所述振动传输单元与震源连接,所述信号检测单元固定设置在振动传输单元上,所述信号检测单元与信号传输单元电连接,所述信号传输单元与信号接收单元通过无线传输单元连接,所述无线传输单元包括设置在信号传输单元上的无线发射器和设置在信号接收单元上的无线接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触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传输单元为固定设置在地面上的钢管(3),所述信号检测单元包括固定设置在钢管(3)上的检波器(1)和触发开关(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线触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波器(1)与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晓龙李晓强崔欣李铭良耿建国陈禹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物测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