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窗户淋雨检测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0923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现场窗户淋雨检测用装置,属于建筑外门窗检测的技术领域,包括水压调节器以及通过引水管与水压调节器相连的喷头,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上表面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侧壁上设有底座,喷头设置在底座上,固定板的侧壁上设有用于驱动底座沿竖直方向往复滑移的驱动组件,底座的上表面上设有用于调节喷头之间距离的调节组件;通过调节组件和驱动组件的配合,喷头能够实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移动喷淋,从而使该装置能够对不同尺寸的外窗边框的每一处边缘进行水密性检测,适配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现场窗户淋雨检测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外门窗检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现场窗户淋雨检测用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完成以后,需要对安装好的外门窗进行水密性检测,主要检测安装外门窗与墙壁接口处防雨水渗漏的能力,需要向门窗与墙壁结合部位加入一定压力的水柱进行淋水检测,模拟自然环境中的雨水天气。检测时,一般是对外门窗的边缘从下至上进行淋水检测。目前,一篇授权公告号为CN20447924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外门窗性能现场淋水检测设备,包括架体,架体由纵向设置的支架和横向平行间隔设置在支架上的托架组成;支架的上部设有压力表;各托架上分别平行设有喷淋杆;支架与喷淋杆上分别对应设有快速接头,并通过水管连通;喷头上间隔设有喷嘴;支架上对应各喷淋杆分别设有阀门,支架的底部设有导轮支架以方便设备的移动定位;该设备的水管通过水泵连接储水罐,将水泵悬挂在被检测的门窗外面,打开开关,通过喷嘴对建筑外门窗进行现场淋水;并通过调节压力表数值以调节喷射压力,实现对建筑外门窗的水密封性能的检测,该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被检测的外窗的尺寸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利用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检测设备进行水密性检测时,虽使用到多个喷嘴以及导轮支架,但无法保证被检测的外窗边框的每一处边缘都受到不同水压大小的喷淋检测,造成该检测设备的适配性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现场窗户淋雨检测用装置,优点是适配性好,能对不同尺寸的外窗进行淋水检测。r>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现场窗户淋雨检测用装置,包括水压调节器以及通过引水管与水压调节器相连的喷头,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侧壁上设有底座,所述喷头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固定板的侧壁上设有用于驱动底座沿竖直方向往复滑移的驱动组件,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设有用于调节喷头之间距离的调节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人需要对外窗进行水密性检测时,利用调节组件控制喷头沿水平方向滑移,使喷头先对外窗的底部边框进行水密性检测,当喷头移动至与外窗底部边框的两端相对时,调节组件停止工作,利用驱动组件驱动底座沿着竖直方向滑移,使喷头对外窗两侧的边框进行水密性检测,当喷头移动至与外窗边框的顶端相对时,驱动组件停止工作,利用调节组件,使喷头对外窗边框的顶部边框进行水密性检测,从而实现对不同尺寸的外窗边框的每一处边缘进行水密性检测,提高该装置的适配性;且无需过多的喷头,节约用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有螺杆,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螺杆穿过第一螺纹孔与底座螺纹连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设有导向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驱动电机驱动螺杆转动,在导向件的作用下,底座沿着竖直方向稳定滑移,使喷头对外窗两侧的边框进行水密性检测,从而使该装置适配不同高度的外窗。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件为与螺杆平行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上,所述导向杆穿过底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杆,对底座竖直方向的运动起到稳定导向的作用,提升底座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上,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双向螺杆,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设有限位板,所述双向螺杆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在限位板的侧壁上,所述双向螺杆上设有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不连接的部分光滑,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分别螺纹连接在双向螺杆的两端,所述喷头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上,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设有稳定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伺服电机与双向螺杆的配合,在稳定件的导向作用下,方便喷头沿着水平方向相背或相向运动,从而实现对外窗水平边框的淋水检测,从而使该装置适配不同长度的外窗。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稳定件包括两固定在底座上表面上的稳定杆,所述稳定杆与双向螺杆平行,两所述稳定杆分别穿过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稳定杆,对喷头水平方向的运动起到稳定导向的作用,提升喷头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包括顶板以及两两相对设置的四根支杆,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四角与四根支杆的顶壁相连接,所述固定板位于顶板的上表面上,所述支杆包括内外滑移连接的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底部连接有万向轮,所述第二支杆内部中空,所述第二支杆的侧壁上设有腰形穿孔,所述第一支杆的侧壁上设有弹性凸起,所述第二支杆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弹性凸起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一支杆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螺纹孔,利用第一螺栓穿过腰形穿孔与第一支杆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施工现场的窗户玻璃距离地面的高度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为了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适配性,通过弹性凸起与凹槽的配合,方便工人将支撑架调节至合适的高度,并通过第一螺栓将支撑架固定,从而保证该装置的稳定性;通过万向轮,方便工人对该装置进行移动定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支杆与腰形穿孔相邻的两内侧壁上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支杆的侧壁上设有与滑槽滑移配合的凸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凸棱与滑槽的滑移配合,对第二支杆的滑移运动起到稳定导向的作用,方便工人将支架调节至合适的高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板的下表面上设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水压调节器设置在储水箱的侧壁上并邻近出水口,所述喷头上连接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远离喷头的一端与出水口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顶板的底壁上设置储水箱,方便在该装置移动使用时,能够稳定为喷头提供水源,保证该装置的实用性;且利用储水箱,在移动该装置时,无需拖拉较长的引水管,方便实用;在出水口处设置水压调节器,方便工人调节水压的大小,对外窗进行不同水压下的水密性检测。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适配性好:通过驱动电机控制螺杆转动,在导向杆的作用下,底座沿着竖直方向往复滑移,通过伺服电机控制双向螺杆转动,在稳定杆的作用下,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沿着水平方向相背或相向运动,从而适配不同尺寸大小的外窗;通过弹性凸起与凹槽的配合,方便工人根据外窗距离地面的高度将支架快速调节至合适的高度,从而进一步提升该装置的适配性;2.节约用水:本技术无需设置过多的喷头便可实现对外窗的边框进行水密性的检测;3.实用性好:在支撑架的底端设置万向轮,方便工人对该装置进行移动定位;在顶板的底壁设置储水箱,在该装置移动时,保证为喷头提供稳定的水源,无需拖拉过长的引水管,实用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用于体现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和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用于体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现场窗户淋雨检测用装置,包括水压调节器(1)以及通过引水管(2)与水压调节器(1)相连的喷头(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上表面设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侧壁上设有底座(6),所述喷头(3)设置在底座(6)上,所述固定板(5)的侧壁上设有用于驱动底座(6)沿竖直方向往复滑移的驱动组件(7),所述底座(6)的上表面上设有用于调节喷头(3)之间距离的调节组件(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场窗户淋雨检测用装置,包括水压调节器(1)以及通过引水管(2)与水压调节器(1)相连的喷头(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上表面设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侧壁上设有底座(6),所述喷头(3)设置在底座(6)上,所述固定板(5)的侧壁上设有用于驱动底座(6)沿竖直方向往复滑移的驱动组件(7),所述底座(6)的上表面上设有用于调节喷头(3)之间距离的调节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窗户淋雨检测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7)包括驱动电机(71),所述驱动电机(71)的电机轴连接有螺杆(72),所述底座(6)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螺纹孔(61),所述螺杆(72)穿过第一螺纹孔(61)与底座(6)螺纹连接,所述底座(6)的上表面上设有导向件(7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场窗户淋雨检测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73)为与螺杆(72)平行的导向杆(731),所述导向杆(731)的两端固定在底座(6)的上表面上,所述导向杆(731)穿过底座(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窗户淋雨检测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8)包括伺服电机(81),所述伺服电机(81)设置在底座(6)的上表面上,所述伺服电机(81)的输出轴连接有双向螺杆(82),所述底座(6)的上表面上设有限位板(62),所述双向螺杆(82)远离伺服电机(8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限位板(62)的侧壁上,所述双向螺杆(82)上设有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821)与第二螺纹(822),所述第一螺纹(821)与第二螺纹(822)不连接的部分光滑,所述底座(6)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安装座(9)和第二安装座(10),所述第一安装座(9)和第二安装座(10)分别螺纹连接在双向螺杆(82)的两端,所述喷头(3)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座(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道荣于金峰甘萍潘兴健廖春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茂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