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无压风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023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矿井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双向无压风门,包括:门体机构,安装设置在风巷内,通过不同开启方向的门体机构联动克服风巷内的开门压力;驱动机构,设置在门体机构上,用于驱动控制门体机构形成开启;传动机构,连接设置在门体机构上,且和驱动机构联动,用于在驱动机构带动下通过机械传动带动门体机构形成转动开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驱动机构驱动传动机构运动,从而通过机械传动的方式形成门体机构中的各部分同步运动,门体机构各部分同步不同向的运动可以克服不同方向的压力,不需要气源的提供也可以在低温的环境中保证整体结构的平稳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无压风门
本技术属于矿井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双向无压风门。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众多煤矿井深巷远,需要不断的加大通风量,使进风巷、回风巷之间的压差增大,现有技术一般通过设置在连接二者间的连接巷内设置两道配合启闭的无压风门来防止二者间的空气流通,提高通风设置的工作效率。目前有的矿井安装风门的位置只有电源,无气源,而想要在无气源的前提下自动启闭风门,常用的是通过电控液压伸缩,从而实现对风门的控制启闭。但有的西部矿井温度低,在冬季寒冷的时候,液压系统有时无法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无压风门,旨在解决在冬季寒冷的时候,液压系统有时无法运行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向无压风门,包括:门体机构,安装设置在风巷内,通过不同开启方向的门体机构联动克服风巷内的开门压力;驱动机构,设置在门体机构上,用于驱动控制门体机构形成开启;传动机构,连接设置在门体机构上,且和驱动机构联动,用于在驱动机构带动下通过机械传动带动门体机构形成转动开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门体机构包括:门框结构,固定安装在风巷中,用于门板结构以及驱动机构的安装;门板结构,转动连接在门框结构边缘,且多组门板结构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形成联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多组门板结构均相对门框结构沿同一时针方向旋转。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联动结构,活动连接在门板结构上,用于通过移动带动多组门板结构同步转动;传动结构,一端活动连接在联动结构上,远离联动结构的一端通过机械配合结构和驱动机构连接传动,用于将驱动机构的转动转化成定向直线移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机械配合结构包括:蜗杆组件,安装设置在驱动机构的输出端,用于传递驱动机构的运动;蜗轮组件,配合设置在蜗杆组件一侧,且轴心和传动结构同步运动,用于配合蜗杆组件调整驱动机构的输出方向。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结构包括:齿轮组件,和蜗轮组件同轴联动;齿条组件,配合啮合在齿轮组件一侧,且一端转动连接在联动结构上,用于将齿轮组件传递出的转动转变为定向直线移动,从而带动联动结构移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齿条组件通过电磁离合器活动安装在门框结构一侧。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向无压风门,驱动机构驱动传动机构运动,从而通过机械传动的方式形成门体机构中的各部分同步运动,门体机构各部分同步不同向的运动可以克服不同方向的压力,减少开启门体机构所需要提供的能源损耗,并且通过传动机构配合实现的机械传动开闭门体机构,不需要气源的提供也可以在低温的环境中保证整体结构的平稳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向无压风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向无压风门的俯视图。附图中:1、门框;2、门板;3、第一铰链座;31、第二铰链座;4、电机;5、减速机;6、齿轮;7、离合器;8、齿条;9、位置传感器;10、连杆;11、立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向无压风门,包括:门体机构,安装设置在风巷内,通过不同开启方向的门体机构联动克服风巷内的开门压力;驱动机构,设置在门体机构上,用于驱动控制门体机构形成开启;传动机构,连接设置在门体机构上,且和驱动机构联动,用于在驱动机构带动下通过机械传动带动门体机构形成转动开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优选的,门体机构设置在风巷中,且门体机构中不同部分之间向不同的方向开启,驱动机构驱动传动机构运动,从而通过机械传动的方式形成门体机构中的各部分同步运动,门体机构各部分同步不同向的运动可以克服不同方向的压力,减少开启门体机构所需要提供的能源损耗,并且通过传动机构配合实现的机械传动开闭门体机构,不需要气源的提供也可以在低温的环境中保证整体结构的平稳运行。如图1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门体机构包括:门框结构,固定安装在风巷中,用于门板结构以及驱动机构的安装;门板结构,转动连接在门框结构边缘,且多组门板结构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形成联动。多组门板结构均相对门框结构沿同一时针方向旋转。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优选的,门框结构可以采用门框1,门框1安装固定在风巷的侧壁上,并且和风巷顶部相连,门框结构中转动连接有门板结构;门板结构可以采用门板2,门板2可以采用两组,两组门板2的边缘分别通过合页和相对的门框1侧边转动连接,两组门板2和门框结构内侧边缘形成间隙配合,门板2的两面均设有把手,两组门板2中均镶嵌有透明可视窗,两组门板2均位于门框1内侧边缘时侧面齐平。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优选的,两组门板2和门框1连接处通过多组合页相连,且合页连接在两组门板2相对的侧面边缘,通过门板2的边缘上合页和门框1的配合,两组门板2打相对门框1打开的方向相反,但是两组门板2转动的旋向均为顺时针或逆时针。如图1和2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联动结构,活动连接在门板结构上,用于通过移动带动多组门板结构同步转动;传动结构,一端活动连接在联动结构上,远离联动结构的一端通过机械配合结构和驱动机构连接传动,用于将驱动机构的转动转化成定向直线移动。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优选的,联动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两组门板2上的第一铰链座3和第二铰链座31以及连接在第一铰链座3和第二铰链座31之间的连杆10,第一铰链座3和第二铰链座31分别设置在两组门板2的上侧,且相对远离,第一铰链座3为三角架结构,相对门板2的侧面垂直设置,而第二铰链座31为“L”型结构,一端相对门板2的侧面垂直安装固定,另一端向远离第一铰链座3的方向延伸,第一铰链座3和第二铰链座31远离门板2的末端上均通过铅锤设置的铰链和连杆10形成转动连接,转动方向均为相对铅锤线的周向,并且为了克服连杆10水平移动时第一铰链座3和第二铰链座31末端受力水平可能形成锁死的问题,第一铰链座3和连杆10的连接位置相对第二铰链座31和连杆10的连接位置离门板2侧侧面较远,这样避免连杆10通过第一铰链座3和第二铰链座31对门板2的作用力无法带动门板2转动。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优选的,连杆10上端垂直连接设置有立杆11,立杆11呈铅锤线方向设置,立杆11上转动连接设置有传动结构,传动结构通过机械配合结构和驱动机构相连,从而在机械机构驱动下带动通过立杆11驱动连杆10移动,进而可以带动两组门板2转动。如图2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机械配合结构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无压风门,其特征在于,包括:/n门体机构,安装设置在风巷内,通过不同开启方向的门体机构联动克服风巷内的开门压力;/n驱动机构,设置在门体机构上,用于驱动控制门体机构形成开启;/n传动机构,连接设置在门体机构上,且和驱动机构联动,用于在驱动机构带动下通过机械传动带动门体机构形成转动开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无压风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体机构,安装设置在风巷内,通过不同开启方向的门体机构联动克服风巷内的开门压力;
驱动机构,设置在门体机构上,用于驱动控制门体机构形成开启;
传动机构,连接设置在门体机构上,且和驱动机构联动,用于在驱动机构带动下通过机械传动带动门体机构形成转动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无压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机构包括:
门框结构,固定安装在风巷中,用于门板结构以及驱动机构的安装;
门板结构,转动连接在门框结构边缘,且多组门板结构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形成联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无压风门,其特征在于,多组门板结构均相对门框结构沿同一时针方向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无压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联动结构,活动连接在门板结构上,用于通过移动带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和军闫业岚陈胜发张飞
申请(专利权)人:枣庄和顺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