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腔吻合支撑扩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8474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腔吻合支撑扩张器,包括: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由弹性材料或形状记忆材料制成,用于至少部分地置于管腔中以扩张管壁;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在进行吻合手术时,医生可以用器械夹持支撑主体,并将支撑主体放置于管腔中,当器械松开后,弹性材料或形状记忆材料制成的支撑主体可以回弹并适度撑起管腔。因此,该管腔吻合支撑扩张器可快速扩张管腔,辅助手术操作,减少管壁损伤,提高管腔吻合效率与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腔吻合支撑扩张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外科手术管腔吻合辅助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腔吻合支撑扩张器。
技术介绍
管腔吻合术是临床上一种基础手术形式,包括管腔损伤修复、管腔移植、管腔搭接、管腔缝合与修补等,可以用于血管、淋巴道、输精管、胆道、气管、支气管等领域,是常用的重建管腔功能的有效治疗方法。应用十分广泛,常见于各类外科手术中,比如皮瓣移植、断肢再植、血管意外损伤、器官移植、动静脉内瘘吻合、淋巴管吻合、输精管吻合、胆道吻合、气管吻合等等。伴随显微手术器械、显微缝线和手术显微镜的不断发展,手工小(微)管腔吻合技术逐步成熟,可吻合管腔的口径越来越细。然而即便对于经验丰富的外科手术医生来说,要完成一例完美的管腔吻合术也并不是很容易的,尤其是上面提到的小微管腔吻合术。首先管腔两个断端相对的吻合口要准确地对合,不能有扭转、狭窄、外翻或内翻情况,也就是说要求两断端对合时内膜对内膜,肌层对肌层。这样的愈合瘢痕最少,通畅率亦增高。所以要求两断端的口径尽量相等,可用等直径的扩张器或扩张管腔专用的镊子扩张,然而矛盾的是对于一些小管腔又非常重视无创伤技术,不许用镊子钳夹待吻合的管腔内膜和肌层,否则通畅率会降低。需要柔性或无创伤的内支撑来实现吻合口的对合。其次,以血管为例,血管作为一种管腔,对于血管吻合术来说,需要血管显露,控制血流才能提供无血视野完成手术操作;根据血管大小及解剖部位,选用不同类型的无损伤血管钳、柔软而有弹性的胶质带,或用球囊导管经血管腔内阻断血流。阻断血流后血管壁的弹性回缩、塌陷,管腔变小甚至闭塞,前后壁常相互贴合不易分开,对缝合操作造成很大障碍,缝合时还容易会刺穿对侧血管壁。操作难度大、效率低、耗时较长,导致血流阻断时间较长,风险大。一些医生会自制一些填塞物来辅助缝合,虽然可以解决部分问题,但效率仍不高、功能单一,且不规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管腔缝合术中的问题所在,提供一种管腔吻合支撑扩张器。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管腔吻合支撑扩张器,其特点在于,包括: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由弹性材料或形状记忆材料制成,用于至少部分地置于管腔中以扩张管壁;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在本方案中,在进行吻合手术时,医生可以利用器械(如显微镊、持针器等)夹持支撑主体,并将支撑主体放置于管腔中,当器械松开后,弹性材料或形状记忆材料制成的支撑主体可以回弹并适度撑起管腔,便于医生进行后续的吻合操作。当吻合完成一部分后,可以利用连接杆将支撑主体经未缝合的缺口处取出,并继续后续的缝合。因此,该管腔吻合支撑扩张器可快速扩张管腔,辅助手术治疗,减少管壁损伤,提高管腔吻合效率与成功率。上述弹性材料可以为橡胶(包括但不限于聚异戊二烯、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异戊橡胶、氯丁橡胶、丁基橡胶等)、硅橡胶(包括但不限于甲基硅橡胶,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甲基苯基硅橡胶、甲基乙烯基苯基硅橡胶、腈硅橡胶、氟硅橡胶等)、聚脲以及乳胶等。形状记忆材料可以包括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和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镍钛合金、钛镍铜、钛镍铁、钛镍铬、铜镍系合金、铜铝系合金、铜锌系合金、铜锌铝合金、铁系合金、铁硅碳合金、铁镍合金、铁锰合金、铁锰碳合金、铁锰硅合金。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乙烯醇、聚己内酯、聚乳酸、聚对二氧环己酮、聚异戊二烯、交联聚乙烯、聚降冰片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丙烯酰胺、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环氧聚合物、聚二甲基硅氧烷、聚苯胺、聚氨酯、聚L-赖氨酸、聚L-谷胺酸、胶原、海藻酸、透明质酸、壳聚糖、淀粉、纤维素以及上述物质的共聚物。较佳地,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撑主体。在本方案中,多个支撑主体可以适用于多个管腔,而且多个支撑主体可以具有多种不同的外径,因此一个管腔吻合支撑扩张器可以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管腔。较佳地,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各设置有一所述支撑主体。在本方案中,两个支撑主体可以分别置于两个待吻合的管腔中,因此利用一个管腔吻合支撑扩张器就可以实现两个管腔的吻合,使得缝合时两个管腔相对固定,便于缝合操作,同时减少手术中所需器材的数量。较佳地,所述支撑主体为回转体。在本方案中,由于管腔的横截面大多基本为圆形,支撑主体为回转体能够较好地适配于管腔,以利于吻合手术。较佳地,所述支撑主体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至少一端部设置有锥形部,所述锥形部的外径自所述主体部向外递减,所述主体部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锥形部的最大外径;和/或,所述连接杆两端的两个所述支撑主体的轴心线之间的夹角为0-180°。在本方案中,主体部具有较大的外径,可用于支撑管腔,锥形部可以为圆锥、圆锥台等形状,锥形部能够方便地插入管腔中,从而使得整个支撑主体较为容易地进入管腔。支撑主体可以仅设置一个锥形部,也可以在主体部的两端各设置一个锥形部,以使得支撑主体能够从两个方向插入管腔中。即,支撑主体的形状可以为中间外径大两头外径小,或一端外径大一端外径小。具体地,支撑主体可以为球形、半球形、椭球形、半椭球型、圆锥形、圆台形、水滴型、橄榄型、葫芦型等类似形状。由于两个待缝合管腔的开口之间可能具有不同的相对位置,因此连接杆两端的两个支撑主体的轴心线之间可以设置为共线、平行、或呈其他的角度,以适应不同情况的管腔吻合需要。较佳地,各个所述支撑主体的主体部的最大外径相同或不同。在本方案中,同一连接杆上的两个支撑主体的主体部可以具有相同的最大外径,以适用于外径相同的管腔之间的吻合。此外,两个支撑主体也可以具有不同的最大外径,以适用于直径不同的管腔间的吻合。较佳地,所述管腔吻合支撑扩张器还包括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的端部连接于所述连接杆的中部。在本方案中,利用操作杆能够推动、拉引支撑主体,以调整支撑主体的位置和角度,使用者可以利用操作杆将支撑主体从管腔中取出。较佳地,所述连接杆可弯折,以使得不同所述支撑主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可调。在本方案中,由于连接杆可弯折,因此在取出支撑主体时,支撑主体的位置和角度可以自动调整,以避免损伤管腔。而且连接杆可以弯折为任意角度,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吻合手术。连接杆可以为直杆,另外,由于特定吻合手术的需要,连接杆也可预塑为弯管。连接杆可以采用与支撑主体相同的材料,进一步地,连接杆可以与支撑主体一体成型。连接杆与支撑主体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成,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材料,进一步地,连接杆可以与支撑主体一体成型,但不限于一体成型。较佳地,所述支撑主体设置有中空腔,所述支撑主体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中空腔相连通的通孔;或,所述支撑主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与所述中空腔相连通的通孔。在本方案中,支撑主体可以具有中空腔,以使得支撑主体容易被压缩。支撑主体开设有通孔,以便于中空腔的成型。若支撑主体的两端都开设有通孔,则中空腔为贯穿的,因此在吻合手术的过程中,管腔中的流体可以通过中空腔继续保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腔吻合支撑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由弹性材料或形状记忆材料制成,用于至少部分地置于管腔中以扩张管壁;/n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腔吻合支撑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由弹性材料或形状记忆材料制成,用于至少部分地置于管腔中以扩张管壁;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腔吻合支撑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撑主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腔吻合支撑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各设置有一所述支撑主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腔吻合支撑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为回转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腔吻合支撑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至少一端部设置有锥形部,所述锥形部的外径自所述主体部向外递减,所述主体部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锥形部的最大外径;
和/或,所述连接杆两端的两个所述支撑主体的轴心线之间的夹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炅罗万川王强丁毅林炜善陈嘉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火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