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抓取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抓具
,具体涉及一种抓取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某些设备中,零部件需要在狭小空间内进行安装、拆卸或更换等操作,这些零部件上部具有一字型把手结构。例如,在用于核电站的过滤器中,滤芯或滤芯保持架上部设有一字型把手结构,需要通过抓具对滤芯或滤芯保持架进行各项操作。然而,现有的抓具无法适用于上述狭小空间内带有一字型把手的零部件的抓取和存放,特别是在狭小空间内更加不便于对抓具中抓钩与一字型把手之间进行周向定位,从而容易影响到抓具的操作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抓取机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抓取机构,包括:第一筒体;钩爪组件,至少部分位于第一筒体内,钩爪组件可相对于第一筒体转动;多个第一定位件,沿第一筒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在第一筒体的底部,各第一定位件沿第一筒体的轴向可移动;至少一个第二定位件,位于多个第一定位件的上方并与钩爪组件同步转动,当多个第一定位件处于自由状态时,第一定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筒体(10);/n钩爪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筒体(10)内,所述钩爪组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筒体(10)转动;/n多个第一定位件(21),沿所述第一筒体(10)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10)的底部,各所述第一定位件(21)沿所述第一筒体(10)的轴向可移动;/n至少一个第二定位件(22),位于多个所述第一定位件(21)的上方并与所述钩爪组件同步转动,当多个所述第一定位件(21)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第一定位件(21)与所述第二定位件(22)之间具有间隙,当多个所述第一定位件(21)中的部分被抵顶后向上移动时,该部分的所述第一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筒体(10);
钩爪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筒体(10)内,所述钩爪组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筒体(10)转动;
多个第一定位件(21),沿所述第一筒体(10)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10)的底部,各所述第一定位件(21)沿所述第一筒体(10)的轴向可移动;
至少一个第二定位件(22),位于多个所述第一定位件(21)的上方并与所述钩爪组件同步转动,当多个所述第一定位件(21)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第一定位件(21)与所述第二定位件(22)之间具有间隙,当多个所述第一定位件(21)中的部分被抵顶后向上移动时,该部分的所述第一定位件(21)与所述第二定位件(22)中的至少部分接触,以限制所述第二定位件(22)和所述钩爪组件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定位件(22)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定位件(22)沿所述钩爪组件的周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定位件(21)围成的区域与多个所述第二定位件(22)围成的区域在所述第一筒体(10)的轴向方向上的投影完全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定位件(22)在所述第一筒体(10)的轴向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筒体(10)的位置始终不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筒体(10)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滑槽(11),所述第一滑槽(11)沿所述第一筒体(10)的周向方向延伸,所述钩爪组件具有第一滑动导向件(31),所述第一滑动导向件(31)插入至所述第一滑槽(1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槽(11)的第一端在所述第一筒体(10)的轴向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滑槽(11)的第二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筒体(40),套设在所述钩爪组件上并位于所述钩爪组件和所述第一筒体(10)之间,所述第二筒体(40)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滑槽(41),所述第一滑动导向件(31)穿过所述第二滑槽(41),所述第二定位件(22)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40)的底部,
当所述钩爪组件转动时,所述第一滑动导向件(31)抵住所述第二滑槽(41)在所述第二筒体(40)周向上的槽壁以带动所述第二筒体(40)和所述第二定位件(22)转动,当所述第一定位件(21)与所述第二定位件(22)接触时,所述第二筒体(40)停止转动,在所述第二滑槽(41)的槽壁的阻挡下所述钩爪组件停止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滑槽(41)沿所述第二筒体(40)的轴向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筒体(40)与所述第一筒体(10)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件(21)和/或所述第二定位件(22)为定位柱。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承结构(50),所述支承结构(50)内具有空腔,所述支承结构(50)的底部具有通孔,所述支承结构(50)的顶部具有避让口,所述通孔和所述避让口与所述空腔连通,多个所述第一定位件(21)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一定位件(21)的底端通过所述通孔向下穿出,当所述第一定位件(21)被抵顶后向上移动时,所述第一定位件(21)的顶端通过所述避让口向上穿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底座(60),所述第一筒体(10)设置在所述底座(60)上,所述底座(60)具有导向斜面(61),多个所述第一定位件(21)位于所述导向斜面(61)的内侧且位于所述导向斜面(61)的上方。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爪组件包括钩爪结构(32)和中间配合结构,所述钩爪结构(32)在其轴向方向上可相对于所述中间配合结构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配合结构为第三筒体(33),所述钩爪结构(32)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筒体(33)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筒体(33)的侧壁上设有第三滑槽(331),所述第三滑槽(331)沿所述第三筒体(33)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钩爪结构(32)具有第二滑动导向件(321),所述第二滑动导向件(321)插入至所述第三滑槽(331)内。
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爪组件包括钩爪结构(32)和中间配合结构,所述钩爪结构(32)在其轴向方向上可相对于所述中间配合结构移动,所述第一滑动导向件(31)连接在所述中间配合结构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爪组件包括钩爪结构(32),所述钩爪结构(32)包括:
壳体(322),具有容置通道;
顶推结构(323),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容置通道内,所述顶推结构(323)具有顶推部,在所述顶推结构(323)的移动方向上与所述顶推部相邻的位置具有避让空间;
多个钩爪(324),各所述钩爪(324)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壳体(322)上,各所述钩爪(324)具有位于其转动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谛,艾长军,孟雷,王洪桥,范晨征,崔汉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