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齿圈插齿用装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8255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齿圈插齿用装夹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连接结构并用于与机床工作台连接固定;底座上设有竖向的安装孔并用于安装待加工内齿圈,内齿圈与安装孔之间设有内齿圈轴向定位结构,内齿圈轴向定位结构具有定位面并用于与内齿圈下端面抵接支撑;内齿圈与安装孔之间可水平转动的设有整体呈圆筒形的调整筒,在调整筒上且贯穿其厚度方向设有多个容纳孔,容纳孔内设置有钢球,且安装孔内周壁上与钢球对应的部位内凹形成让位空间;容纳孔两端设有钢球限位结构以限制钢球从容纳孔两端脱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能够更加方便对工件进行找正,能够更好的保证精度的一致性,能够更好的提高加工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齿圈插齿用装夹装置
本技术属于工装
,具体涉及一种内齿圈插齿用装夹装置。
技术介绍
内齿圈加工制造中,如图9所示的内齿圈;通常是在机床上设置三爪卡盘作为装夹夹具,将内齿圈装夹在机床的三爪卡盘上,使得内齿圈端面抵接在三转卡盘以进行轴向定位,再使得三爪卡盘合拢,采用径向夹紧的方式进行装夹;装夹之后再找正并完成加工。其次是采用机床的工作台面对内齿圈进行端面定位,再在内齿圈周向均布多个压板并对内齿圈进行预压紧,之后再找正,找正后再压紧并加工。上述的两种装夹加工方式中,包括装夹后找正的步骤,加工每一个工件都需要找正,并且找正速度慢,每一次找正的精度都存在差异,找正的精度直接影响到内齿圈的加工精度,致使加工出的内齿圈质量稳定性差。因此,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更加方便对工件进行找正,能够更好的保证精度的一致性,能够更好的提高加工效率的内齿圈插齿用装夹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更加方便对工件进行找正,能够更好的保证精度的一致性,能够更好的提高加工效率的内齿圈插齿用装夹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内齿圈插齿用装夹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连接结构并用于与机床工作台连接固定;底座上设有竖向的安装孔并用于安装待加工内齿圈,内齿圈与安装孔之间设有内齿圈轴向定位结构,内齿圈轴向定位结构具有定位面并用于与内齿圈下端面抵接支撑;其特点在于,内齿圈与安装孔之间可水平转动的设有整体呈圆筒形的调整筒,在调整筒上且贯穿其厚度方向设有多个容纳孔,容纳孔内设置有钢球,且安装孔内周壁上与钢球对应的部位内凹形成让位空间;容纳孔两端设有钢球限位结构以限制钢球从容纳孔两端脱出;钢球直径大于调整筒壁厚尺寸,调整筒水平转动后,钢球脱出所述让位空间,并使得钢球两侧能够各自抵接在安装孔内周壁和内齿圈外周壁上;且调整筒上端与底座之间还设有调整筒转动定位结构以限制调整筒水平转动。这样,上述的内齿圈插齿用装夹装置在使用时,将整个装置安装固定在机床工作台上,将内齿圈放置在底座上设有的安装孔内,使得内齿圈下端面抵接支撑在定位面上以限制内齿圈的轴向向下的位移;之后将调整筒竖向插入到安装孔内且套设在内齿圈外部(当然也可以是先将调整筒设置在底座上的安装孔内,之后再将内齿圈放置在调整筒内部)。之后水平旋转调整筒,使得调整筒上容纳孔内的钢球沿弧线路径移动以使得钢球脱出让位空间,钢球脱出让位空间后,钢球两侧对应的安装孔内周壁与内齿圈外周面的间距变小,使得钢球能够在内齿圈外周面与安装孔内周壁之间滚动,以调整使得内齿圈外周面与安装孔内周壁的间距更加均匀,使得两者具有更好的同轴度。然后再使得调整筒上端与底座之间设有调整筒转动定位结构去限制调整筒水平转动,将调整筒固定。最后再采用设置在机床工作台上的且均布在底座四周的三方压板对内齿圈轴向施加压力,将内齿圈夹紧。上述的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旋转调整筒,使得内齿圈外圆自定心后端面压紧方式,省去找正工作量,提升了效率。装夹一致性更好,能够更好的避免人工找正误差,也就更好的确保了插齿质量的稳定性。进一步的,安装孔内周壁上与钢球对应的位置整体为内凹弧形面,内凹弧形面形成所述让位空间;内凹弧形面对应弧线的半径为20mm,钢球的直径为10mm。这样能够使得更好的将整个调整筒放置到内齿圈和安装孔之间,通过先设置一个内凹弧形面,使得调整筒上的钢球沿所述内凹弧形面置入时,能够更好的将其置入,当旋转调整筒后,钢球随着调整筒一起转动,钢球脱离内凹弧形面,钢球两侧对应的安装孔内周壁与内齿圈外周面的间距减小,多个钢球同时抵接在安装孔内周壁和内齿圈外周面以达到调整内齿圈的目的。作为优化,所述调整筒的上端水平向外弯折延伸形成一圈整体呈环形的定位板;所述调整筒转动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板上设有的整体呈弧形结构的长条孔,长条孔内设有竖向的定位螺钉,定位螺钉下端能够螺纹连接在底座上端设有的定位连接孔内。这样,通过将调整筒的上端水平向外弯折延伸形成一圈环形的且相贴在底座上端面的定位板,定位板上设置多个长条孔,使得水平旋转定位板使得调整筒水平旋转,完成对内齿圈找正后,方便将整个调整筒固定。并且整个调整筒转动定位结构更加简单,更加方便调整筒的旋转和定位。作为优化,所述长条孔为沿圆周方向呈均匀分布的4个。这样,设计更加合理,能够更加方便对调整筒进行固定。作为优化,在定位板周向表面上且沿其自身直径方向呈对称的设有2个水平的螺纹连接孔。这样,方便调整时,采用螺钉插入到螺纹连接孔内形成着力部位,更加方便带动整个调整筒旋转,更加方便使用。作为优化,所述安装孔呈上端直径大下端直径小的阶梯孔,安装孔大端和小端之间的台阶面形成所述定位面;且内齿圈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后,内齿圈的下端面能够抵接在所述台阶面上。这样,将安装孔作为阶梯孔结构,使得阶梯孔内的台阶面形成定位面,整个结构更加简单,设计更加合理。作为优化,台阶面上的与所述调整筒下端相对的位置设有一圈让位凹槽。这样,通过设置让位凹槽,一方面,使得调整筒下端不与台阶面接触,能够更好的减低摩擦力,更加方便转动调整筒;另一方面,台阶面作为一个定位面,其精度要求很高,设置让位凹槽,使得台阶面的面积减小,降低加工难度和减少加工成本。作为优化,所述底座包括下端的水平的座板,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座板四个转角位置的螺纹孔;且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座板设置。这样,在座板的四个转角位置设置螺纹孔形成连接结构,能够更加方便其与机床工作台的安装固定,结构更加简单。作为优化,所述钢球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容纳孔两端内周壁边缘位置的且向内凸出设置的限位凸起。这样,钢球限位结构更加的简单,能够更好的避免钢球从容纳孔脱落。限位凸起可以通过堆焊的方式形成,更加方便加工制造。作为优化,所述容纳孔为沿调整筒圆周方向呈均匀分布的12个。这样,容纳孔的个数更加合理。进一步的,容纳孔为长条形孔结构,且容纳孔的长度方向沿调整筒的圆周方向布置。这样,使得容纳孔内的钢球能够具有沿弧线方向的滚动路径,设计更加的合理。进一步的,容纳孔设置在调整筒中部位置。这样,设计更加合理,能够更好的对内齿圈进行调整,使得其能够更好的与安装孔同心设置。作为优化,底座和调整筒的材质均为40Cr。这样,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成本更加低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2中A位置的放大图。图5为图3中B位置的放大图。图6为图1中调整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D-D剖视图。图8为图7中C位置的放大图。图9为内齿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至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齿圈插齿用装夹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上设有连接结构并用于与机床工作台连接固定;底座上设有竖向的安装孔并用于安装待加工内齿圈(2),内齿圈与安装孔之间设有内齿圈轴向定位结构,内齿圈轴向定位结构具有定位面并用于与内齿圈下端面抵接支撑;其特征在于,内齿圈与安装孔之间可水平转动的设有整体呈圆筒形的调整筒(3),在调整筒上且贯穿其厚度方向设有多个容纳孔,容纳孔内设置有钢球(4),且安装孔内周壁上与钢球对应的部位内凹形成让位空间;容纳孔两端设有钢球限位结构以限制钢球从容纳孔两端脱出;钢球直径大于调整筒壁厚尺寸,调整筒水平转动后,钢球脱出所述让位空间,并使得钢球两侧能够各自抵接在安装孔内周壁和内齿圈外周壁上;且调整筒上端与底座之间还设有调整筒转动定位结构以限制调整筒水平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齿圈插齿用装夹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上设有连接结构并用于与机床工作台连接固定;底座上设有竖向的安装孔并用于安装待加工内齿圈(2),内齿圈与安装孔之间设有内齿圈轴向定位结构,内齿圈轴向定位结构具有定位面并用于与内齿圈下端面抵接支撑;其特征在于,内齿圈与安装孔之间可水平转动的设有整体呈圆筒形的调整筒(3),在调整筒上且贯穿其厚度方向设有多个容纳孔,容纳孔内设置有钢球(4),且安装孔内周壁上与钢球对应的部位内凹形成让位空间;容纳孔两端设有钢球限位结构以限制钢球从容纳孔两端脱出;钢球直径大于调整筒壁厚尺寸,调整筒水平转动后,钢球脱出所述让位空间,并使得钢球两侧能够各自抵接在安装孔内周壁和内齿圈外周壁上;且调整筒上端与底座之间还设有调整筒转动定位结构以限制调整筒水平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齿圈插齿用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筒的上端水平向外弯折延伸形成一圈整体呈环形的定位板(5);所述调整筒转动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板上设有的整体呈弧形结构的长条孔(6),长条孔内设有竖向的定位螺钉(7),定位螺钉下端能够螺纹连接在底座上端设有的定位连接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齿圈插齿用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孔(6)为沿圆周方向呈均匀分布的4个。


4.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廷元周维琴向曾义代光敏王方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聚嘉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