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撞击速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9927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撞击速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控制方法首先获取目标参数,其中,目标参数包括环境参数以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试验数据。然后基于目标参数,确定出台车运动数学模型以及预设神经网络。之后,将期望碰撞点速度输入台车运动数据模型或预设神经网络,确定出目标台车脱钩位置以及脱钩点速度。可见,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撞击速度的控制方法首先创建台车运动数学模型或预设神经网络,通过台车运动数学模型或预设神经网络预测期望碰撞点速度对应的台车脱钩以及脱钩点速度,提高了碰撞速度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撞击速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撞击速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轨道车辆一旦发生碰撞事故,会危及乘客的人身安全,因此,为了减轻列车碰撞事故造成的损失,通常需要对轨道车辆进行实车撞击试验来测试轨道车辆的各部位的耐撞性,以便对轨道车辆进行改进,降低轨道车辆碰撞事故的损失。目前,机车牵引方式的轨道车辆碰撞试验中,如图1所示,驱动机车和碰撞台车通过钩缓装置连接在一起向前方运动,当二者速度达到一定速度时,驱动机车与碰撞台车脱离,碰撞台车在没有牵引力的作用下做自由减速运动。而驱动机车与碰撞台车脱钩时的速度以及脱钩位置由操控者进行人为控制,这种方式可能会对操控者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并且,台车减速过程是一个人为不可控制的惰行控制环节,因此无法精准的控制碰撞速度。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撞击速度的控制方法,能够提高碰撞速度的精准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大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锁的数据处理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撞击速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目标参数,所述目标参数包括环境参数以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试验数据;/n基于所述目标参数,确定出台车运动数学模型以及预设神经网络;/n将期望碰撞点速度输入所述台车运动数据模型或所述预设神经网络,确定出目标台车脱钩位置以及脱钩点速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撞击速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参数,所述目标参数包括环境参数以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试验数据;
基于所述目标参数,确定出台车运动数学模型以及预设神经网络;
将期望碰撞点速度输入所述台车运动数据模型或所述预设神经网络,确定出目标台车脱钩位置以及脱钩点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撞击速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参数包括风速、风向、台车速度、台车自重、配重、铁轨的潮湿程度以及铁轨的清洁度,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参数,确定出台车运动数学模型,包括:
基于所述风速、所述风向、所述台车速度,创建风阻模型,由所述风阻模型输出空气阻力;
基于所述台车自重、所述配重、所述铁轨的潮湿程度以及所述铁轨的清洁度,创建轮轨粘着模型,由所述轮轨粘着模型输出轮轨粘着阻力;
基于所述空气阻力、所述轮轨粘着阻力以及牵引力,确定出单车运动控制模型以及编组车辆运动控制模型,由所述单车运动控制模型输出单车运行的目标速度以及目标加速度,由所述编组车辆运动控制模型输出编组车辆运行的目标速度以及目标加速度;
确定所述风阻模型、所轮轨粘着模型、所述单车运动控制模型以及所述编组车辆运动控制模型为所述台车运动数学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撞击速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台车的实际加速度;
基于所述实际加速度以及所述目标加速度,校正所述单车运动控制模型以及所述编组车辆运动控制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撞击速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试验数据包括驱动车和台车的实时位置、速度、加速度、碰撞时的速度和应力,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参数,确定出所述预设神经网络,包括:
基于所述台车的实时位置、速度、加速度、碰撞时的速度和应力,训练所述预设神经网络;
基于所述驱动车和台车的实时位置、速度、加速度、碰撞时的速度和应力,测试所述预设神经网络。


5.一种撞击速度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参数,所述目标参数包括环境参数以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试验数据;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参数,确定出台车运动数学模型以及预设神经网络;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将期望碰撞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青李本怀王璐程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