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扭矩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091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缩机扭矩传感器,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包括带有主级线圈的主级线圈盘,转子包括依次叠置的旋转盘、容纳盘、承载架、次级线圈盘和信号模块,旋转盘与容纳盘固定连接,容纳盘背向旋转盘一侧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嵌设与其适配的承载架,容纳盘、承载架和次级线圈盘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次级线圈盘固定连接信号模块,承载架与次级线圈盘相背的一侧固定连接连轴套,承载架上贴覆应变片,次级线圈盘上设有次级线圈,应变片、次级线圈分别电性连接信号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转子可随压缩机扭矩轴同步旋转,动态检测压缩机扭矩轴的扭矩,具有轴向尺寸小、转动的平衡性好、检测精度高,安装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机扭矩传感器
本技术涉及传感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压缩机扭矩传感器。
技术介绍
扭矩传感器是一种测量设备扭矩信号的仪器,分为动态和静态两大类,其中动态扭矩传感器又可叫做转矩传感器、转矩转速传感器、非接触扭矩传感器、旋转扭矩传感器等。扭矩传感器是对各种旋转或非旋转机械部件上对扭转力矩感知的检测。在汽车中,带电磁吸盘皮带轮的压缩机由于安装位置空间狭小,需要检测压缩机扭矩轴的扭矩时,就需要体积较小的传感器进行检测。现有的传感器大都体积较大,现有的检测扭矩信号需要有线传输,造成布线繁琐,传感器的信号模块供电常采用充电电池,导致供电不足或断电的情况,同时充电电池也会增加扭矩传感器的偏心问题,使压缩机扭矩轴的扭矩检测精度不高,安装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缩机扭矩传感器,该传感器可随压缩机扭矩轴同步旋转,动态检测压缩机扭矩轴的扭矩,具有轴向尺寸小、转动的平衡性好、检测精度高、检测信号无线传输、感应线圈供电、安装方便的特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压缩机扭矩传感器,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包括带有主级线圈的主级线圈盘,所述转子包括依次叠置的旋转盘、容纳盘、承载架、次级线圈盘和信号模块,所述旋转盘、容纳盘、承载架和次级线圈盘的中央分别设有旋转盘孔、容纳盘孔、承载架孔和次级线圈盘孔,所述旋转盘与容纳盘固定连接,所述容纳盘背向旋转盘一侧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嵌设与其适配的承载架,所述容纳盘、承载架和次级线圈盘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次级线圈盘固定连接信号模块,所述承载架与次级线圈盘相背的一侧固定连接连轴套,所述承载架上贴覆应变片,所述次级线圈盘上设有次级线圈,所述应变片、次级线圈分别电性连接信号模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缩机的电磁吸盘皮带轮通电后可以对旋转盘进行吸合,通电的电磁吸盘皮带轮转动时带动转子旋转,从而带动次级线圈盘转动,转动的次级线圈与通电的主级线圈相互作用,使次级线圈产生感应电流给信号模块供电;当电磁吸盘皮带轮转动时,由于连轴套还与压缩机扭矩轴卡套连接,使得承载架发生形变,贴覆在承载架上的应变片将形变转换为电信号传送给信号模块,信号模块将电信号无线传输至扭矩测量仪显示分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架包括同轴的外环体和内环体,所述外环体与内环体之间固定连均匀分布的连接块,所述应变片贴覆在内环体的周向外侧,所述外环体与内环体上分别设有外通孔和内通孔,所述外通孔和内通孔的轴线均与外环体的轴线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穿设内通孔的连接件将承载架与连轴套紧固连接,使穿设外通孔的连接件将次级线圈盘和容纳盘紧固连接在一起,连轴头与承载架紧固连接在一起,保证扭矩传递的可靠性,保证扭矩监测的精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次级线圈盘与容纳盘通过穿设外通孔的连接件紧固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可以使容纳盘、承载架和次级线圈盘连接成一体,保证转子转动的平稳性及扭矩传递的准确,提高监测扭矩的精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架与连轴套通过穿设内通孔的连接件紧固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件将连轴套与承载架连接成一体,保证了压缩机扭矩轴的扭矩传递,提高了监测扭矩的精准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轴套包括连接座和与其垂直的筒状轴套,所述连接座中央上设有与轴套连通的连接座孔,所述连接座与容纳盘孔适配,所述轴套内设有花键,所述花键长度的轴线与轴套的轴线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套内的花键与压缩机扭矩轴相适配连,使转子能更方便的与压缩机扭矩轴连接,提高压缩机扭矩传感器安装的方便、快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盘孔、容纳盘孔、次级线圈盘孔、承载架孔和连接座孔均同轴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提升转子在转动过程中的平衡性能,同时减少转子的自身重量,提高扭矩监测的精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级线圈盘与次级线圈盘相互平行且设有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保证次级线圈随次级线圈盘相对与主级线圈转动时,次级线圈能感应出感应电流给信号模块供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级线圈盘和次级线圈盘均为电木材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木材质的主级线圈盘和次级线圈盘,保证了主级线圈与主级线圈盘、次级线圈与次级线圈盘之间的绝缘性能,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技术结构合理,轴向尺寸小,检测精度高,可随压缩机扭矩轴同步旋转,动态检测压缩机扭矩轴的扭矩;转子转动平稳,安装方便快捷。本技术设置主级线圈和次级线圈,通过两者的相对运动,使次级线圈产生感应电流给信号模块供电,可以使转子抗偏心载荷能力增强,避免了在使用外界电源造成电源不足或中断的情况。本技术通过设置信号发射模块,将应变片的检测信号通过无线发射方式送出,避免了有线传送中测量方式的局限性及布线繁琐的不足,提高了检测的便捷性和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连轴套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承载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容纳盘的结构示意图。图示,1、定子;11、主级线圈;2、转子;3、旋转盘;31、旋转盘孔;4、容纳盘;41、容纳盘孔;42、容纳腔;5、承载架;51、承载架孔;52、外环体;521、外通孔;53、内环体;531、内通孔;54、连接块;55、应变片;6、次级线圈盘;61、次级线圈盘孔;7、信号模块;8、连接件;9、连轴套;91、连接座;92、轴套;93、连接座孔;94、花键;10、电磁吸盘皮带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压缩机扭矩传感器,包括定子1和转子2,定子1包括带有主级线圈11的主级线圈盘(图中未画出),本实施例中的主级线圈盘固定在压缩机扭矩轴(图中未画出)相对的一侧。转子2包括依次叠置的旋转盘3、容纳盘4、承载架5、次级线圈盘6和信号模块7,旋转盘3、容纳盘4、承载架5和次级线圈盘6的中央分别设有旋转盘孔31、容纳盘孔41、承载架孔51和次级线圈盘孔61,旋转盘3与容纳盘4固定连接,容纳盘4背向旋转盘3一侧设有容纳腔42,容纳腔42内嵌设与其适配的承载架5,容纳盘4、承载架5和次级线圈盘6通过连接件8固定连接,次级线圈盘6固定连接信号模块7,承载架5与次级线圈盘6相背的一侧固定连接连轴套9,承载架5上贴覆应变片55,次级线圈盘6上设有次级线圈(图中未画出),应变片55、次级线圈分别电性连接信号模块7。压缩机扭矩传感器在使用时,首先将轴套92与压缩机扭矩轴卡套连接,铁质材质的旋转盘3与压缩机的电磁吸盘皮带轮10抵靠,当电磁吸盘皮带轮10通电后可以对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扭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1)和转子(2),所述定子(1)包括带有主级线圈(11)的主级线圈盘,所述转子(2)包括依次叠置的旋转盘(3)、容纳盘(4)、承载架(5)、次级线圈盘(6)和信号模块(7),所述旋转盘(3)、容纳盘(4)、承载架(5)和次级线圈盘(6)的中央分别设有旋转盘孔(31)、容纳盘孔(41)、承载架孔(51)和次级线圈盘孔(61),所述旋转盘(3)与容纳盘(4)固定连接,所述容纳盘(4)背向旋转盘(3)一侧设有容纳腔(42),所述容纳腔(42)内嵌设与其适配的承载架(5),所述容纳盘(4)、承载架(5)和次级线圈盘(6)通过连接件(8)固定连接,所述次级线圈盘(6)固定连接信号模块(7),所述承载架(5)与次级线圈盘(6)相背的一侧固定连接连轴套(9),所述承载架(5)上贴覆应变片(55),所述次级线圈盘(6)上设有次级线圈,所述应变片(55)、次级线圈分别电性连接信号模块(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扭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1)和转子(2),所述定子(1)包括带有主级线圈(11)的主级线圈盘,所述转子(2)包括依次叠置的旋转盘(3)、容纳盘(4)、承载架(5)、次级线圈盘(6)和信号模块(7),所述旋转盘(3)、容纳盘(4)、承载架(5)和次级线圈盘(6)的中央分别设有旋转盘孔(31)、容纳盘孔(41)、承载架孔(51)和次级线圈盘孔(61),所述旋转盘(3)与容纳盘(4)固定连接,所述容纳盘(4)背向旋转盘(3)一侧设有容纳腔(42),所述容纳腔(42)内嵌设与其适配的承载架(5),所述容纳盘(4)、承载架(5)和次级线圈盘(6)通过连接件(8)固定连接,所述次级线圈盘(6)固定连接信号模块(7),所述承载架(5)与次级线圈盘(6)相背的一侧固定连接连轴套(9),所述承载架(5)上贴覆应变片(55),所述次级线圈盘(6)上设有次级线圈,所述应变片(55)、次级线圈分别电性连接信号模块(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扭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5)包括同轴的外环体(52)和内环体(53),所述外环体(52)与内环体(53)之间固定连均匀分布的连接块(54),所述应变片(55)贴覆在内环体(53)的周向外侧,所述外环体(52)与内环体(53)上分别设有外通孔(521)和内通孔(5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黎李扬王铎刘华任国庆程大庆汤贵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鼎昱晨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