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扭杆弹簧刚度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7026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扭杆弹簧刚度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支座、传动机构、输出轴和测量组件,扭杆弹簧的一端能够固定于支座,传动机构包括支撑件、偏心轴、内齿轮和外齿轮,内齿轮固定于支撑件上,偏心轴的一端与外齿轮连接,偏心轴、内齿轮和外齿轮形成少齿差传动。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外齿轮,另一端连接于扭杆弹簧的另一端。测量组件设置在偏心轴上,用于检测并显示偏心轴的转矩和转角。测出偏心轴的转矩和转角,扭杆弹簧的转矩和转角利用少齿差传动的传动比得到,再得出其刚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扭杆弹簧刚度测量装置结构简单,操作轻便,检测到的扭杆弹簧刚度值更加准确,能够在生产现场快速检测产品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扭杆弹簧刚度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扭杆弹簧刚度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扭杆弹簧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安装方便等特点,在汽车主悬架或二级悬架等多个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扭杆弹簧性能的稳定性决定着汽车悬架性能的稳定性,在生产现场对扭杆弹簧进行刚度检测,有着重要的意义。现有技术中,缺少现场快速检测装置,只是定期进行产品抽检,容易造成扭杆弹簧产品批次不合格,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扭杆弹簧刚度测量装置,以在生产现场快速检测扭杆弹簧的刚度。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扭杆弹簧刚度测量装置,包括:支座,扭杆弹簧的一端能够固定于所述支座;传动机构,包括支撑件、偏心轴、内齿轮和外齿轮,所述内齿轮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内齿轮与所述外齿轮啮合,所述偏心轴的一端与所述外齿轮连接,且所述偏心轴、所述内齿轮和所述外齿轮形成少齿差传动;输出轴,其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外齿轮,所述输出轴的另一端能够连接于所述扭杆弹簧的另一端;测量组件,设置在所述偏心轴上,用于检测所述偏心轴的转矩和转角。作为优选,所述扭杆弹簧刚度测量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支座滑动设置在底座上。作为优选,所述扭杆弹簧刚度测量装置还包括第一结合套和第二结合套,所述输出轴的另一端和所述扭杆弹簧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结合套连接,所述扭杆弹簧的一端和所述支座通过所述第二结合套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偏心轴包括相连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所述第一轴段穿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件,所述第二轴段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外齿轮。作为优选,所述测量组件包括转动指针和刻度盘,所述刻度盘设置在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输出轴的一侧上,所述刻度盘间隔设置有多个刻度线,所述转动指针固定连接于所述偏心轴,所述转动指针能够指向某一所述刻度线。作为优选,所述内齿轮与所述外齿轮的齿轮啮合重叠系数大于1。作为优选,所述内齿轮与所述外齿轮的齿数差为1或2,所述少齿差传动的传动比为20-30之间。作为优选,所述测量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偏心轴上的转矩传感器和转角传感器,所述转矩传感器用以检测所述偏心轴受到的转矩值,所述转角传感器用以检测所述偏心轴所转过的角度。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件包括壳体和端盖,所述内齿轮固定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端盖之间,所述输出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端盖的开口连接于所述扭杆弹簧的另一端。作为优选,所述端盖的开口处设置有毛毡密封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偏心轴通过少齿差传动将运动传递给输出轴,输出轴连接于扭杆弹簧,继而将运动传递给扭杆弹簧。通过测量偏心轴的转矩和转角,利用少齿差传动的传动比计算出扭杆弹簧的转矩和转角,从而计算出扭杆弹簧的刚度。扭杆弹簧的转矩是偏心轴的转矩的某一特定倍数,从而转动偏心轴所需的转矩更小,操作轻便;偏心轴的转角是扭杆弹簧的转角的某一特定倍数,偏心轴的转角更大,在读取角度值时,角度的分辨率更高,角度值精度更高,读数更准确,计算得到的扭杆弹簧刚度值更加准确。本技术提供的扭杆弹簧刚度测量装置结构简单,操作轻便,测得的扭杆弹簧刚度值更加准确,能够在生产现场快速检测产品的刚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扭杆弹簧刚度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刻度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毛毡密封圈的使用示意图。图中:1-支座;2-扭杆弹簧;3-传动机构;31-偏心轴;32-壳体;321-第一轴承;33-内齿轮;34-外齿轮;341-第二轴承;35-端盖;351-毛毡密封圈;36-紧固件;4-输出轴;51-第一结合套;52-第二结合套;61-转动指针;62-刻度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本技术中限定了一些方位词,在未作出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是指本技术提供的扭杆弹簧刚度测量装置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定义的,并与图中所示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内”、“外”是指相对于各个零件本身轮廓的内外。这些方位词是为了便于理解而采用的,因而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扭杆弹簧刚度测量装置,用于在生产现场快速检测产品的刚度。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扭杆弹簧刚度测量装置包括支座1、传动机构3、输出轴4和测量组件。扭杆弹簧2的一端能够固定于支座1,传动机构3包括支撑件、偏心轴31、内齿轮33和外齿轮34,内齿轮33固定于支撑件上,内齿轮33与外齿轮34啮合,偏心轴31的一端与外齿轮34连接,且偏心轴31、内齿轮33和外齿轮34形成少齿差传动。输出轴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外齿轮34,输出轴4的另一端连接于扭杆弹簧2的另一端。测量组件设置在偏心轴31上,用于检测偏心轴31的转矩和转角。偏心轴31通过少齿差传动将运动传递给输出轴4,输出轴4连接于扭杆弹簧2,继而将运动传递给扭杆弹簧2。通过测量偏心轴31的转矩和转角,利用少齿差传动的传动比计算出扭杆弹簧2的转矩和转角,从而计算出扭杆弹簧2的刚度。扭杆弹簧2的转矩是偏心轴31的转矩的某一特定倍数,从而转动偏心轴31所需的转矩更小,操作轻便;偏心轴31的转角是扭杆弹簧2的转角的某一特定倍数,偏心轴31的转角更大,在读取角度值时,角度的分辨率更高,角度值精度更高,读数更准确,计算得到的扭杆弹簧刚度值更加准确。特定倍数的数值等于传动比的数值。本技术提供的扭杆弹簧刚度测量装置结构简单,操作轻便,读数更加准确,能够在生产现场快速检测产品的刚度。优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扭杆弹簧刚度测量装置还包括底座,支座1滑动设置在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扭杆弹簧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座(1),扭杆弹簧(2)的一端能够固定于所述支座(1);/n传动机构(3),包括支撑件、偏心轴(31)、内齿轮(33)和外齿轮(34),所述内齿轮(33)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内齿轮(33)与所述外齿轮(34)啮合,所述偏心轴(31)的一端与所述外齿轮(34)连接,且所述偏心轴(31)、所述内齿轮(33)和所述外齿轮(34)形成少齿差传动;/n输出轴(4),其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外齿轮(34),所述输出轴(4)的另一端能够连接于所述扭杆弹簧(2)的另一端;/n测量组件,设置在所述偏心轴(31)上,用于检测所述偏心轴(31)的转矩和转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杆弹簧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座(1),扭杆弹簧(2)的一端能够固定于所述支座(1);
传动机构(3),包括支撑件、偏心轴(31)、内齿轮(33)和外齿轮(34),所述内齿轮(33)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内齿轮(33)与所述外齿轮(34)啮合,所述偏心轴(31)的一端与所述外齿轮(34)连接,且所述偏心轴(31)、所述内齿轮(33)和所述外齿轮(34)形成少齿差传动;
输出轴(4),其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外齿轮(34),所述输出轴(4)的另一端能够连接于所述扭杆弹簧(2)的另一端;
测量组件,设置在所述偏心轴(31)上,用于检测所述偏心轴(31)的转矩和转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杆弹簧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杆弹簧刚度测量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支座(1)滑动设置在底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杆弹簧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杆弹簧刚度测量装置还包括第一结合套(51)和第二结合套(52),所述输出轴(4)的另一端和所述扭杆弹簧(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结合套(51)连接,所述扭杆弹簧(2)的一端和所述支座(1)通过所述第二结合套(5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杆弹簧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轴(31)包括相连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所述第一轴段穿过第一轴承(321)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件,所述第二轴段通过第二轴承(341)转动连接于所述外齿轮(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