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5291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0:25
一种C

A kind of 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5-C6轻烃异构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轻烃异构化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将低碳直链烷烃通过临氢异构化生成支链烷烃以提高辛烷值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原油的一次及二次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以C5和C6烷烃为主要组分的轻烃馏分。轻烃异构化技术能够将轻烃中的正构烷烃转化成异构烷烃,从而提高异构化产物的辛烷值。异构化油含硫量很低,不含烯烃和芳烃,且研究法和马达法辛烷值只相差1-2个单位,是一种理想的清洁汽油调和组分。另外,异构化油的加入能够提高汽油的前端辛烷值,使其具有均匀的抗爆性能,可以改善发动机的启动性能。CN101544905B公开了一种轻烃异构化方法,轻烃原料先经脱异戊烷塔分离,塔顶物流作为产品引出,塔底物流进入前部异构化反应器内发生异构化反应。前部反应器的出料经气液分离后,所得液相物流在脱异己烷塔内进行分离。脱异己烷塔的塔顶和塔底物流作为产品去汽油稳定系统,侧线物流引入到后部异构化反应器内继续反应。后部异构化反应器的出料经气液分离后,所得液相物流全部返回脱异己烷塔。CN104892337A公开了一种低碳正构烷烃低温异构化方法,先采用两个精馏塔将原料分离,得到异构C5、正构C5、异构C6和重烃馏分,然后将正构C5和重烃混合后通入异构化反应器。反应器的出料经气液分离后,所得液相物流再与新鲜原料混合后进行精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5-C6轻烃异构化方法,该法能大幅提高原料中烷烃的异构化率,降低C7及以上组分的裂化率,进而有效提高异构化产品的液收和辛烷值。>本专利技术提供的C5-C6轻烃异构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C5-C6轻烃通入脱异戊烷塔进行精馏,异戊烷馏分从塔顶排出,塔侧线排出的正戊烷馏分进入第一反应器进行异构化反应,C6+馏分从塔底排出,将第一反应器的排出物进行气液分离后,所得液相物料返回脱异戊烷塔;(2)将脱异戊烷塔底排出的C6+馏分送入脱异己烷塔,塔顶排出富含二甲基丁烷的馏分,塔侧线排出的富含单甲基戊烷和正己烷的馏分进入第二反应器进行异构化反应,塔底排出C7+馏分,将第二反应器的排出物进行气液分离后,所得液相物料与脱异戊烷塔底排出的C6+馏分混合后进入脱异己烷塔。本专利技术方法通过设置串连的脱异戊烷塔和脱异己烷塔,从塔顶排出高辛烷值组分,再对塔侧线排出的低辛烷值组分分别进行异构化,并将两股异构化产物中的液相分别返回其上游精馏塔,另外,将C7+馏分排出装置,可有效减少其进入异构化反应器的量,显著提高异构化产品的辛烷值和液体收率,并减少催化剂积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轻烃异构化是一个可逆放热反应,由于受到热力学平衡的限制,正构烷烃无法完全转化。一次通过流程生产的异构化油的辛烷值通常不超过84。若要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辛烷值,就需要将正构烷烃以及低辛烷值的单支链烷烃分离,然后循环至反应系统进一步反应。另外,轻烃原料中经常会带有一定量的C7及以上组分,这些组分进入异构化反应器中会发生裂化反应,从而导致催化剂积炭速率提高,异构化产品的液体收率降低。本专利技术方法通过脱异戊烷塔和脱异己烷塔,将C5-C6轻烃中C5和C6组分中的高辛烷值组分分别分出,再分别对低辛烷值组分—正戊烷、单甲基戊烷和正己烷进行异构化,可大幅提高产品异构化率和液体收率,减少催化剂积碳,延长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中,可针对轻烃原料中的低辛烷值C5组分(正戊烷)和低辛烷值C6组分(单甲基戊烷和正己烷)发生异构化反应的难易程度调整反应条件。在异构化催化剂存在下,正戊烷的异构化反应速率较慢,而且基本不发生裂解反应,可采用较高的反应温度。单甲基戊烷和正己烷的异构化反应速率相对较快,而且在高温下易发生裂化,影响异构化产品的液体收率,加快催化剂的积炭,可采用较低的反应温度,并适当提高氢/烃比。本专利技术方法(1)步中,脱异戊烷塔用于分离轻烃中的异戊烷、正戊烷和C6+馏分,脱异戊烷塔的塔顶温度优选20~50℃,塔侧线排出正戊烷馏分的温度优选35~65℃,塔底温度优选70~100℃,塔顶压力优选0.1~0.5MPa。塔顶回流比,即回流物与塔顶采出物料的质量比优选4~8,理论塔板数优选60~100。塔顶排出的异戊烷馏分中异戊烷含量不小于75质量%,优选不小于83质量%。塔侧线排出的正戊烷馏分中的正戊烷含量不小于85质量%,优选不小于90质量%。(1)步第一反应器进行异构化反应的温度优选125~350℃,压力优选1~3MPa,进料质量空速优选0.2~10h-1、更优选0.5~3h-1,氢/烃摩尔比优选0.05~5、更优选0.1~3。本专利技术方法(2)步中,脱异己烷塔用于将C6组分中的高辛烷值异构烷烃与低辛烷值烷烃组分以及C7+馏分分离,脱异己烷塔的塔顶温度优选60~100℃,塔侧线排出富含单甲基戊烷和正己烷馏分的温度优选80~120℃,塔底温度优选100~140℃,塔顶压力优选0.15~0.5MPa。塔顶回流比优选3~6,理论塔板数优选60~100。(2)步中,脱异己烷塔塔顶排出的富含二甲基丁烷的馏分中二甲基丁烷含量不小于60质量%,优选不小于65质量%。塔侧线排出的富含单甲基戊烷和正己烷的馏分中单甲基戊烷和正己烷含量大于85质量%,优选大于90质量%,C7+组分含量小于0.5质量%,优选小于0.3质量%。(2)步第二反应器进行异构化反应的温度优选100~300℃,压力优选1~3MPa,进料质量空速优选0.2~10h-1、更优选0.5~3h-1,氢/烃摩尔比优选1.5~5、更优选1.5~4。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二反应器进行异构化反应的温度比第一反应器进行异构化反应的温度低25~50℃。本专利技术所述压力均为绝对压力。本专利技术方法所用的异构化催化剂可为各种类型,如沸石型、固体超强酸型和氯化氧化铝型异构化催化剂。优选地,所述的沸石型异构化催化剂包括复合载体和以复合载体为基准计算的含量为0.01~2.0质量%的Ⅷ族金属,所述的复合载体包括10~90质量%的氧化铝和10~90质量%的沸石,所述的沸石选自丝光沸石、Beta沸石、SAPO或EU-1。上述类型的异构化催化剂优选包括0.01~2.0质量%的Ⅷ族金属和复合沸石载体,所述复合沸石载体由10~90质量%的氧化铝和10~90质量%的复合沸石组成,其中复合沸石为1~99质量%的Beta沸石和1~99质量%的丝光沸石。上述含沸石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将预定量的沸石和氧化铝成型得到载体,成型方法优选挤条成型,将成型后载体用常规方法,如浸渍法负载Ⅷ族金属即得到催化剂。所述的固体超强酸异构化催化剂包括0.05~2质量%的Ⅷ族金属和98-99.95质量%的负载硫酸根的氧化锆载体,催化剂中以硫元素计的硫含量为0.5-4质量%。优选地,所述的固体超强酸异构化催化剂包括0.05~2质量%的Ⅷ族金属和98~99.95质量%的负载硫酸根的混合氧化物载体,所述混合氧化物载体含10~70质量%的氧化铝和30~90质量%的氧化锆,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5-C6轻烃异构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C5-C6轻烃通入脱异戊烷塔(4)进行精馏,异戊烷馏分从塔顶排出,塔侧线排出的正戊烷馏分进入第一反应器(20)进行异构化反应,C6+馏分从塔底排出,将第一反应器的排出物进行气液分离后,所得液相物料返回脱异戊烷塔;
(2)将脱异戊烷塔底排出的C6+馏分送入脱异己烷塔(33),塔顶排出富含二甲基丁烷的馏分,塔侧线排出的富含单甲基戊烷和正己烷的馏分进入第二反应器(49)进行异构化反应,塔底排出C7+馏分,将第二反应器的排出物进行气液分离后,所得液相物料与脱异戊烷塔底排出的C6+馏分混合后进入脱异己烷塔。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步中脱异戊烷塔的塔顶温度为20~50℃,塔侧线排出正戊烷馏分的温度为35~65℃,塔底温度为70~100℃,塔顶压力为0.1~0.5MPa。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步中塔顶排出的异戊烷馏分中异戊烷含量不小于75质量%,塔侧线排出的正戊烷馏分中正戊烷的含量不小于85质量%。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步第一反应器进行异构化反应的温度为125~350℃,压力为1~3MPa,进料质量空速为0.2~10h-1,氢/烃摩尔比为0.05~5。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2)步中脱异己烷塔的塔顶温度为60~100℃,塔侧线排出富含单甲基戊烷和正己烷馏分的温度为80~120℃,塔底温度为100~140℃,塔顶压力为0.15~0.5MPa。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2)步中塔顶排出富含二甲基丁烷的馏分中二甲基丁烷含量不小于60质量%。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晨任坚强张新宽于中伟张秋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