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JSR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362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获得残像特性及耐光性优异且密封剂周边的显示不均少的液晶元件的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元件。一种液晶取向剂,含有具有式(1)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化合物[A]与具有式(2)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化合物[B],或者含有具有式(1)所表示的部分结构与式(2)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化合物[C]。式(1)中,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元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元件。
技术介绍
液晶元件具备具有使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在一定方向上取向的功能的液晶取向膜。通常,液晶取向膜是通过将使聚合物成分溶解于有机溶媒中而成的液晶取向剂涂布于基板表面,优选为进行加热而形成于基板上。近年来,大画面且高精细的液晶电视成为主体,另外,智能手机或平板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等小型显示终端的普及推进,对液晶元件的高品质化的要求相较于之前提高。因此,之前为了改善液晶取向膜的功能、使液晶显示元件的各种特性优异,提出了各种液晶取向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技术公开了在液晶取向剂中含有具有受阻胺结构的成分或具有受阻酚结构的成分,由此改善液晶显示元件的特性。具体而言,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液晶取向剂中含有侧链具有受阻胺结构或受阻酚结构的聚合物。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液晶取向剂中含有主链中具有受阻胺结构的聚合物。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在液晶取向膜中含有具有受阻胺结构的成分或具有受阻酚结构的成分与聚合物的反应生成物。[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24401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4-109720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4-15734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液晶元件不仅如之前那样用于个人计算机等显示终端,而且用于例如液晶电视、汽车导航系统(carnavigationsystem)、移动电话、智能手机、信息显示器、相位差膜、调光膜等与室内及室外无关的多种多样的用途。另外,随着使用用途的扩大,设想液晶元件在比之前更严酷的环境下使用。具体而言,液晶元件有时因长时间的连续驱动而长时间照射背光灯,或在高温环境下使用。另一方面,对液晶元件的高功能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要求即使在严酷的环境条件下也可维持元件功能。另外,近年来以智能手机或平板PC为代表的触摸屏式的小型显示面板的开发得到发展。在触摸屏式的显示面板中,为了兼顾进一步增大触摸屏的可动面积与液晶面板的小型化,尝试实现窄边缘化。随着所述液晶面板的窄边缘化,由于经年等在密封剂周边有时会视认到由液晶取向膜引起的显示不均。为了实现液晶面板的高精细化、高寿命化,要求一种长期不易视认到所述密封剂周边的显示不均(耐边框不均(bezelmura)性高)的液晶元件。进而,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若液晶取向膜中的残留电荷(残留直流(directcurrent,DC))大,则成为产生所谓的残像(也将其称为DC残像)的原因,即,在切换图像后残留之前显示的图像的影响。为了确保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要求尽可能不易生成残像。本专利技术是鉴于所述情况而形成,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获得残像特性及耐光性优异且密封剂周边的显示不均少的液晶元件的液晶取向剂。[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人.等人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课题进行了努力研究,尝试了使具有捕捉自由基或离子的功能的部分结构与可再生所述部分结构所带来的自由基或离子的捕捉功能的部分结构这两者存在于液晶取向膜中。于是发现,根据所述技术,可减少密封剂周边的显示不均,并且可获得残像特性及耐光性优异的液晶元件,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具体而言,由本专利技术来提供以下的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元件。[1]一种液晶取向剂,含有具有下述式(1)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化合物[A]与具有下述式(2)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化合物[B],或者含有具有下述式(1)所表示的部分结构与下述式(2)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化合物[C];[化1](式(1)中,R1为氢原子、碳数1~20的烷基、碳数6~20的芳基、碳数7~13的芳烷基或1,3-二氧代丁基;R2~R5分别独立地为碳数1~6的烷基、碳数6~12的芳基或碳数7~13的芳烷基;X1为单键、羰基、**-(CH2)n-O-(其中,n为1~4的整数)、**-O-或**-CONH-;X2~X5分别独立地为单键、羰基、**-CH2-CO-或**-CH2-CH(OH)-;其中,“**”表示与式(1)中的哌啶环键结的键结键;“*”表示键结键;式(2)中,R6为碳数4~16的一价烃基或者在所述烃基的碳骨架链中具有氧原子或硫原子的一价基;R7为碳数1~16的一价烃基或者在所述烃基的碳骨架链中具有氧原子或硫原子的一价基;a为0~3的整数;其中,在a为2或3的情况下,式中的多个R7可相同,也可不同;“*”表示键结键)。[2]一种液晶取向膜,是使用根据所述[1]所述的液晶取向剂而形成。[3]一种液晶元件,包括根据所述[2]所述的液晶取向膜。[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液晶取向剂,可获得残像特性及耐光性优异且密封剂周边的显示不均少(耐边框不均性优异)的液晶元件。另外,可形成对基板的密接性优异的液晶取向膜。附图说明图1为边缘场切换(FringeFieldSwitching,FFS)型液晶显示元件的概略构成图。图2(a)、图2(b)为用于制造摩擦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的上电极的平面示意图。图2(a)为上电极的顶视图,图2(b)为上电极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表示四系统的驱动电极的图。[符号的说明]10:液晶显示元件11a、11b:玻璃基板12:液晶取向膜13:上电极14:绝缘层15:底电极16:液晶层A、B、C、D:电极具体实施方式《液晶取向剂》本专利技术的液晶取向剂为聚合物成分优选地溶解或分散在有机溶媒中而成的液状的聚合物组合物。所述液晶取向剂含有具有所述式(1)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化合物[A]与具有所述式(2)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化合物[B],或者含有具有所述式(1)所表示的部分结构与所述式(2)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化合物[C]。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液晶取向剂中含有的各成分及视需要而任意调配的其他成分进行说明。(所述式(1)所表示的部分结构)关于所述式(1),作为R1的碳数1~20的烷基,例如可列举: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十九烷基等,可为直链状,也可为分支状。作为碳数6~20的芳基,例如可列举:苯基、3-氟苯基、3-氯苯基、4-氯苯基、4-异丙基苯基、4-正丁基苯基、3-氯-4-甲基苯基、4-吡啶基、2-苯基-4-喹啉基、2-(4'-叔丁基苯基)-4-喹啉基、2-(2'-硫代苯基)-4-喹啉基等。作为碳数7~13的芳烷基,例如可列举苄基、苯乙基等。作为R2~R5的碳数1~6的烷基、碳数6~12的芳基及碳数7~13的芳烷基可分别列举所述R1的说明中作为碳数1~6的烷基、碳数6~12的芳基及碳数7~13的芳烷基而例示的化合物。所述式(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晶取向剂,含有具有下述式(1)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化合物[A]与具有下述式(2)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化合物[B],或者含有具有下述式(1)所表示的部分结构与下述式(2)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化合物[C];/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21 JP 2019-0539661.一种液晶取向剂,含有具有下述式(1)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化合物[A]与具有下述式(2)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化合物[B],或者含有具有下述式(1)所表示的部分结构与下述式(2)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化合物[C];



式(1)中,R1为氢原子、碳数1~20的烷基、碳数6~20的芳基、碳数7~13的芳烷基或1,3-二氧代丁基;R2~R5分别独立地为碳数1~6的烷基、碳数6~12的芳基或碳数7~13的芳烷基;X1为单键、羰基、**-(CH2)n-O-、**-O-或**-CONH-,其中,n为1~4的整数;X2~X5分别独立地为单键、羰基、**-CH2-CO-或**-CH2-CH(OH)-;其中,“**”表示与式(1)中的哌啶环键结的键结键;“*”表示键结键;
式(2)中,R6为碳数4~16的一价烃基或者在所述烃基的碳骨架链中具有氧原子或硫原子的一价基;R7为碳数1~16的一价烃基或者在所述烃基的碳骨架链中具有氧原子或硫原子的一价基;a为0~3的整数;其中,在a为2或3的情况下,式中的多个R7可相同,也可不同;“*”表示键结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含有所述化合物[A]与所述化合物[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中所述化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下栄里子樫下幸志
申请(专利权)人:JSR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