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沸煮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092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沸煮箱,包括顶壁开口设置的箱体和盖合所述箱体的开口的箱盖,所述箱体与所述箱盖之间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箱盖于接近所述箱体一侧可拆卸设置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与所述箱盖相邻的任一侧壁开设有放置口,所述放置箱内水平设置有多个放置格栅,所述放置箱的箱壁上设置有多个缺口,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放置和取出试饼,进而提高便利性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沸煮箱
本技术涉及水泥性能测试装置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沸煮箱。
技术介绍
沸煮箱是一种用来做水泥实验的器具,能自动控制箱体内的水升温至沸腾和保持沸腾的时间,以检定水泥净浆体积的安定性。授权公告号为CN20644064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沸煮箱,包括密封盖、箱体、电加热器、篦板和水泵,所述密封盖与箱体开口处密封连接,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密封盖内顶部设置有侧弧板,所述密封盖内侧顶部和侧弧板的内侧对应箱体内部设置有喷淋孔,所述篦板通过安装架安装在箱体内部,所述电加热器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箱体底部,所述水泵通过输水管安装在箱体的侧边,所述箱体对应输水管的另一侧设置有排水管,所述箱体底部对应排水管处设置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对应排水管的一侧通过扭簧安装有遮挡板,所述排渣口的下方通过滑轨安装有集渣盒。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向箱体内注入水并将试饼放置在篦板上,然后使用密封盖将箱体盖合,电加热器开始对箱体内的水进行加热,开始进行试验,待试验完成后,水泵为喷淋装置供水向水箱内供水,排水管开始将水箱内的水排出水箱,这样将水箱内的水温降低,并在排水时通过集渣盒对水流带出的杂质进行收集。该沸煮箱,操作方便,有效避免箱体内废水排出时堵塞排水管的现象发生,提高实验中的工作效率。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试验完成后,需要通过喷淋装置对试饼进行降温才能将试饼取出,使得试饼的取装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放置和取出试饼,进而提高便利性的沸煮箱。<br>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沸煮箱,包括顶壁开口设置的箱体和盖合所述箱体的开口的箱盖,所述箱体与所述箱盖之间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箱盖于接近所述箱体一侧可拆卸设置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与所述箱盖相邻的任一侧壁开设有放置口,所述放置箱内水平设置有多个放置格栅,所述放置箱的箱壁上设置有多个缺口,所述箱体的箱壁内设置有加热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装置的升降可实现箱体的闭合与打开,升降装置上升时带动箱盖上升,此过程中,箱盖同样带动放置箱上升使放置箱处于箱体外,然后将多个试饼通过放置口放置到多个放置格栅上;最后,升降装置下降带动箱盖下降,使放置箱处于箱体内并使箱盖盖合箱体顶壁的开口,此时,箱体内的水将通过放置口以及设置在箱体上的多个缺口进入到放置箱内,将试饼浸入水中,加热装置开始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并使水保持沸腾状态,这样在放置试饼或取出试饼时都更为方便,提高了该装置的便利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多个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箱盖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气缸伸出活塞杆即可带动箱盖上升使箱体打开,升降气缸收回活塞杆时即可带动箱盖下降使箱盖盖合箱体顶壁开口。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箱体内对应所述升降气缸的缸体设置有隔热罩壳,所述隔热罩壳远离所述箱盖一端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隔热罩壳接近所述箱体一端设置有供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杆穿过的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保证升降气缸在箱体内不受高温的影响,将升降气缸的缸体放置在隔热罩壳内,通过隔热罩壳减小箱体内水的温度传递至升降气缸上,这样提高了该装置的可靠性,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穿过通孔与箱盖连接。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箱体的底壁内设置有泄流管,所述泄流管一端连通所述箱体内腔,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泄流阀,所述泄流阀位于箱体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沸煮箱内在使用之后需要将箱体内的水以及在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杂质排出箱体,此时,可打开泄流阀使箱体内的水通过泄流管流出箱体,此过程中,水流将会带出箱体内的杂质,且由于泄流管设置在箱体的底壁内,这样使得箱体内的水得到全部排放。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箱体包括外箱壁、设置在外箱体内的内箱壁和设置在所述外箱壁和所述内箱壁之间的保温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箱壁与内箱壁之间设置保温层以隔绝箱体内水的温度通过箱壁散发至周围环境中,造成热量的损失,这样通过设置保温层不仅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而且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保温层接近所述内箱壁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凹槽内的电热丝。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热丝产生热量对内箱壁进行加热进而使热量传递至箱体的水中,由于加热丝设置在保温层接近内箱壁的一侧,因此保温层减小了电热丝所成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外箱壁上的热量,且在保温层上设置凹槽以实现对电热丝的固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箱体于接近所述箱盖一端的边沿处开设有连通所述箱体外壁的密封槽,所述箱盖于接近所述箱体一侧对应所述密封槽设置有密封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箱盖盖合箱体时,密封框将处于密封槽内,这样通过增大箱体与箱盖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了箱体与箱盖之间密封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箱盖与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支架内设置有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使所述箱盖具抵紧所述箱体的趋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箱盖盖合箱体时,弹性装置将被拉长使箱盖接近箱体的一侧抵接箱体,即使在升降气缸受到箱体内水温的影响时,也可保证箱盖在弹性装置的弹力下能够抵接箱体,完成对箱体的密封,这样提高了该装置的可靠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升降装置带动放置框升降,使得在放置试饼或取出试饼时都更为方便,提高了该装置的便利性;2.弹性装置保证了升降气缸在受到高温的影响下也能使箱盖在在其弹力下能够抵接箱体,完成对箱体的密封,提高了该装置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箱门打开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截面的剖视图。图中,1、箱体;11、箱盖;111、密封框;121、升降气缸;122、隔热罩壳;123、弹性装置;13、泄流管;131、泄流阀;14、外箱壁;15、内箱壁;16、保温层;161、凹槽;162、电热丝;17、密封槽;2、放置箱;21、放置口;22、放置格栅;23、缺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与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沸煮箱,包括顶壁开口设置的箱体1、盖合箱体1的开口的箱盖11、设置在箱体1与箱盖11之间的升降装置和可拆卸设置在箱体1接近箱体1一侧的放置箱2。本实施例中,箱盖11接近箱体1一侧设置有多个管卡,管卡与箱盖11通过螺栓连接。参照图2与图3,放置箱2与箱盖11相邻的任一侧壁开设有放置口21,放置箱2内水平设置有多个放置格栅22,放置箱2的箱壁上设置有多个缺口23,箱体1的箱壁内设置有加热装置,箱体1于接近箱盖11一端的边沿处开设有连通箱体1外壁的密封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沸煮箱,包括顶壁开口设置的箱体(1)和盖合所述箱体(1)的开口的箱盖(1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与所述箱盖(11)之间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箱盖(11)于接近所述箱体(1)一侧可拆卸设置有放置箱(2),所述放置箱(2)与所述箱盖(11)相邻的任一侧壁开设有放置口(21),所述放置箱(2)内水平设置有多个放置格栅(22),所述放置箱(2)的箱壁上设置有多个缺口(23),所述箱体(1)的箱壁内设置有加热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沸煮箱,包括顶壁开口设置的箱体(1)和盖合所述箱体(1)的开口的箱盖(1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与所述箱盖(11)之间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箱盖(11)于接近所述箱体(1)一侧可拆卸设置有放置箱(2),所述放置箱(2)与所述箱盖(11)相邻的任一侧壁开设有放置口(21),所述放置箱(2)内水平设置有多个放置格栅(22),所述放置箱(2)的箱壁上设置有多个缺口(23),所述箱体(1)的箱壁内设置有加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沸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的多个升降气缸(121),所述升降气缸(121)的活塞杆与所述箱盖(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沸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对应所述升降气缸(121)的缸体设置有隔热罩壳(122),所述隔热罩壳(122)远离所述箱盖(11)一端与所述箱体(1)固定连接,所述隔热罩壳(122)接近所述箱体(1)一端设置有供所述升降气缸(121)的伸缩杆穿过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沸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壁内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刚杜红星刘翠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铁一院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