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装置和机床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8835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数控装置和机床,该数控装置和机床能够高精度地使驱动轴静止在指定的旋转位置。数控装置具有CPU。在与C轴座相连结的驱动轴在C轴马达的驱动下移动到指定的旋转位置时,CPU使由卡紧装置执行的对驱动轴的卡紧开始。CPU在对驱动轴的卡紧完成时,对驱动轴的指定的旋转位置与卡紧完成后的驱动轴的旋转位置之间的偏差量是否小于或等于判定阈值进行判断。在CPU判断为偏差量大于判定阈值时,CPU进行由卡紧装置执行的对驱动轴的松开,之后,进行对驱动轴的卡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控装置和机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控装置和机床。
技术介绍
日本特许公开2016-085650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数控装置,该数控装置控制具有作为旋转轴的C轴和作为倾斜轴的A轴的机床。C轴为保持作为加工对象的工件且旋转的轴。A轴是用于变更C轴的倾斜程度的轴。机床具有以工件能够旋转的方式保持该工件的工件保持机构。工件保持机构具有A轴座。A轴座设置为能够旋转。A轴马达使与A轴座相连结的支承轴旋转。A轴座与支承轴一体地旋转,向任意方向倾斜。数控装置能够通过控制A轴马达的输出轴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量,来调整A轴座的倾斜角度。有时,针对机床设置卡紧装置,该卡紧装置用于将旋转后的支承轴卡紧,以抑制支承轴进行超出指定旋转量的旋转。有时,在卡紧装置将支承轴卡紧的情况下,支承轴会发生微小的旋转。有时,在支承轴的旋转量较大时,会影响到工件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够高精度地使驱动轴静止在指定的旋转位置的数控装置和机床。技术方案1的数控装置能够控制机床,该机床具有:伺服马达;驱动轴,其在伺服马达的驱动下旋转;及卡紧部,其能够将驱动轴卡紧,该数控装置的特征在于,该数控装置具有:第一控制部,其控制伺服马达,使驱动轴旋转到作为指定的旋转位置的第一旋转位置;第二控制部,在利用第一控制部使驱动轴到达第一旋转位置时,由该第二控制部控制卡紧部,将驱动轴卡紧;判定部,其对驱动轴的旋转位置与第一旋转位置之间的差即偏差量和阈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判定;及第三控制部,在由判定部判定为由第二控制部执行的对所述驱动轴的卡紧完成后的所述偏差量大于作为阈值之一的规定的第一阈值时,由该第三控制部控制卡紧部,将驱动轴松开,之后,再控制卡紧部,将驱动轴卡紧。数控装置能够高精度地使驱动轴静止在指定的旋转位置。技术方案2的数控装置中,第三控制部在对驱动轴的松开完成后经过了第一时间时,控制卡紧部,将驱动轴卡紧。数控装置能够确保从进行对驱动轴的松开开始到由第一控制部控制驱动部的时间。因此,数控装置能够高精度地使驱动轴静止在指定的旋转位置。技术方案3的数控装置中,第三控制部还执行这样的重复控制:控制卡紧部,重复进行对驱动轴的松开和卡紧,直至对驱动轴的卡紧完成后的偏差量变得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该数控装置具有重复停止部,在由第三控制部执行的重复控制的次数即规定次数大于或等于作为阈值之一的规定的第二阈值时,由该重复停止部使由再执行控制部进行的重复控制中止。便于使用者基于规定次数判断出数控装置的控制故障。也可以是,技术方案4的数控装置中,在由判定部判定为由第二控制部执行的对驱动轴的卡紧完成后的偏差量大于作为阈值之一的第三阈值时,由通知部进行通知,该第三阈值的值大于第一阈值的值。因此,便于使用者把握数控装置的控制故障。也可以是,技术方案5的数控装置中,该数控装置还具有第二停止部,在由判定部判定为由第三控制部执行的对驱动轴的卡紧完成后的偏差量大于作为阈值之一的第四阈值时,由该第二停止部使由第三控制部执行的所述重复控制停止,并由通知部进行通知,该第四阈值的值大于第一阈值的值。因此,便于使用者把握数控装置的控制故障。技术方案6的数控装置还具有第三停止部,在由判定部判定为偏差量大于第一阈值时,由该第三停止部使伺服马达的驱动在经过第二时间之前的期间里停止,第三控制部在经过了第二时间时,控制卡紧部,将驱动轴松开。数控装置在偏差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使伺服马达的驱动在第二时间的期间里停止,因此,在驱动轴产生的扭矩减小。因此,数控装置能够防止驱动轴的偏差量增大。也可以是,技术方案7的数控装置具有检测部,该检测部能够对旋转位置进行检测,判定部通过由检测部检测到的旋转位置与第一旋转位置之间的差即所述偏差量以及阈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判定。数控装置能够对驱动轴的旋转位置进行检测,因此,能够高精度地使驱动轴静止在指定的旋转位置。技术方案8的机床的特征在于,该机床具有技术方案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控装置。技术方案8的机床具有与技术方案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控装置相同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机床100的立体图。图2是支承装置8的立体图。图3是数控装置1和机床100的电气结构的框图。图4是C轴对位处理的流程图。图5是C轴对位处理的流程图(接图4)。图6是C轴对位处理的流程图(接图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下面的说明中使用附图中用箭头表示的左右、前后和上下。机床100的左右方向即为机床100的X轴方向,机床100的前后方向即为机床100的Y轴方向,机床100的上下方向即为机床100的Z轴方向。机床100为具有移动轴、旋转轴和倾斜轴的五轴控制立式机床。移动轴为X轴、Y轴和Z轴。旋转轴为C轴,倾斜轴为A轴。参照图1,说明机床100的构造。机床100具有基座2、立柱5、Y轴移动机构、X轴移动机构、Z轴移动机构、主轴头6、主轴、支承装置8、换刀装置9和控制箱等。基座2具有托座11、主轴基座12、右侧基座13和左侧基座14等。托座11为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呈大致长方体状的构造体。主轴基座12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体状,设于托座11的上表面的靠后方的部分。右侧基座13设于托座11的上表面的靠右前方的部分,左侧基座14设于托座11的上表面的靠左前方的部分。右侧基座13具有支承座13A和支承座13B,左侧基座14具有支承座14A和支承座14B。支承座13A、支承座13B、支承座14A和支承座14B均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柱状,且在它们的上表面支承支承装置8。Y轴移动机构设于主轴基座12的上表面,具有一对Y轴轨道16(图1中仅图示了右侧的Y轴轨道16)和Y轴马达62(参照图3)等。一对Y轴轨道16沿Y轴方向延伸,在其上表面沿Y轴方向引导移动体15。移动体15形成为大致平板状。当Y轴马达62旋转时,移动体15沿着一对Y轴轨道16移动。因此,Y轴移动机构以移动体15能够沿Y轴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该移动体15。X轴移动机构设于移动体15的上表面,具有一对X轴轨道和X轴马达61(参照图3)等。X轴轨道沿X轴方向延伸。立柱5沿上下方向延伸,设于移动体15的上表面。当X轴马达61旋转时,立柱5沿着一对X轴轨道移动。因此,X轴移动机构以立柱5能够沿X轴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该立柱5。因此,立柱5能借助Y轴移动机构、移动体15和X轴移动机构,在基座2上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移动。Z轴移动机构设于立柱5的前表面,具有一对Z轴轨道和Z轴马达63(参照图3)等。Z轴轨道沿Z轴方向延伸。当Z轴马达63旋转时,主轴头6沿着一对Z轴轨道移动。因此,Z轴移动机构以主轴头6能够沿Z轴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该主轴头6。主轴设于主轴头6的内部,在主轴头6的下部具有刀具装配孔。在刀具装配孔处装配刀具。主轴在设于主轴头6的上部的主轴马达64(参照图3)的作用下旋转。支承装置8配置在托座11的上表面的靠前侧的部分,且固定在右侧基座13和左侧基座14各自的上表面。支承装置8以工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控装置,该数控装置能够控制机床,该机床具有:伺服马达(66);驱动轴,其在所述伺服马达的驱动下旋转;及卡紧部(68),其能够将所述驱动轴卡紧,/n该数控装置的特征在于,/n该数控装置具有:/n第一控制部(91),其控制所述伺服马达,使所述驱动轴旋转到作为指定的旋转位置的第一旋转位置;/n第二控制部,在利用所述第一控制部使所述驱动轴到达所述第一旋转位置时,由该第二控制部控制所述卡紧部,将所述驱动轴卡紧;/n判定部,其对所述驱动轴的所述旋转位置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之间的差即偏差量和阈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判定;及/n第三控制部,在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由所述第二控制部执行的对所述驱动轴的卡紧完成后的所述偏差量大于作为所述阈值之一的规定的第一阈值时,由该第三控制部控制所述卡紧部,将所述驱动轴松开,之后,再控制所述卡紧部,将所述驱动轴卡紧。/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22 JP 2019-0545011.一种数控装置,该数控装置能够控制机床,该机床具有:伺服马达(66);驱动轴,其在所述伺服马达的驱动下旋转;及卡紧部(68),其能够将所述驱动轴卡紧,
该数控装置的特征在于,
该数控装置具有:
第一控制部(91),其控制所述伺服马达,使所述驱动轴旋转到作为指定的旋转位置的第一旋转位置;
第二控制部,在利用所述第一控制部使所述驱动轴到达所述第一旋转位置时,由该第二控制部控制所述卡紧部,将所述驱动轴卡紧;
判定部,其对所述驱动轴的所述旋转位置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之间的差即偏差量和阈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判定;及
第三控制部,在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由所述第二控制部执行的对所述驱动轴的卡紧完成后的所述偏差量大于作为所述阈值之一的规定的第一阈值时,由该第三控制部控制所述卡紧部,将所述驱动轴松开,之后,再控制所述卡紧部,将所述驱动轴卡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控制部在对所述驱动轴的松开完成后经过了第一时间时,控制所述卡紧部,将所述驱动轴卡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控制部还执行这样的重复控制:控制所述卡紧部,重复进行对所述驱动轴的松开和卡紧,直至对所述驱动轴的卡紧完成后的所述偏差量变得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
该数控装置具有第一停止部,在由所述第三控制部执行的所述重复控制的次数即规定次数大于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藤贵大小林太树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