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0295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风扇包含一扇叶架、一扇叶及一发光件。扇叶架包含一基座、一第一组装环及一第二组装环。第一组装环叠设于基座。第二组装环叠设于第一组装环,且第一组装环介于基座与第一组装环之间,以令第一组装环与第二组装环共同围绕出一容置空间。扇叶位于容置空间,并可转动地设置于基座。发光件位于第一组装环或第二组装环内。其中,第一组装环与第二组装环中的一个由具透光特性的塑料射出成型,第一组装环与第二组装环中的另一个由具遮光特性的塑料射出成型,发光件发出的一光线自第一组装环或第二组装环射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风扇
本技术关于一种风扇,特别是一种发光风扇。
技术介绍
现代的科技产业发达,各家厂商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提升与改良原本产品的效能,甚至推出多功能合一的产品。但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下,产品所能拥有的功能性也大同小异,若仅只是提升产品的功能以及实用性,在现今的市场上实难拥有竞争力,因此各家厂商也纷纷着手于改良产品的设计美感,使自家的产品除了具有位于时代尖端的功能性外,同时拥有前卫的设计风格。因此在上述的概念之下,传统的风扇设计也开始与发光元件结合,例如将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配置于风扇上,并利用简单的控制电路制造出炫目的灯光效果,使风扇的外型得以跳脱出过去的传统设计之中。然而,目前的发光风扇若出光方向不同,则在射出成型制程的限制之下必需开发两套不同模具来分别制造,进而导致制造厂商开发模具的成本增加。因此,如何让不同出光方向的风扇能够共用同一模具射出制造而成,以进一步降低风扇的制造成本,则是目前业界亟欲投入研发资源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发光风扇,借以令制造厂商在制造不同发光形式的发光风扇得以共用同一套模具,进而让制造厂商得以节省模具开发的成本。本技术一实施例所公开的发光风扇包含一扇叶架、一扇叶及一发光件。扇叶架包含一基座、一第一组装环及一第二组装环。第一组装环叠设于基座。第二组装环叠设于第一组装环,且第一组装环介于基座与第一组装环之间,以令第一组装环与第二组装环共同围绕出一容置空间。扇叶位于容置空间,并可转动地设置于基座。发光件位于第一组装环或第二组装环内。其中,第一组装环与第二组装环中的一个由具透光特性的塑料射出成型。第一组装环与第二组装环中的另一个由具遮光特性的塑料射出成型。发光件发出的一光线自第一组装环或第二组装环射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公开的发光风扇包含一扇叶架、一扇叶及一发光件。扇叶架包含一基座、一第一组装环及一第二组装环。第一组装环叠设于基座。第二组装环叠设于第一组装环,且第一组装环介于基座与第一组装环之间,以令第一组装环与第二组装环共同围绕出一容置空间。扇叶位于容置空间,并可转动地设置于基座。发光件位于第一组装环或第二组装环内。其中,第一组装环与第二组装环分别由相异透光率的塑料射出成型而成。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发光风扇,通过将风扇架拆成基座、第一组装环及第二组装环三件,且第一组装环介于基座与第二组装环之间的设计,让制造厂商在共用同一套模具的情况下,即可通过选择制造第一组装环的塑料与制造第二组装环的塑料即能够制造出不同发光形式的风扇。如此一来,就能够节省制造厂少模具开发的成本。以上关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并且提供本技术的专利申请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发光风扇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分解图。图3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图4为图1的俯视图。图5为图1的局部剖面图。图6为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所述的发光风扇的立体图。图7为图6的分解图。图8为图6另一视角的分解图。图9为图6的局部剖面图。其中,附图标记:发光风扇10、10a扇叶架100、100a基座110、110a第一卡扣件111、111a第一组装环120、120a第一内环部121、121a第一外环部122、122a第二卡扣件1221、1221a组装柱1222、1222a第一衔接部123、123a透光孔1231a第二组装环130、130a第二内环部131、131a第二外环部132、132a第三卡扣件1321、1321a第二衔接部133、133a第二补强肋134扇叶200、200a轮毂210、210a顶面211、211a底面212、212a叶片220、220a发光件300、300a环形基板310、310a光源320、320a避震垫400、400a锁合件500、500a环形导光件600a延伸面L1、L2容置空间S1第一环形凹槽S2第二环形凹槽S3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发光风扇例如包含一扇叶架、一扇叶及一发光件。扇叶架包含一基座、一第一组装环及一第二组装环。第一组装环叠设于基座。第二组装环叠设于第一组装环,且第一组装环介于基座与第一组装环之间,以令第一组装环与第二组装环共同围绕出一容置空间。扇叶位于容置空间,并可转动地设置于基座。发光件位于第一组装环或第二组装环内。其中,第一组装环与第二组装环中的一个由具透光特性的塑料射出成型。第一组装环与第二组装环中的另一个由具遮光特性的塑料射出成型。发光件发出的一光线自第一组装环或第二组装环射出。如此一来,制造商可用同一模具生产出不同发光效果的发光风扇。以下先介绍发光风扇的扇叶与风扇架的内环发光,其余部位不发光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5。图1为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发光风扇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分解图。图3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图4为图1的俯视图。图5为图1的局部剖面图。发光风扇10例如包含一扇叶架100、一扇叶200及一发光件300。扇叶架100包含一基座110、一第一组装环120及一第二组装环130。基座110例如由具遮光特性的塑料射出成型,其材质例如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PBT)、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ABS),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基座也可以由具透光特性的塑料射出成型。其中第一组装环120由具透光特性的塑料射出成型,例如为透明/乳白雾面的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塑件。第一组装环120包含一第一内环部121、一第一外环部122及一第一衔接部123。第一内环部121与第一外环部122之间形成一第一环形凹槽S2。第一衔接部123连接于第一内环部121与第一外环部122,并封闭第一环形凹槽S2的一侧。第一内环部121与第一外环部122叠设于基座110。第二组装环130由具遮光特性的塑料射出成型,其材质例如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PBT)、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ABS)。第二组装环130包含一第二内环部131、一第二外环部132、一第二衔接部133及多个第二补强肋134。第二内环部131与第二外环部132之间形成一第二环形凹槽S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发光风扇包含:/n一扇叶架,包含:/n一基座;/n一第一组装环,叠设于该基座;以及/n一第二组装环,叠设于该第一组装环,且该第一组装环介于该基座与该第一组装环之间,以令该第一组装环与该第二组装环共同围绕出一容置空间;/n一扇叶,位于该容置空间,并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基座;以及/n一发光件,位于该第一组装环或该第二组装环内;/n其中,该第一组装环与该第二组装环中的一个由具透光特性的塑料射出成型,该第一组装环与该第二组装环中的另一个由具遮光特性的塑料射出成型,该发光件发出的一光线自该第一组装环或该第二组装环射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发光风扇包含:
一扇叶架,包含:
一基座;
一第一组装环,叠设于该基座;以及
一第二组装环,叠设于该第一组装环,且该第一组装环介于该基座与该第一组装环之间,以令该第一组装环与该第二组装环共同围绕出一容置空间;
一扇叶,位于该容置空间,并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基座;以及
一发光件,位于该第一组装环或该第二组装环内;
其中,该第一组装环与该第二组装环中的一个由具透光特性的塑料射出成型,该第一组装环与该第二组装环中的另一个由具遮光特性的塑料射出成型,该发光件发出的一光线自该第一组装环或该第二组装环射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风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组装环由具透光特性的塑料射出成型,该第二组装环由具遮光特性的塑料射出成型,该发光件发出的该光线自该第一组装环射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风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组装环包含一第一内环部、一第一外环部及一第一衔接部,该第一内环部与该第一外环部之间形成一第一环形凹槽,该第一衔接部连接于该第一内环部与该第一外环部,并封闭该第一环形凹槽的一侧,该第一内环部与该第一外环部叠设于该基座,该发光件位于该第一环形凹槽,该第二组装环叠设于该第一衔接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件包含一环形基板及多个光源,该环形基板位于该第一环形凹槽,该些光源设置于该环形基板,并位于该环形基板靠近该第一内环部的一侧,以令该些光源发出的该光线自该第一内环部射出。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风扇,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多个锁合件及多个避震垫,该第一组装环更包含多个组装柱,该些组装柱分别连接于该第一外环部的相异侧,该些避震垫分别通过该些锁合件锁附于该些组装柱。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风扇,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组装环包含一第二内环部、一第二外环部、一第二衔接部及多个第二补强肋,该第二内环部与该第二外环部之间形成一第二环形凹槽,该第二衔接部与该些第二补强肋分别位于该第二环形凹槽的相对两侧,该些第二补强肋叠设于该第一衔接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具有多个第一卡扣件,该第一组装环的该第一外环部具有多个第二卡扣件,该第二外环部具有多个第三卡扣件,该些第一卡扣件分别可分离地卡扣于该些第二卡扣件的一侧,该些第三卡扣件分别可分离地卡扣于该些第二卡扣件的另一侧。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风扇,其特征在于,该扇叶包含一轮毂及多个叶片,该轮毂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基座,该些叶片连接于该轮毂,该轮毂具有相对的一顶面及一底面,该底面较该顶面靠近该基座,且该第一组装环介于该顶面的延伸面与该底面的延伸面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风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组装环由具遮光特性的塑料射出成型,该第二组装环由具透光特性的塑料射出成型,该发光件发出的该光线自该第二组装环射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风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组装环包含一第一内环部、一第一外环部及一第一衔接部,该第一内环部与该第一外环部之间形成一第一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实满岳乾成
申请(专利权)人:亚浩电子五金塑胶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