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直流转换装置及电动汽车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交直流转换装置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主要包括:交流慢充充电,简称慢充,电网的交流电通过车辆交流慢充端口,通过车载充电机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给整车动力电池充电,充电功率较小,时间较长;直流快充充电,简称快充,用非车载充电机即直流快充桩将电网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然后通过车辆直流快充接口,直接给整车动力电池实现大功率充电,充电速度快。由于双向车载充电机的成功研发及产业化普及应用,可通过车辆交流慢充端口将动力电池的能量转出,实现车对车充电,即第三种为电动车充电的方式。交流车对车充电过程中能量从放电车辆动力电池到被充车辆动力电池需经过两个车载充电机和两个交流慢充端口,现市场上车载充电机的满功率充电效率平均在94%左右,车对车充电经过两个车载充电机后,会导致充电效率降低很多,即实际车对车充电效率大约只有94%×94%=88%,需要对该现有的第三种电动车充电方式进行优化,将交流转换为直流,实现直流输入被充车辆,提升充电效率。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直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连接交流充放电线或交流慢充端口的相线L端、中线N端、第一保护接地PE_1端、充电连接确认CC端和控制导引CP端;/n用于连接直流快充接口或直流充放电线的直流电源正DC﹢端、直流电源负DC﹣端、第二保护接地PE_2端、车端充电连接确认CC2端、桩端连接确认CC1端、低压辅助电源正A﹢端和低压辅助电源负A﹣端;/n其中,所述PE_1端与所述PE_2端通过第一连接线连接;/n所述CC端与所述CC2端通过第二连接线连接;/n所述CP端与所述CC1端、所述L端与所述DC﹢端、所述N端与所述DC﹣端分别通过连接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直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连接交流充放电线或交流慢充端口的相线L端、中线N端、第一保护接地PE_1端、充电连接确认CC端和控制导引CP端;
用于连接直流快充接口或直流充放电线的直流电源正DC﹢端、直流电源负DC﹣端、第二保护接地PE_2端、车端充电连接确认CC2端、桩端连接确认CC1端、低压辅助电源正A﹢端和低压辅助电源负A﹣端;
其中,所述PE_1端与所述PE_2端通过第一连接线连接;
所述CC端与所述CC2端通过第二连接线连接;
所述CP端与所述CC1端、所述L端与所述DC﹢端、所述N端与所述DC﹣端分别通过连接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连接直流快充接口的充电通信高FCAN_H端和充电通信低FCAN_L端。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江涛,贺虹,刘立志,苏伟,蒋荣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