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搅拌站冬期施工的保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80689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搅拌站冬期施工的保温系统,包括锅炉、分水器、第一板式换热器、集水器、底部盘管、侧壁盘管、生产水池和蓄水池,其中,锅炉的热水出口经出水管与分水器的进水口连接,出水管上设有循环泵;分水器的第一出水口、第一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集水器和锅炉的回水口依次经循环水管连接;分水器的第二出水口经主供水管与底部盘管的进水口和侧壁盘管的进水口连接;底部盘管的出水口、侧壁盘管的出水口经主回水管与集水器连接;蓄水池、第一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和生产水池依次经生产供水管连接,生产水池与生产供水管靠近第一板式换热器的一端经生产循环水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冬期大方量混凝土供应,保证了冬季混凝土正常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搅拌站冬期施工的保温系统
本技术涉及供热防冻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搅拌站冬期施工的保温系统。
技术介绍
在高寒地区进行隧道施工,要想全年不停工施工,重点是保证提供合格的混凝土。很多工程部位要求混凝土浇筑温度都在20摄氏度左右。但高寒地区冬季搅拌站温度过低不能生产,原材料结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搅拌站冬期施工的保温系统,实现了冬期大方量混凝土供应,保证了冬季混凝土正常施工。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搅拌站冬期施工的保温系统,包括锅炉、分水器、第一板式换热器、集水器、设于料仓底部的底部盘管、设于料仓侧壁的侧壁盘管、生产水池和蓄水池,其中,所述锅炉的热水出口经出水管与所述分水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循环泵;所述分水器的第一出水口、第一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集水器和所述锅炉的回水口依次经循环水管连接;所述分水器的第二出水口经主供水管与底部盘管的进水口和侧壁盘管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底部盘管的出水口、侧壁盘管的出水口经主回水管与所述集水器连接;所述蓄水池、第一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和所述生产水池依次经生产供水管连接,所述生产供水管靠近所述蓄水池的一端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水泵和第一水阀,所述生产水池与所述生产供水管靠近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的一端经生产循环水管连接,所述生产循环水管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二水泵和第二水阀。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搅拌站冬期施工的保温系统,还包括,封闭式彩钢棚,所述搅拌站的搅拌楼、料仓、配料仓,以及所述锅炉、分水器、第一板式换热器、集水器、生产水池和蓄水池均设于所述封闭式彩钢棚内。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搅拌站冬期施工的保温系统,还包括,第二板式换热器,其一次侧与所述主供水管连接,二次侧与生活用水水管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搅拌站冬期施工的保温系统,所述底部盘管的下方铺设有能量反射膜,上方浇筑有抗压导热材料。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搅拌站冬期施工的保温系统,锅炉为常压式燃气锅炉。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搅拌站冬期施工的保温系统,所述底部盘管和侧壁盘管呈S型铺设。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锅炉、出水管、循环泵、分水器、循环水管、板式换热器、集水器、主供水管、主回水管、底部盘管和侧壁盘管组成闭式热水循环系统,保证锅炉保持稳定压力,锅炉可长期安全运行;第二、可根据自然温度,设定锅炉的出水温度,通过热水循环实现对料仓和生产用水的加热保温,使混凝土出料温度达到合格标准;第三、将搅拌楼、料仓、配料仓、锅炉、分水器、第一板式换热器、集水器、生产水池和蓄水池集中布置并设于封闭式彩钢棚内,一方面可节省管道耗材,方便检修,另一方面可提高封闭式彩钢棚内的温度,实现对生产环境的加热保温,进而实现大方量混凝土的生产供应。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搅拌站冬期施工的保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搅拌站冬期施工的保温系统,包括锅炉1、分水器2、第一板式换热器3、集水器4、设于料仓5底部的底部盘管6、设于料仓5侧壁的侧壁盘管7、生产水池8和蓄水池9,其中,所述锅炉1的热水出口经出水管与所述分水器2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循环泵10;所述分水器2的第一出水口、第一板式换热器3的一次侧、集水器4和所述锅炉1的回水口依次经循环水管连接;所述分水器2的第二出水口经主供水管11与底部盘管6的进水口和侧壁盘管7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底部盘管6的出水口、侧壁盘管7的出水口经主回水管12与所述集水器4连接;所述蓄水池9、第一板式换热器3的二次侧和所述生产水池8依次经生产供水管连接,所述生产供水管靠近所述蓄水池13的一端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水泵13和第一水阀14,所述生产水池8与所述生产供水管靠近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3的一端经生产循环水管连接,所述生产循环水管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二水泵15和第二水阀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保证锅炉的安全性,锅炉采用水循环闭式形成,以保证锅炉保持稳定压力,使锅炉可长期安全运行,其中,锅炉、出水管、循环泵、分水器、循环水管、板式换热器、集水器、主供水管、主回水管、底部盘管和侧壁盘管组成闭式热水循环系统,蓄水池、板式换热器、生产水池、生产供水管、第一水泵、第一水阀、生产循环水管、第二水泵和第二水阀组成生产用水加热系统,使用时,锅炉将水加热,成为热水,热水经循环泵到分水器,分水器将热水分成两路,一路经板式换热器再到集水器最后回到锅炉再次加热,另一路经主供水管和主回水管,主供水管和主回水管通过底部盘管和侧壁管连接,主回水管再到集水器最后回到锅炉进行再次加热,此封闭回路给混凝土原材料砂石进行加热并且保证搅拌站环境操作温度;蓄水池水经第一水泵到板式换热器加热后称为热水,热水注入生产水池,生产水池热水如若温度降低可通过第二水泵再次经过板式换热器进行加热,再次加热过程中需关闭第一阀门,可避免再次加热对蓄水池的水造成污染。混凝土保温控制主要靠锅炉闭式系统中水温来控制,闭式系统中热水温高,则热水温度高,原材料温度高;闭式系统中热水温度低,则热水温度低,原材料温度低。闭式系统热水合适温度通过锅炉设定出水温度来控制,如自然温度较低,则可将出水温度设定较高值来保证封闭仓内的温度;自然温度较高时可将出水温度设备较低值,从而控制锅炉能源消耗量,节省成本。在另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用于搅拌站冬期施工的保温系统,还包括,封闭式彩钢棚17,所述搅拌站的搅拌楼18、料仓5、配料仓19,以及所述锅炉1、分水器2、第一板式换热器3、集水器4、生产水池8和蓄水池9均设于所述封闭式彩钢棚17内。这里,将搅拌楼、料仓、配料仓、锅炉、分水器、第一板式换热器、集水器、生产水池和蓄水池集中布置并设于封闭式彩钢棚内,一方面可节省管道耗材,方便检修,另一方面可提高封闭式彩钢棚内的温度,实现对生产环境的加热保温,进而实现大方量混凝土的生产供应。此外,也可在本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比如,将搅拌楼、料仓、配料仓设于第一封闭式彩钢棚内集成为搅拌站模块,将锅炉、分水器、第一板式换热器、集水器设于锅炉房内集成为锅炉房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搅拌站冬期施工的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分水器、第一板式换热器、集水器、设于料仓底部的底部盘管、设于料仓侧壁的侧壁盘管、生产水池和蓄水池,其中,所述锅炉的热水出口经出水管与所述分水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循环泵;所述分水器的第一出水口、第一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集水器和所述锅炉的回水口依次经循环水管连接;所述分水器的第二出水口经主供水管与底部盘管的进水口和侧壁盘管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底部盘管的出水口、侧壁盘管的出水口经主回水管与所述集水器连接;所述蓄水池、第一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和所述生产水池依次经生产供水管连接,所述生产供水管靠近所述蓄水池的一端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水泵和第一水阀,所述生产水池与所述生产供水管靠近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的一端经生产循环水管连接,所述生产循环水管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二水泵和第二水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搅拌站冬期施工的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分水器、第一板式换热器、集水器、设于料仓底部的底部盘管、设于料仓侧壁的侧壁盘管、生产水池和蓄水池,其中,所述锅炉的热水出口经出水管与所述分水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循环泵;所述分水器的第一出水口、第一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集水器和所述锅炉的回水口依次经循环水管连接;所述分水器的第二出水口经主供水管与底部盘管的进水口和侧壁盘管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底部盘管的出水口、侧壁盘管的出水口经主回水管与所述集水器连接;所述蓄水池、第一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和所述生产水池依次经生产供水管连接,所述生产供水管靠近所述蓄水池的一端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水泵和第一水阀,所述生产水池与所述生产供水管靠近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的一端经生产循环水管连接,所述生产循环水管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二水泵和第二水阀。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浩鹏朱银飞李永兴曹军龙崔栓栓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