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唑来膦酸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荧光传感器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荧光分析
,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唑来膦酸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荧光传感器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唑来膦酸(zoledronicacid,ZA)是一种杂环咪唑类第三代双膦酸盐。双膦酸盐具有高钙亲和力和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ZA在代谢性骨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被广泛地扩展到抑制骨吸收,成为治疗Paget病、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等疾病的优先选择。此外,它还可能直接具有抗肿瘤作用。至今,已经开发了许多检测唑来膦酸的传统方法,包括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IEC)、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反相液相色谱法(RP-LC)、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这些方法大多依赖于色谱分析,存在样品纯化复杂、仪器复杂、过程耗时等一系列缺点,限制了它们在实际样品测定中的应用。硫是一种丰富的生物活性元素,具有催化、抗氧化、杀菌、抗癌等功能,但其由于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好,极大地限制了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因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唑来膦酸的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探针为硫量子点-Fe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唑来膦酸的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探针为硫量子点-Fe3+复合荧光探针。
2.一种检测唑来膦酸的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硫量子点的合成:将碱、硫粉和分散剂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后进行加热反应,得硫纳米粒子溶液,将硫纳米粒子溶液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产物在紫外灯照射下显蓝色即得到硫量子点溶液;所述分散剂为聚乙二醇;
(2)配制Fe3+溶液;
(3)向缓冲溶液中加入硫量子点溶液和Fe3+溶液,孵化,制得硫量子点-Fe3+复合荧光探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硫粉选自升华硫粉、单质硫、硫磺块、硫磺粒和硫磺粉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步骤(1)中,所述碱为氢氧化钠;
和/或,步骤(1)中,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400-1000;
和/或,步骤(1)中,碱、硫粉和分散剂的用量比为2-4:1.0-1.6:2-4(w/w/v);
和/或,步骤(1)中,加热反应的温度为60-80℃,时间为60-80h;
和/或,步骤(1)中,所述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为0.75-7.5%;
和/或,步骤(1)中,所述硫纳米粒子溶液与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比为2-4:3-5;
和/或,步骤(1)中,所述硫纳米粒子溶液与过氧化氢溶液的混合反应在室温和常压条件下进行,反应时间为1-3h;
和/或,步骤(2)中,用于配制Fe3+溶液的原料选自硫酸铁、氯化铁中的至少一种;用于配制Fe3+溶液的溶剂为水;
和/或,步骤(2)中,所述Fe3+溶液中,Fe3+离子的浓度为0.01mol/L;
和/或,步骤(3)中,所述缓冲溶液选自柠檬酸-柠檬酸钠、醋酸-醋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步骤(3)中,所述缓冲溶液的pH为3.0-6.6;
和/或,步骤(3)中,所述缓冲溶液、硫量子点溶液和Fe3+溶液的体积比为1000-2000:50-100:50-100;
和/或,步骤(3)中,所述硫量子点-Fe3+复合荧光探针体系中Fe3+离子的终浓度为100-400μmol/L。
4.一种检测唑来膦酸的荧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传感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探针或如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荧光探针以及检测唑来膦酸的标准工作曲线,所述标准工作曲线由所述荧光探针与不同浓度的唑来膦酸标准溶液进行混合反应后通过荧光法测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燚,谭娟,付文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