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馏柴油催化转化制芳烃和轻质油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9367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直馏柴油催化转化制芳烃和轻质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直馏柴油进行脱除碱性氮化物预处理得到脱除碱性氮化物的直馏柴油;2)上述脱除碱性氮化物的直馏柴油以过渡金属离子改性的纳米ZSM‑5分子筛催化剂作为反应催化剂进行催化转化反应,得到所述芳烃和轻质油。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脱除碱性氮化物的直馏柴油为反应原料、改性纳米ZSM‑5分子筛为催化剂进行催化转化反应,催化剂反应活性高,反应更加充分,柴油大分子转化率提高,芳烃目的产物产率提高,抑制干气副产品的生成,并减缓催化剂结焦速度,延长单程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馏柴油催化转化制芳烃和轻质油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直馏柴油催化转化
,特别涉及一种直馏柴油催化转化制芳烃和轻质油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柴油需求于2015年达到峰值后已逐步降低,而高品质汽油需求持续增长,柴汽比逐年下降已成必然趋势,并且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预计截止2020年将降至1.3左右,截止2030年将降至1.1左右。因此,炼化产品结构优化、降低柴汽比既是“十三五”期间炼化行业满足市场需求、社会需求、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炼化企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降低柴汽比主要从增产汽油、减产柴油、优化利用或消化柴油资源等几个方面考虑,减产柴油措施包括改进生产工艺、增大催化柴油等劣质柴油加氢裂化规模、增加柴油出口和鼓励柴油销售、利用油品价格杠杆等,而在优化利用或消化柴油资源方面,柴油催化转化可作为炼化一体化企业降低柴汽比的重要途径之一。直馏柴油占柴油总量的比例约为50%,减少直馏柴油产量或将其转化为其它高附加值产品,以适应未来汽油、柴油需求的变化,对调节炼厂供应柴汽比、保证我国成品油市场的供需平衡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馏柴油催化转化制芳烃和轻质油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A.在直馏柴油中加入酸性物质进行脱除碱性氮化物预处理,得到脱除碱性氮化物的直馏柴油;所述酸性物质为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中的一种或两种;/nB.以改性纳米ZSM-5分子筛催化剂作为反应催化剂对所述脱除碱性氮化物的直馏柴油进行催化转化反应,得到芳烃和轻质油;其中,改性纳米ZSM-5分子筛催化剂是通过引入过渡金属离子对纳米ZSM-5分子筛催化剂进行改性后得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馏柴油催化转化制芳烃和轻质油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直馏柴油中加入酸性物质进行脱除碱性氮化物预处理,得到脱除碱性氮化物的直馏柴油;所述酸性物质为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中的一种或两种;
B.以改性纳米ZSM-5分子筛催化剂作为反应催化剂对所述脱除碱性氮化物的直馏柴油进行催化转化反应,得到芳烃和轻质油;其中,改性纳米ZSM-5分子筛催化剂是通过引入过渡金属离子对纳米ZSM-5分子筛催化剂进行改性后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步骤A中,所述酸性物质的质量为直馏柴油质量的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中,进行脱除碱性氮化物预处理的具体步骤包括:将酸性物质加入直馏柴油中,震荡2-6h,使酸性物质固体粉末溶解,静置24-48h分层,上层液体即为脱除碱性氮化物的直馏柴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改性纳米ZSM-5分子筛催化剂通过包含如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B1.将纳米ZSM-5分子筛催化剂在300-700℃下焙烧4-20小时;其中,焙烧温度优选为400-600℃,焙烧时间优选为4-8小时;
B2.将经过焙烧的纳米ZSM-5分子筛催化剂用浓度为0.05-1.0mol/L的硝酸铵溶液进行离子交换处理,其中,所述的焙烧后的纳米ZSM-5分子筛催化剂与所述硝酸铵溶液的液固体积比为1:1-20:1,优选为3:1-10:1;然后,将经过离子交换处理的催化剂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在300-700℃下焙烧4-20小时得到氢型纳米ZSM-5分子筛催化剂;其中,焙烧温度优选为400-600℃,焙烧时间优选为4-8小时;
B3.用浓度为0.1-2mol/L的过渡金属离子前驱体的溶液对所述氢型纳米ZSM-5分子筛催化剂进行浸渍;其中,所述过渡金属离子前驱体的溶液与所述氢型纳米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体积比为1:1-10:1;所述过渡金属离子前驱体为过渡金属离子对应的硝酸盐或盐酸盐;其中,所述浸渍的温度优选为20-90℃,浸渍的时间优选为0.5-24小时;
B4.将B3浸渍后的产物进行固液分离,对分离得到的固体进行干燥,然后在200-600℃下进行焙烧,得到所述过渡金属离子改性的纳米ZSM-5分子筛;
优选地,步骤B1、B2、B4中所述焙烧的气氛分别为空气、氮气、氦气、氩气、氧气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江刘家旭田亮王小强程中克杨利斌常桂祖孟宏穆珍珍张志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