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功能型充气挡风装置材料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9645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功能型充气挡风装置材料,包括气室,气室包括位于其前后方的挡风布,所述挡风布材料包括基体层和基体层表面通过热压复合形成的阻燃耐磨层,该阻燃耐磨层的组分至少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80~100份、DOPO衍生物40~45份,Al(O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功能型充气挡风装置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气挡风新型功能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功能型充气挡风装置材料。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工作的要求已经从过去纯粹经济收入考量,逐步转变到对安全生产和作业环境舒适度综合考虑的阶段。而煤矿的井下环境恶劣、复杂。同时湿度大,气体中的浮游杂质如煤尘等含量较高,同时存在着大量的腐蚀性气体如CO2、NO、NO2、SO2等,因此,采用良好的矿井通风设施是保证矿区安全和舒适生产的必备条件。以美澳等发达国家为例,现在还在开采的煤矿普遍矿道截面大、通风良好,具有优良的避险避灾性能。矿井通风设施按其作用不同主要分为风门、风墙、风桥、调节风窗等,其目的是控制井下风流的方向,使其按规定路线流动,保证采掘工作面及其它用风地点的有效风量,防止采空区和旧巷中的有害气体涌到矿井风流中,以保证矿井安全。传统煤矿,对于矿井通风设施一般采用砖石垒砌进行构筑,施工时间长,工作量大,拆除时易产生较多建筑垃圾,构筑物拆除后大部分不能复用。使用中一旦发生变形,更换和修复难度较大,投资大、复用率低。同时功能单一,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功能型充气挡风材料与装置。本专利技术完整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复合功能型充气挡风装置材料,所述充气挡风装置包括气室,气室包括位于其前后方的挡风布,所述挡风布材料包括基体层和基体层表面通过热压复合形成的阻燃耐磨层,该阻燃耐磨层的组分至少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80~100份、DOPO衍生物40~45份,Al(OH)320~30份,马来酸酐接枝高密度聚乙烯共聚物10份,碳粉12~15份,Al2O3粉15~20份;所述基体层为聚乙烯纤维布,基体层和阻燃耐磨层之间设有用以防割防刺,且利于收卷的强化结构层,所述强化结构层包括纵向的可卷折的高弹性金属条和横向的PVC包塑钢丝,可以将挡风布进行卷折,以利于收纳运输;所述充气挡风装置的具体结构为:包括挡风门和气室,挡风门构成整个挡风装置的外部框架,由结构性材料制成,气室包括位于其前面和后面的挡风布,以及位于侧面的连接布,所述挡风布和连接布连接构成气室结构;挡风布外部设有用于充放气的气嘴;所述气室内包括多根密排的聚氯乙烯细纤维丝,该聚氯乙烯细纤维丝连接在气室内壁上,用以对充气时使气室的外形基本保持在所期望的形状。挡风门的高度约为气室高度的一半。其中位于上方的连接布为扇形结构,适宜于矿道顶板不平整的表面。挡风门的两侧分别支撑有加强充气板。挡风门上设置有人孔。所述挡风布中间带有通道,挡风门设于其前方。挡风门通过牵拉环与矿道墙壁连接。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为:本专利技术充气式挡风装置克服了传统通风设施的缺点,产品主要用于矿山井下风流调节、矿道密闭,实现了多功能的复合,通过挡风布的结构设计,以及多层组分的设计选择,提高了耐磨性和阻燃性。使整个装置具有耐磨、阻燃、防割、防刺等功能。提高了挡风效果和使用寿命,同时特殊情况下,也可作为隔离墙,用于隔离火灾现场,防止事故扩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复合功能型充气挡风装置结构图。图2为图1另一角度视图。图3为气室结构图。图4a为气室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b为气室内部实物图。图5为强化结构层示意图。图6为挡风布纵向截面图。图7为复合功能型充气挡风装置安装示意图。图8为加强结构示意图。图9为带人孔的复合功能型充气挡风装置示意图。图10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充气挡风装置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的挡风门示意图。图中:1-矿井矿道,2-挡风门,3-气室,4-气嘴,5-挡风布,6-连接布,7-气室内壁,8-聚氯乙烯细纤维丝,9-高弹性金属条;10-PVC包塑钢丝;11-加强充气板,12-人孔,13-牵拉环,14-推拉吊杆,15-推拉门,16-加强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作为例示,并非用于限制本申请。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复合功能型充气挡风材料与装置,是为了适应煤矿井下作业的特点,对复杂环境下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防范,并能够良好的完成矿山井下作业的风流调节和矿道密闭工作,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作为隔离墙,用于隔离火灾现场,防止事故扩大等作用。下面对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复合功能型充气挡风装置的结构进行示意性说明。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复合功能型充气挡风装置,置于矿井的矿道1内,包括挡风门2和气室3,挡风门2构成整个挡风装置的外部框架,可由结构性材料制成,挡风门的高度约为气室3高度的一半。气室包括位于其前面和后面的挡风布5,以及位于侧面的连接布6。所述挡风布5和连接布6连接构成气室结构。挡风布外部设有用于充放气的气嘴4。其中位于上方的连接布6为扇形结构,适宜于矿道顶板不平整的表面。位于气室3前面和后面的挡风布5的形状与矿道的截面形状相适应,为一种板式充气布。可以设计为全遮挡的,也可以设计成中间带有通道的结构。挡风布5包括基体层和基体层表面通过热压复合形成的阻燃耐磨层,中间可热压复合有防刺防割的强化结构层。该基体层由厚300聚乙烯纤维布制作,充气压力70-120千帕,抗风压0.2千牛/每平方米,在实际测试中发现,对于不同厚度的纤维布,提高到300毫米以上时,其绝热系数和抗风压的差别很小,因此为节约成本,一般采用厚300的聚乙烯纤维布制作基体层。连接布同样由厚300的聚乙烯纤维布制作,充气压力70-120千帕,抗风压0.2千牛/每平方米。在表面阻燃耐磨层的材料选择上,由于其主要面对矿道,因此在聚乙烯材料基础上,增加了耐磨组分和阻燃剂,使其能够适应井下复杂环境中的运输、拖曳,提高了耐磨性和使用寿命。并在发生意外时能够起到一定的阻燃作用,提高安全性。该阻燃耐磨层的其组分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80~100份、DOPO衍生物40~45份,Al(OH)320~30份,马来酸酐接枝高密度聚乙烯共聚物10份,碳粉12~15份,Al2O3粉15~20份。以上材料组分的选择,在传统聚乙烯的基础上,协同有机阻燃和无机阻燃的作用,加入了DOPO衍生物和Al(OH)3两种组分的无卤阻燃剂,在井下环境发生火灾时,能够隔离火灾现场,经过设计组分,充分发挥Al(OH)3分解反应阻燃的效果,降低了成本,同时无卤无烟、无有毒气体产生,提高了井下工人的人身安全性。同时加入了耐磨组分Al2O3粉,使其弥散分布在表面层,提高了耐磨性和使用寿命。该挡风布的加工方法采用将原料共混,在双螺杆机中挤出造粒,再水冷切粒得复合材料颗粒;通过双螺杆熔融纺丝机制备纤维线,然后制成阻燃耐磨层材料。随后与强化结构层和基体层热压复合得到。该挡风布的主要性能如表1所示表1挡风布性能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气室的挡风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功能型充气挡风装置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挡风装置包括气室,气室包括位于其前后方的挡风布,所述挡风布材料包括基体层和基体层表面通过热压复合形成的阻燃耐磨层,该阻燃耐磨层的组分至少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80~100份、DOPO衍生物40~45份,Al(O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功能型充气挡风装置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挡风装置包括气室,气室包括位于其前后方的挡风布,所述挡风布材料包括基体层和基体层表面通过热压复合形成的阻燃耐磨层,该阻燃耐磨层的组分至少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80~100份、DOPO衍生物40~45份,Al(OH)320~30份,马来酸酐接枝高密度聚乙烯共聚物10份,碳粉12~15份,Al2O3粉15~20份;
所述基体层为聚乙烯纤维布,基体层和阻燃耐磨层之间设有用以防割防刺,且利于收卷的强化结构层,所述强化结构层包括纵向的可卷折的高弹性金属条和横向的PVC包塑钢丝,可以将挡风布进行卷折,以利于收纳运输;
所述充气挡风装置的具体结构为:包括挡风门和气室,挡风门构成整个挡风装置的外部框架,由结构性材料制成,气室包括位于其前面和后面的挡风布,以及位于侧面的连接布,所述挡风布和连接布连接构成气室结构;挡风布外部设有用于充放气的气嘴;所述气室内包括多根密排的聚氯乙烯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纯爱李承浩许成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升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