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性栽培措施预防大田烟草病毒病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8303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4
一种保护性栽培措施预防大田烟草病毒病的方法,涉及烟田病毒病防治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育苗主体的防护:建设育苗大棚后,并对其进行全面包覆防蚜网;农事管理进行防护维护:对烟田清洁生产;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控制施肥用量;综合运用防治措施:配合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进行综合防治。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烟田中的病害在发生后缺乏有效的治疗补救手段,那么如何切断和降低前期蚜虫传播病毒病的途径,以实现避蚜为主要技术手段成为现有主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护性栽培措施预防大田烟草病毒病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田病毒病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保护性栽培措施预防大田烟草病毒病的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当今世界第一大烟草生产国,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烟草的病虫害种类繁多、对烟草生产危害大,据全国烟草侵染性病害调查和全国烟草昆虫调查发现,我国烟草侵染性病害有68种,害虫达200多种。随着气候环境、作物布局和栽培制度的改变,我国烟草病虫害的发生呈上升趋势。烟草主要的病害有烟草青枯病、烟草赤星病、烟草黑胫病等,虫害主要有烟蚜、烟青虫、斜纹夜蛾等。目前,化学防治是我国防治烟草病害虫的主要手段,但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会对环境和人们的健康产生危害。烟草生产及烟草制品逐渐向安全、生态方向发展的趋势及人们对自身健康和生存环境的日益重视,对烟草病虫害进行安全、无污染、无公害的防治方法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现有的烟田中的病害在发生后缺乏有效的治疗补救手段,降低了烟叶的产质和效益,最好的方法仍然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那么如何切断和降低前期蚜虫传播病毒病的途径,以避蚜为主要技术手段,达到防治烟草蚜传病毒病的目的,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保护性栽培措施预防大田烟草病毒病的方法,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烟田中的病害在发生后缺乏有效的治疗补救手段,那么如何切断和降低前期蚜虫传播病毒病的途径,以实现避蚜为主要技术手段成为现有主要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护性栽培措施预防大田烟草病毒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育苗主体的防护:建设育苗大棚后,并对其进行全面包覆防蚜网。S2:农事管理进行防护维护:对烟田清洁生产;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控制施肥用量。S3:综合运用防治措施:配合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进行综合防治。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防蚜网的目数为40。冬耕的深度不低于25cm,深松深度大于40cm,采用轮作模式。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烟苗移栽至育苗大棚2个月,对烟株进行打顶,并撤掉防蚜网。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烟田清洁生产包括降解地膜、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及揭膜培土。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测土配方施肥包括根据地质的浇水条件优劣进行分类,其中浇水条件好的地质中有机氮的含量为40%;浇水条件差的地质中有机氮的含量为35%。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控制施肥用量包括,根据浇水条件不同的地质增施磷肥、微肥,并进行分次施肥。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农业防治包括冬耕晒垡、轮作防病、土壤保育、控制流水传病、规范化操作防病、病残体清理、增施有机肥提高抗病性以及保健式栽培。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物理防治包括田埂重塑、设置隔离带以及安装诱捕器。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生物防治包括烟蚜茧蜂防治蚜虫、丽蚜小蜂防治烟粉虱以及赤眼蜂和/或蠋蝽防治烟青虫和/或棉铃虫。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化学防治包括通过波尔多液抑制病原菌孢子萌发或菌丝生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是一种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烟株病毒病持续防控技术,大田前期主要采用烟株覆盖防蚜网实现烟株病毒病的防控,烟苗网内生长期2个月左右,烟株打顶后撤掉防蚜网;然后配合农事管理、搞好田间卫生操作、合理施用水、肥,综合运用其他的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各种措施开展烟草病毒病害综合防治工作;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绿色防控技术,早期预防,农药施用量显著减少,不会形成农药残留,同时也减少了由于农事操作而接触传播病毒病的机会,切断了烟草病毒病的传播途径,能有效地预防蚜传病毒病的发生;本专利技术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通过实施应用,发现平均每公顷烟田比对照烟田纯收益高2500元以上,在病毒病流行年份,纯收益会更加明显。并且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应用,烟农能非常直观的了解防治蚜虫对预防蚜传病毒的重要性,保护性栽培非常好的防病效果有效地解除烟农担心烟株感病的顾虑,对稳定发展烟叶生产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操作简便,易于大规模制造与使用,应用范围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保护性栽培措施预防大田烟草病毒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育苗主体的防护:建设育苗大棚后,并对其进行全面包覆防蚜网。S2:农事管理进行防护维护:对烟田清洁生产;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控制施肥用量。S3:综合运用防治措施:配合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进行综合防治。防蚜网的目数为40。冬耕的深度不低于25cm,深松深度大于40cm,采用轮作模式。烟苗移栽至育苗大棚2个月,对烟株进行打顶,并撤掉防蚜网。烟田清洁生产包括降解地膜、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及揭膜培土。测土配方施肥包括根据地质的浇水条件优劣进行分类,其中浇水条件好的地质中有机氮的含量为40%;浇水条件差的地质中有机氮的含量为35%。控制施肥用量包括,根据浇水条件不同的地质增施磷肥、微肥,并进行分次施肥。农业防治包括冬耕晒垡、轮作防病、土壤保育、控制流水传病、规范化操作防病、病残体清理、增施有机肥提高抗病性以及保健式栽培。物理防治包括田埂重塑、设置隔离带以及安装诱捕器。生物防治包括烟蚜茧蜂防治蚜虫、丽蚜小蜂防治烟粉虱以及赤眼蜂和/或蠋蝽防治烟青虫和/或棉铃虫。化学防治包括通过波尔多液抑制病原菌孢子萌发或菌丝生长。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为:一、防蚜网的覆盖方式,排列方式;用40目防蚜网全棚覆盖大棚(一般每个大棚0.033hm2或0.067hm2),将烤烟移栽到覆盖防蚜网的大棚内,确保移栽后烟株被纱网全程覆盖,烟苗网内生长期2个月左右,烟株打顶后撤掉防蚜网;然后配合农事管理、搞好田间卫生操作、合理施用水、肥,综合运用其他的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各种措施开展烟草病毒病害综合防治工作。1.选地。按照保护性大棚规划建设标准,选择长度和宽度符合的地块,并且地势平坦,便于开挖地。2.立柱掩埋。按照立柱行距4米(共埋4行),每行立柱间隔1.5米,进行挖坑,深度40厘米左右,原则上中间立柱埋后要略高于两侧立柱。立柱埋好后对周边立柱进行顶柱固定,注意顶柱方向。3.铁丝固定。埋好立柱后,在立柱顶部用铁丝串联固定,覆网后,确保纱网不塌陷,注意铁丝必须拉紧。4.覆纱网膜。纱网缝合后,进行覆盖,周围纱网一定进行深埋30-40厘米,并且在大棚一侧最好设置一门,便于进地操作。5.拉压膜绳。纱网覆好后,进行横竖绳压网,每5米间隔一根压网绳,短的10根,并且在两侧绳绑石拉紧掩埋;长的3根,两侧拉紧绑石拉紧掩埋。6.检查处理。主要进行牢固性、密封性检查,对顶柱方向、铁丝、压网绳松紧度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护性栽培措施预防大田烟草病毒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育苗主体的防护:建设育苗大棚后,并对其进行全面包覆防蚜网。/nS2:农事管理进行防护维护:对烟田清洁生产;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控制施肥用量。/nS3:综合运用防治措施:配合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进行综合防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性栽培措施预防大田烟草病毒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育苗主体的防护:建设育苗大棚后,并对其进行全面包覆防蚜网。
S2:农事管理进行防护维护:对烟田清洁生产;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控制施肥用量。
S3:综合运用防治措施:配合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进行综合防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性栽培措施预防大田烟草病毒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蚜网的目数为40。冬耕的深度不低于25cm,深松深度大于40cm,采用轮作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性栽培措施预防大田烟草病毒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烟苗移栽至育苗大棚2个月,对烟株进行打顶,并撤掉防蚜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性栽培措施预防大田烟草病毒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烟田清洁生产包括降解地膜、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及揭膜培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性栽培措施预防大田烟草病毒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测土配方施肥包括根据地质的浇水条件优劣进行分类,其中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菊杜传印梁子敬李斐姜滨高政绪管恩森王德权席元肖杨少杰方敏王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潍坊烟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