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成型模具的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8720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成型模具的密封结构,属于注塑成型模具领域,一种注塑成型模具的密封结构,包括下模具本体、设置在下模具本体内的下模腔、设置在下模腔一侧的进料口、装设在下模具本体外缘的第一安装环、环形均设在第一安装环上的第一安装孔、装设在上模具本体外缘的第二安装环以及环形均设在第二安装环上的第二安装孔,上模具本体的一端、位于上模腔外缘的位置装设有抵压环,下模具本体的一端、对应抵压环的位置设有插入槽,抵压环嵌入插入槽。在注塑过程中,防止外部空气透过上模具本体和下模具本体配合缝隙进入,从而有效防止外部空气进入上模腔和下模腔内而造成注塑产品外表面出现气蚀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成型模具的密封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成型模具的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现有的汽车塑料固定盘,多采用注塑成型模具注塑制造而成,模具分为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和下模具对应端面设置相同的模腔,下模具外缘设置第一安装环,第一安装环上环形均设有第一安装孔,下模具的模腔下侧进料口,进料口的下端口设置螺纹口,可将螺纹口旋入注塑机工作台上的流体螺纹管,直至下模具下端面完全接触注塑机工作台上端面,第一安装孔对应注塑机工作台上各个螺纹槽,即可将第一安装孔内插入螺栓,并向螺纹槽内旋入螺栓,即可将下模具稳定安装在注塑机工作台上,而注塑机热流道内熔融塑料能够通过流体螺纹管和进料口进入下模腔内,上模具外缘设置第二安装环,第二安装环上环形均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环用于对接注塑机升降台下端的法兰环,法兰环上环形均匀设置的圆孔需一一对应第二安装孔,然后将一一对应的圆孔和第二安装孔内插入螺栓,并用螺母锁紧螺栓即可,注塑机升降台向下移动过程中,带动上模具向下压紧下模具,使得上模腔和下模腔对合,即可实施注塑,但是,该种注塑成型模具,上模具和下模具对合后存在微隙,在注塑机对熔融塑料加压注入下模腔内时,外部空气容易通过微隙进入模腔内,在注塑过程中,空气的进入,容易使注塑产品外表面出现气蚀面,影响注塑产品的自身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r>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成型模具的密封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注塑成型模具的密封结构,包括下模具本体、设置在下模具本体内的下模腔、设置在下模腔一侧的进料口、设置在进料口一端口的螺纹口、装设在下模具本体外缘的第一安装环、环形均设在第一安装环上的第一安装孔、装设在下模具本体上侧的上模具本体、设置在上模具本体内的上模腔、装设在上模具本体外缘的第二安装环以及环形均设在第二安装环上的第二安装孔,所述上模具本体的一端、位于上模腔外缘的位置装设有抵压环,所述下模具本体的一端、对应抵压环的位置设有插入槽,所述抵压环进入插入槽,所述抵压环进入插入槽的一端装设有密封环,所述插入槽内装设有受压环。进一步的,所述抵压环为圆环结构,插入槽为圆环形凹槽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环为圆环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环的厚度至少为六毫米。进一步的,所述受压环的主视截面为等腰梯形的圆环结构。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注塑机升降台向下移动过程中,带动上模具本体向下压紧下模具本体,实现上模具本体的下端面与下模具本体上端面对合,当上模具本体向下对合下模具本体时,抵压环进入插入槽内,并且抵压环带动密封环向下抵压受压环,密封环可压缩,并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密封环迫于抵压环的向下压力,密封环的下端面上凹而紧密扒附在受压环上表面,从而使得受压环与密封环配合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在注塑过程中,防止外部空气透过上模具本体和下模具本体配合缝隙进入,从而有效防止外部空气进入上模腔和下模腔内而造成注塑产品外表面出现气蚀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主视局部剖切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仰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俯视局部剖切示意图。其中,1下模具本体、2下模腔、3第一安装环、4第一安装孔、6上模具本体、7上模腔、8第二安装环、9第二安装孔、10抵压环、11插入槽、12密封环、13受压环、101螺纹口、102进料口。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注塑成型模具的密封结构,包括下模具本体1、设置在下模具本体1内的下模腔2、设置在下模腔2一侧的进料口102、设置在进料口102一端口的螺纹口101、装设在下模具本体1外缘的第一安装环3、环形均设在第一安装环3上的第一安装孔4、装设在下模具本体1上侧的上模具本体6、设置在上模具本体6内的上模腔7、装设在上模具本体6外缘的第二安装环8以及环形均设在第二安装环8上的第二安装孔9,下模具本体1整体为圆板结构,第一安装环3设置在下模具本体1的外缘下侧,第一安装环3与下模具本体1为熔铸一体件,第一安装孔4为圆孔结构,数量为六个,第一安装孔4对应注塑机工作台上各个螺纹槽,可将第一安装孔4内插入螺栓,并向螺纹槽内旋入螺栓,即可将下模具本体1稳定安装在注塑机工作台上,上模具本体6整体为圆板结构,第二安装环8设置在上模具本体6的外缘上侧,第二安装环8与上模具本体6为熔铸一体件,第二安装孔9为圆孔结构,数量为四个,第二安装环8用于对接注塑机升降台下端的法兰环,法兰环上环形均匀设置的圆孔一一对应第二安装孔9,然后将一一对应的圆孔和第二安装孔9内插入螺栓,并用螺母锁紧螺栓即可,注塑机升降台向下移动过程中,带动上模具本体6向下压紧下模具本体1,实现上模具本体6的下端面与下模具本体1上端面对合。参阅图2和图5,上模具本体6的一端、位于上模腔7外缘的位置装设有抵压环10,抵压环10设置在上模具本体6的下端面,抵压环10与上模具本体6为熔铸一体件,下模具本体1的一端、对应抵压环10的位置设有插入槽11,插入槽11设置在下模具本体1的上端面,插入槽11对应抵压环10,抵压环10的内外壁滑动接触插入槽11的内外壁,抵压环10进入插入槽11,抵压环10为圆环结构,插入槽11为圆环形凹槽结构,抵压环10进入插入槽11的一端装设有密封环12,密封环12为石棉盘根环,密封环12可压缩,并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抵压环10的下端面均匀涂布溶胶,并通过溶胶粘接密封环12,密封环12为圆环结构,密封环12的厚度至少为六毫米,密封环12的厚度可选用7毫米,密封环12的内外壁滑动接触插入槽11的内外壁,插入槽11内装设有受压环13,受压环13的主视截面为等腰梯形的圆环结构,受压环13设置在插入槽11的内部底端,受压环13与下模具本体1为熔铸一体件,当上模具本体6向下对合下模具本体1时,抵压环10进入插入槽11内,并且抵压环10带动密封环12向下抵压受压环13,密封环12迫于抵压环10的向下压力,密封环12的下端面上凹而紧密扒附在受压环13上表面,从而使得受压环13与密封环12配合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在注塑过程中,防止外部空气透过上模具本体6和下模具本体1配合缝隙进入。注塑机升降台向下移动过程中,带动上模具本体6向下压紧下模具本体1,实现上模具本体6的下端面与下模具本体1上端面对合,当上模具本体6向下对合下模具本体1时,抵压环10进入插入槽11内,并且抵压环10带动密封环12向下抵压受压环13,密封环12可压缩,并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密封环12迫于抵压环10的向下压力,密封环12的下端面上凹而紧密扒附在受压环13上表面,从而使得受压环13与密封环12配合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成型模具的密封结构,包括下模具本体(1)、设置在下模具本体(1)内的下模腔(2)、设置在下模腔(2)一侧的进料口(102)、设置在进料口(102)一端口的螺纹口(101)、装设在下模具本体(1)外缘的第一安装环(3)、环形均设在第一安装环(3)上的第一安装孔(4)、装设在下模具本体(1)上侧的上模具本体(6)、设置在上模具本体(6)内的上模腔(7)、装设在上模具本体(6)外缘的第二安装环(8)以及环形均设在第二安装环(8)上的第二安装孔(9),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本体(6)的一端、位于上模腔(7)外缘的位置装设有抵压环(10),所述下模具本体(1)的一端、对应抵压环(10)的位置设有插入槽(11),所述抵压环(10)进入插入槽(11),所述抵压环(10)进入插入槽(11)的一端装设有密封环(12),所述插入槽(11)内装设有受压环(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成型模具的密封结构,包括下模具本体(1)、设置在下模具本体(1)内的下模腔(2)、设置在下模腔(2)一侧的进料口(102)、设置在进料口(102)一端口的螺纹口(101)、装设在下模具本体(1)外缘的第一安装环(3)、环形均设在第一安装环(3)上的第一安装孔(4)、装设在下模具本体(1)上侧的上模具本体(6)、设置在上模具本体(6)内的上模腔(7)、装设在上模具本体(6)外缘的第二安装环(8)以及环形均设在第二安装环(8)上的第二安装孔(9),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本体(6)的一端、位于上模腔(7)外缘的位置装设有抵压环(10),所述下模具本体(1)的一端、对应抵压环(10)的位置设有插入槽(11),所述抵压环(10)进入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万顺达模具零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