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保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8873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载显示屏的半自动保压设备,包括控制箱底座,所述控制箱底座上方设置有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上方设置有上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与下压板通过连接轴相连,且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上压板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并且所述压力传感器还穿过下压板对产品进行监测;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侧面还设置有连接滑轨板,所述连接滑轨板上装设有驱动模组,所述驱动模组底部与控制箱底座连接;所述驱动模组包括丝杆、套设于丝杆上并与连接滑轨板耦合的滑块、设置在驱动模组底部侧面的连接口、设置在驱动模组内部的驱动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半自动保压设备造价低、维修方便、占地面积小、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自动保压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显示屏保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自动保压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力成本的攀升,产线自动化成为了制造类企业的发展趋势。尤其产线全自动化装配设备,不但节省了人力成本,同时也提高生产效率,并且由于设备动作的一致性更高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但是全自动化装配设备并非只有利而没有弊:第一,全自动化装配设备的造价成本高,尤其是全自动化的非标设备,对于利润率不高的产品很难在投资回报率上达成目标。第二,全自动化装配设备兼容性差,转型困难,转型要更换的工装夹具数量多,对于订单少量多机种的产品并不适合于全自动化装配设备。第三,全自动化装配设备占地面积大,对于厂房面积资源紧张有限的企业并不适用。第四,全自动化装配由于结构复杂,设备维修、维护困难,并且维修成本高。第五,全自动化装配设备,尤其是全自动化的非标设备稳定性差,由于设备是由多个工序的单元设备组合在一起,控制逻辑和结构复杂,每一个工序都由执行机构和传感器配合完成,而执行机构和传感器比较多,任一发生了故障导致整个设备停机从而降低了设备的稳定性。第六,全自动化装配设备存在风险性大,设备一旦有故障只能停线,很难找到代替方案来保障生产。第七,全自动化装配设备不是任何零件的装配都能实现,有些装配难以用设备实现,如装导电胶、插排线等动作。车载显示屏产品的自动贴屏半自动保压设备结构复杂,设备维修、维护困难,并且维修成本高。正如全自动化装配设备存在几种制约因素,因此需要寻找另一种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的方案去实现车载显示屏产品的保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造价低、维修方便、占地面积小、稳定性好的半自动保压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半自动保压设备,包括控制箱底座,所述控制箱底座上方设置有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上方设置有上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与下压板通过连接轴相连,且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上压板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并且所述压力传感器还穿过下压板对产品进行监测;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侧面还设置有连接滑轨板,所述连接滑轨板上装设有驱动模组,所述驱动模组底部与控制箱底座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驱动模组包括丝杆、套设于丝杆上并与连接滑轨板耦合的滑块、设置在驱动模组底部侧面的连接口、设置在驱动模组内部的驱动电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控制箱底座内部包括电源开关、继电器、压力放大器以及PLC控制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控制箱底座与承载平台之间设置有导轨平移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导轨平移装置包括设置在控制箱上表面的导轨以及设置在导轨上方的导轨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承载平台上还设置有载料工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控制箱底座与驱动模组周边设置有锥形挡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驱动模组上方还设置有安全保护盖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安全保护盖板底部和控制箱底座上表面设置有光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锥形挡板上还设置有磁吸装置。由上可知,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第一,上模组件用于下压产品,其中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留有间隙能在上模组件下压产品时进行一定的缓冲和反馈,并且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上压板底部,同时有着限位功能;连接滑轨板引导驱动模组沿着轨迹运动,不会易位;驱动模组底部用于接通控制箱底座。第二,驱动模组外表面靠连接滑轨板一面作为丝杆被滑块套接,滑块嵌入连接滑轨板上,驱动电机带动驱动模组沿着连接滑轨板移动,连接口接入控制箱底座。第三,电源开关、继电器、压力放大器以及PLC控制器用于控制设备运动、压合力、压合时间实时监控等。第四,导轨平移装置用以拉出承载平台,方便产品的装卸;载料工装等同于夹具,用于定位夹紧产品;锥形挡板用于保护驱动模组的运动;安全保护盖板以及光栅则加强了保压设备的安全等级;磁吸装置主要功能是对承载平台在导轨平移装置上推到位进行感应,确定产品定位是否异常。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半自动保压设备造价低、维修方便、占地面积小、稳定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半自动保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设置安全保护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结构图;图4为上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侧面剖视图;附图中标记为:1、控制箱底座,2、承载平台,3、上模组件,31、上压板,32、下压板,33、连接轴,34、压力传感器,35、连接滑轨板,4、驱动模组,41、丝杆,42、滑块,43、连接口,5、导轨平移装置,6、锥形挡板,7、安全保护盖板,8、光栅,9、磁吸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下述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忙理解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图1-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半自动保压设备,包括控制箱底座1,控制箱底座1上方设置有承载平台2,承载平台2上方设置有上模组件3,上模组件3包括上压板31和下压板32,上压板31与下压板32通过连接轴33相连,且上压板31和下压板32之间留有间隙,上压板31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4,并且压力传感器34还穿过下压板32对产品进行监测;上压板31和下压板32侧面还设置有连接滑轨板35,连接滑轨板35上装设有驱动模组4,驱动模组4底部与控制箱底座1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上模组件3用于下压产品,其中上压板31和下压板32之间留有间隙能在上模组件3下压产品时进行一定的缓冲和反馈,并且压力传感器34设置在上压板31底部,同时有着限位功能;连接滑轨板35引导驱动模组4沿着轨迹运动,不会易位;驱动模组4底部用于接通控制箱底座1。具体地,上压板31和下压板32四周设置有四个连接轴33,并且上压板31和下压板32之间的间隙为3-6cm,在上模组件3压到产品后,下压板32会回弹1-2cm,对产品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并且压力传感器34能更好的反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驱动模组4包括丝杆41、套设于丝杆41上并与连接滑轨板35耦合的滑块42、设置在驱动模组4底部侧面的连接口43、设置在驱动模组4内部的驱动电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控制箱底座1内部包括电源开关、继电器、压力放大器以及PLC控制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控制箱底座1与承载平台2之间设置有导轨平移装置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导轨平移装置5包括设置在控制箱上表面的导轨以及设置在导轨上方的导轨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承载平台2上还设置有载料工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控制箱底座1与驱动模组4周边设置有锥形挡板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驱动模组4上方还设置有安全保护盖板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安全保护盖板7底部和控制箱底座1上表面设置有光栅8。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自动保压设备,包括控制箱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底座上方设置有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上方设置有上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与下压板通过连接轴相连,且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上压板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并且所述压力传感器还穿过下压板对产品进行监测;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侧面还设置有连接滑轨板,所述连接滑轨板上装设有驱动模组,所述驱动模组底部与控制箱底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自动保压设备,包括控制箱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底座上方设置有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上方设置有上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与下压板通过连接轴相连,且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上压板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并且所述压力传感器还穿过下压板对产品进行监测;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侧面还设置有连接滑轨板,所述连接滑轨板上装设有驱动模组,所述驱动模组底部与控制箱底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保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组包括丝杆、套设于丝杆上并与连接滑轨板耦合的滑块、设置在驱动模组底部侧面的连接口、设置在驱动模组内部的驱动电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保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底座内部包括电源开关、继电器、压力放大器以及PLC控制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先峰叶湘澜黄自信尹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