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0682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外壳,外壳呈筒状,燃气热水器还包括位于外壳内部的内壳,外壳和内壳之间形成进风通道,内壳包括换热段和连接于换热段的排烟段,换热段内部形成有至少部分容置燃烧组件和换热组件的腔体,排烟段用于向室外排放烟气,排烟段形成有排烟孔,外壳形成有进风口。由此,解决了现有燃气热水器排烟管分体式安装带来的诸多问题,并且通过燃气热水器的排烟段直接向室外排烟,可最大程度上减少燃气废气对室内空气的影响,进而提高了燃气热水器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热水器
本技术涉及热水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
技术介绍
燃气热水器是利用燃气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制备热水的器具,因制备热水的便捷性,其深受用户喜爱被广泛安装在用户家里。为了防止燃烧产生废气以及有害气体对用户健康的影响,燃气热水器厂家都额外配套一套标准长度的排烟管,从而将燃烧的废气排出室外。由于现有燃气热水器一般是壁挂安装于墙壁上,加上用户室内复杂多变的安装环境,可能会导致排烟管的安装非常不便,常常出现配套烟管长度不足,需要额外购置烟管,甚至需要额外购置多个弯头多个烟管才能将燃烧的废气排出室外,无形之中降低了燃气热水器安全性能以及热水性能,同时增加了运输成本、安装成本、用户购置成本,进而降低了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用于避免由于燃气热水器排烟管的安装所带来的降低用户体验的问题。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外壳,外壳呈筒状,燃气热水器还包括位于外壳内部的内壳,外壳和内壳之间形成进风通道,内壳包括换热段和连接于换热段的排烟段,换热段内部形成有至少部分容置燃烧组件和换热组件的腔体,排烟段用于向室外排放烟气,排烟段形成有排烟孔,外壳形成有进风口。本技术所述的燃气热水器,与
技术介绍
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将燃气热水器的排烟管与热水器本体设计成一体式的全新结构,无需配置额外的排烟管,解决了现有燃气热水器排烟管分体式安装带来的诸多问题,并且通过燃气热水器的排烟段直接向室外排烟,可最大程度上减少燃气废气对室内空气的影响,进而提高了燃气热水器安全性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壳的轴线水平,燃烧组件包括风机和燃烧器,燃烧器和换热组件水平布置,风机的出风方向与内壳的轴线方向一致,以带动燃烧器产生的烟气在水平方向流动。如此,将燃气热水器的燃烧器和换热组件水平布置,并使风机的的出风方向水平,可以实现燃气热水器的烟气水平流动,使得整个燃气热水器可以实现横向布置,可用于设计更多样化的产品外观,提升用户的审美体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风机位于燃烧器的进气端,排烟段的轴线方向平行于风机的出风方向。如此,将风机设于远离高温烟气的进气端,可以避免风机在高温环境下工作,进而起到延长风机使用寿命的效果,而使燃气热水器的排烟方向平行于风机的出风方向,不但可以保证良好的横向排烟效果,还可以简化排烟结构,控制生产成本。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换热段和排烟段同轴设置,排烟孔周向布置于排烟段朝向室外的一侧,外壳朝向室外的一端封闭,进风口周向布置于外壳朝向室外的一侧。如此,换热段和排烟段同轴设置可最大限度发挥风机的排烟功能,而排烟段沿周向设置了贯穿筒体的排烟孔以实现排烟,可以更好地实现排烟功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换热组件的换热器围设于燃烧器之外,或燃烧器围设于换热组件之外。如此,可将燃烧器和换热组件同轴布置,利于实现产品的小型化,而且可用于保证燃气热水器的换热效果。如:将燃烧器沿外壳的轴线布置在中部,而换热管路围绕燃烧器布置,烟气沿横向流动,可以使换热管路有效获取烟气中的热量;或将燃烧器设计为横截面轮廓呈环形的筒体,在筒体的内壁和外壁之间的腔室喷入可燃气体,换热组件被围设于燃烧器的筒体之中,燃烧器产生的火焰朝向换热组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面板,面板盖设于外壳朝向室内的一端。如此,利于改变燃气热水器不变的方正外形,便于设计更具多样化的产品外观,以提升用户的个性化审美要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位于风机背向燃烧器的一侧,或控制装置靠近面板设置。如此,可以将控制装置至于相对低温的环境中,避免控制装置因高温而发生损坏或出现异常。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壳包括室内段和安装段,室内段和安装段连接处形成安装台阶,面板盖设于室内段朝向室内的一端。如此,在室内段和安装段之间设置安装台阶,既便于产品的安装定位,也便于提升其安装可靠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室内段的周向布置有发光装置,面板上设置有显示装置和/或交互装置。如此,可以使燃气热水器同时兼具照明或环境美化的功能,易于与家装环境融为一体,此外显示装置和/或交互装置设置在面板上便于用户使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燃气热水器贯通安装于被安装物。如此,嵌入式的安装方式,仅仅通过水磨钻墙壁打孔后即可快速安装,简单高效;同时一体式结构紧凑,占用用户室内的空间位置少,仅仅留下功能控制的面板以及室内段在室内,几乎不影响用户室内环境空间布局,可用于极大满足用户的审美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燃气热水器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燃气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内壳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燃气热水器的安装方式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燃气热水器的安装效果图。附图标记:1、燃气热水器;10、壳体;11、外壳;111、安装段;112、进风口;113、进水口;114、出水口;115、进气口;116、室外段;117、室内段;12、内壳;121、排烟孔;122、换热段;123、排烟段;13、进风通道;21、换热管路;22、换热翅片;23、水温传感器;24、水流量传感器;31、风机;32、燃烧器;33、燃气阀;34、点火装置;40、面板;50、控制装置;60、显示装置;2、被安装物。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为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燃气热水器1,包括外壳11,外壳11呈筒状,燃气热水器还包括位于外壳11内部的内壳12,外壳11和内壳12之间形成进风通道13,内壳12包括换热段122和连接于换热段122的排烟段123,换热段122内部形成有至少部分容置燃烧组件和换热组件的腔体,排烟段123用于向室外排放烟气,排烟段123形成有排烟孔121,外壳11形成有进风口。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外壳(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呈筒状,所述燃气热水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壳(11)内部的内壳(12),所述外壳(11)和所述内壳(12)之间形成进风通道(13),所述内壳(12)包括换热段(122)和连接于所述换热段(122)的排烟段(123),所述换热段(122)内部形成有至少部分容置燃烧组件和换热组件的腔体,所述排烟段(123)用于向室外排放烟气,所述排烟段(123)形成有排烟孔(121),所述外壳(11)形成有进风口(1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外壳(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呈筒状,所述燃气热水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壳(11)内部的内壳(12),所述外壳(11)和所述内壳(12)之间形成进风通道(13),所述内壳(12)包括换热段(122)和连接于所述换热段(122)的排烟段(123),所述换热段(122)内部形成有至少部分容置燃烧组件和换热组件的腔体,所述排烟段(123)用于向室外排放烟气,所述排烟段(123)形成有排烟孔(121),所述外壳(11)形成有进风口(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的轴线水平,所述燃烧组件包括风机(31)和燃烧器(32),所述燃烧器(32)和所述换热组件水平布置,所述风机(31)的出风方向与所述内壳(12)的轴线方向一致,以带动所述燃烧器(32)产生的烟气在水平方向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31)位于所述燃烧器(32)的进气端,所述排烟段(123)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风机(31)的出风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段(122)和所述排烟段(123)同轴设置,所述排烟孔(121)周向布置于所述排烟段(123)朝向室外的一侧,所述外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楚鹏李志强鲁信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