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杆锚固力预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091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锚杆锚固力预警装置,包括锚杆,锚杆的尾端由端部至中部依次套设有可滑动地第一限位板、第一弹簧和第二限位板,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板抵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限位板抵接,锚杆的尾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第一限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第二限位板的对应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上固定连接有导向轴,导向轴的端部可滑动地套设有预警块,导向轴上套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和预警块固定连接,预警块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与第二侧板抵接,第二侧板上设有预警孔,以使预警块在锚固力减小时能从预警孔伸出第二侧板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维修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锚杆锚固力预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锚杆锚固力预警
,特别是一种锚杆锚固力预警装置。
技术介绍
锚杆,广泛应用于矿山、边坡,隧道,坝体等场合,起主动支护加固作用,通过锚杆杆体的纵向拉力作用,克服岩土体抗拉能力远远低于抗压能力的缺点。表面上看是限制了岩土体脱离原体,宏观上看是增加了岩土体的粘聚性,从力学观点上是主要是提高了围岩体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其实质上锚杆位于岩土体内与岩土体形成一个新的复合体,这个复合体中的锚杆是解决围岩体的抗拉能力低的关键,从而使得岩土体自身的承载能力大大加强。由于锚杆的安装等其它原因,锚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锚固力不足,然后这种状况在外观上看不出来,如果长时间使用这种锚杆,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授权公开号为“CN204373826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锚杆锚固力预警装置,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当锚固力降低时,高强度中央弹簧伸长,带动齿条运动并通过多个齿传动机构最终实现将反光带显露出来,但是其结构较为复杂,安装维修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维修的锚杆锚固力预警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锚杆锚固力预警装置,包括锚杆,所述锚杆的尾端由端部至中部依次套设有可滑动地第一限位板、第一弹簧和第二限位板,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板抵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限位板抵接,所述锚杆的尾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以抵接所述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用以抵接岩体。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对应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上固定连接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的端部可滑动地套设有预警块,所述导向轴上套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预警块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连接,所述预警块在所述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与所述第二侧板抵接,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可供所述预警块穿过的预警孔,以使所述预警块在锚固力减小时能从所述预警孔伸出第二侧板外。可选地,在所述预警块上,与所述第二侧板抵接处呈球面结构。可选地,所述第二限位板与岩体抵接处设有垫板,所述垫板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限位板的面积。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其它侧固定连接有挡板。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均通过连接键与所述锚杆连接。可选地,所述套筒的端部封闭且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锚杆的端面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通过螺纹柱连接,所述螺纹柱的螺纹旋向与所述螺纹套筒的螺纹旋向相反。可选地,所述锚杆的表面涂覆有防腐材料。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在第一侧板上固定连接导向轴,导向轴的端部可滑动地套设预警块,预警块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与第二侧板抵接,第二侧板上设有可供预警块穿过的预警孔,当锚杆的锚固力减小时,第一弹簧伸长,即使得第二限位板向远离第一限位板的方向滑动,从而带动预警块向预警孔方向运动,当预警块与预警孔对齐时,第二弹簧伸长,进而将预警块从预警孔中伸出,工作人员看到预警块时,即可分辨锚固力不足的锚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单,无需复杂的传动结构,便于安装维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锚杆锚固力预警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锚杆锚固力预警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中:1-锚杆,2-第一限位板,3-第一弹簧,4-第二限位板,5-螺纹套筒,6-第一侧板,7-第二侧板,701-预警孔,8-导向轴,9-预警块,10-第二弹簧,11-垫板,12-挡板,13-螺纹柱,14-岩体,15-浆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2所示,一种锚杆锚固力预警装置,包括锚杆1,锚杆1的表面涂覆有防腐材料,防腐材料可以是环氧树脂,以提高锚杆1的耐腐蚀性能。锚杆1的尾端由端部至中部依次套设有可滑动地第一限位板2、第一弹簧3和第二限位板4,第一弹簧3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板2抵接,第一弹簧3的另一端与第二限位板4抵接,锚杆1的尾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5。使用时(使用状态如图3所示),在岩体14上预先钻好锚杆1孔,将锚杆1放入锚杆1孔中,注入浆料15,依次将第二限位板4、第一弹簧3和第一限位板2套在锚杆1上,再拧紧螺纹套筒5,使第一弹簧3处于压缩状态,第二限位板4在第一弹簧3的作用下压紧岩体14。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板4与岩体14抵接处设有垫板11,垫板11的面积大于第二限位板4的面积,以使得岩体14受力面积更大。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板2和第二限位板4均通过连接键(图中未示)与锚杆1连接,以使得第一限位板2和第二限位板4能够沿锚杆1滑动的同时无法发生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6,第二限位板4的对应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7,上述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为通过螺钉连接,以便于拆装。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6上固定连接有导向轴8,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为焊接,导向轴8的端部可滑动地套设有预警块9,导向轴8上套设有第二弹簧10,第二弹簧10的一端与预警块9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为焊接,第二弹簧10的另一端与第一侧板6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为焊接,预警块9在第二弹簧10的作用下与第二侧板7抵接,第二侧板7上设有可供预警块9穿过的预警孔701。当锚杆1的锚固力减小时,第一弹簧3伸长,即使得第二限位板4向远离第一限位板2的方向滑动,从而带动预警块9向预警孔701方向运动,当预警块9与预警孔701对齐时,第二弹簧10伸长,进而将预警块9从预警孔701中伸出,工作人员看到预警块9时,即可分辨锚固力不足的锚杆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单,无需复杂的传动结构,便于安装维修。本实施例中,在预警块9上,与第二侧板7抵接处呈球面结构,以减少预警块9与第二侧板7的摩擦力,便于预警块9的滑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板2的其它侧固定连接有挡板12,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为焊接,值得说明的是,挡板12及第一侧板6可对第一弹簧3和第二弹簧10形成防护,减少灰尘的污染。本实施例中,套筒的端部封闭且第一螺纹孔,锚杆1的端面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通过螺纹柱13连接,螺纹柱13的螺纹旋向与螺纹套筒5的螺纹旋向相反,如此设置,可防止螺纹套筒5松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锚杆锚固力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锚杆(1),所述锚杆(1)的尾端由端部至中部依次套设有可滑动地第一限位板(2)、第一弹簧(3)和第二限位板(4),第一弹簧(3)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板(2)抵接,第一弹簧(3)的另一端与第二限位板(4)抵接,所述锚杆(1)的尾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5),以抵接所述第一限位板(2),所述第二限位板(4)用以抵接岩体(14);/n所述第一限位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6),所述第二限位板(4)的对应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7),所述第一侧板(6)上固定连接有导向轴(8),所述导向轴(8)的端部可滑动地套设有预警块(9),所述导向轴(8)上套设有第二弹簧(10),第二弹簧(10)的一端与所述预警块(9)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6)固定连接,所述预警块(9)在所述第二弹簧(10)的作用下与所述第二侧板(7)抵接,所述第二侧板(7)上设有可供所述预警块(9)穿过的预警孔(701),以使所述预警块(9)在锚固力减小时能从所述预警孔(701)伸出第二侧板(7)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杆锚固力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锚杆(1),所述锚杆(1)的尾端由端部至中部依次套设有可滑动地第一限位板(2)、第一弹簧(3)和第二限位板(4),第一弹簧(3)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板(2)抵接,第一弹簧(3)的另一端与第二限位板(4)抵接,所述锚杆(1)的尾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5),以抵接所述第一限位板(2),所述第二限位板(4)用以抵接岩体(14);
所述第一限位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6),所述第二限位板(4)的对应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7),所述第一侧板(6)上固定连接有导向轴(8),所述导向轴(8)的端部可滑动地套设有预警块(9),所述导向轴(8)上套设有第二弹簧(10),第二弹簧(10)的一端与所述预警块(9)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6)固定连接,所述预警块(9)在所述第二弹簧(10)的作用下与所述第二侧板(7)抵接,所述第二侧板(7)上设有可供所述预警块(9)穿过的预警孔(701),以使所述预警块(9)在锚固力减小时能从所述预警孔(701)伸出第二侧板(7)外。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航张翩蒋亚王英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现代万通锚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